摘 要:目前,我國已經全面邁入數字經濟時代,數字經濟及其有關新興應用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給傳統行業帶來新變革的同時,也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戰。本文通過對比傳統大數據應用和新興區塊鏈技術,可以分析區塊鏈在跨國跨境金融與貿易主體登記、交易、結算及金融風險管理中的應用,進一步挖掘區塊鏈和數字經濟技術潛在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金融風險管理;大數據;物聯網技術;區塊鏈;數字經濟
本文索引:孟德州.<變量 2>[J].中國商論,2022(11):-075.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2)06(a)--03
數字經濟時代是相對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后的以大數據為基礎要素的、經歷第三、第四次工業革命后的新技術時代,數字經濟是通過對現實世界假想化、模型化,通過數字的搜集、架構和應用,輔之以背景知識的填充及算法的應用,使得現實世界能夠實現類帕累托最優的情況,實現資源得到快速、準確配置,精準地滿足各方主體的多樣化需求及最終實現社會經濟的綠色高質量發展。當今時代,對數據的產生、搜集、應用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數字經濟時代使用先前擁有的計算系統、算法往往是不夠用的,其對數據的高要求,往往需要用到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輔佐。
1 大數據經濟時代的特征
大數據作為數字經濟時代下特定的產物,通常具有對日常生活基礎功能的幫助,更重要的是,大數據具備的信息搜集、處理、模擬的戰略功能能夠進一步提高綜合國力和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目前,我國大數據基建已經成為國家戰略之一,通過廣布的大數據中心、數個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大數據管理局等大數據存儲應用平臺,基本實現了大數據的范圍化覆蓋、社會化共享。目前主要存在三種社會化的大數據產業:第一種即公司自有的數據庫,通過與傳統的銀行等金融服務機構及政府部門如工商部、工信部和公安部等合作,構建擁有大量數據的數據存儲服務平臺,提供數據查詢服務,但這類產業往往由于數據的廣泛可獲得性、無核心數據的使用,通常在數字經濟時代下并無太多利用價值。第二種則是擁有雄厚資產的公司,能夠建立自己的“私有云”等巨量數據庫,能夠較為綜合地分析世界上不同主體的面貌情況,通常這類企業初期不會分享自己的數據庫,后期成熟時會逐漸和自己的戰略合作企業構建類似“聯盟云”的數據平臺,倘若數據平臺構建完善,企業也會選擇提供2B服務。第三種即資金技術密集型金融公司,有能力整合多方面的數據信息資源,現實世界模型化、數字化、算法化,能夠提供強有力的2B服務支持及核心數據平臺的搭建,為自己的經濟實體提供核心風控模型和數據分析算法。
2 金融和貿易領域中大數據使用帶來的問題
金融科技的核心是使得傳統金融企業使用大數據等新興計算機數據平臺,更好地獲取用戶咨詢,滿足自身金融業務的需求,更新自身業務技術,即與新興大數據技術有機結合,利用大數據平臺強大的信息儲存共享能力,促進金融企業在金融業務的全生命周期中不斷提升服務水平,更加精準地對接用戶的金融需求和金融機構本身的業務往來。
但是由于大數據產業相對較新,尚未形成統一的行業規范和準入機制,同時大數據企業由于自身資金、技術等問題,未能形成較為科學合理的數據運算機制,導致市場上流通的金融大數據往往參差不齊,不能較好地滿足金融企業的業務需求,錯誤的金融數據,可能引發金融操作風險,加快周期性金融危機的爆發,最終引發金融海嘯、經濟危機。
具體來說,其一,現階段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數據管理系統,通常是在原有金融業務系統的基礎上,進行大數據獲取和管理系統的架構,因此往往導致新興金融數據處理系統和現有的金融交易系統不能合理兼容。例如,在金融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金融公司在數據轉移“上云”的過程中,業務系統不兼容是一個主要的顧慮,而且在新巴塞爾協議框架下,如何處理好監管部門對以銀行為主的核心金融機構大數據應用的監管問題、資本金準備問題等風險應對方案的核查和監督,已然成為一個難點和亟待解決的重點。其二,基于質量參差不齊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及尚未完成架構的大數據分析存儲平臺的差異,數據分析的精確度和針對性問題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痛點:通常情況下,大型金融機構是依靠自身進行數據的搜集和平臺的架構,以及數據模型算法的構建,但是不同背景、擁有不同技術支持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同臺競爭時,就不可避免地面臨一個問題,即為金融業務及客戶定制投資組合方案時,或者有針對性地控制個人信貸風險時,較難獲取覆蓋客戶全周期的資產資信數據評估。在數據尚未完全形成全覆蓋時,由于金融機構線上系統功能不完善,大多數只具有上述提到的簡單的數據檢索功能,此時將不能完全反映用戶畫像,不能制定出精準的服務方案,無法進行合理的金融產品/對沖衍生品的設置。相應地,可能會放大個人投資者所面臨的金融風險或加快金融順周期性風險。其三,對于傳統金融機構面臨數字經濟沖擊時,倘若無法及時地“上云”或構建自己的數據平臺,通常會選擇成本更加低廉的方式,即交由第三方數據機構進行相符人群資產資信的搜集和整理,在尚未形成金融業大數據行業統一管理和標準的情況下,第三方數據搜集清洗機構質量往往參差不齊,在數據的挖掘和利用方面,受數據機構工作人員自身知識水平、個人素質、理解能力的差別的影響,同時將數據管理權力外包給第三方,往往會造成自身金融業務的獨立性和隱秘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造成自身風險管理業務的分散化和無效化,數據的安全隱患問題在此過程中會產生許多漏洞。
3 區塊鏈的介紹及其在金融和貿易中的應用前景分析
區塊鏈在本質上是一個共享數據平臺,屬于計算機技術的深度開發應用,其去中心化特征使得區塊鏈平臺本身具有全程透明、不可追溯、共同維護、無法篡改等特點,廣泛應用于金融、醫療、法律等領域。區塊鏈技術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奠定了陌生雙方,通常是多方合作的基礎與誠信的保證。
區塊鏈作為一個分布式數據存儲平臺,其點對點傳輸的特征使其在P2P領域應用更為廣泛,區塊鏈具有的共識算法機制、拜占庭將軍容錯技術、橢圓曲線加密算法等機制,更加固了其運行基礎-基于HASH指針和時間戳技術的數據存儲驗證系統,使其在現實世界中有更加廣闊的運行前景。首先,區塊鏈采用分布式數據存儲方式,即每臺計算機的物理位置不同,但是具有廣泛的數據拷貝副本的權力,即物理上分離、邏輯運行上集中,使其具有高運作效率、低運營成本的特點。其次,區塊鏈技術采用的共識算法機制,在運行原理上保證了不同賬本節點上節點數據的一致性和正確性,使得數據具有不可篡改的特征,在金融領域保證了其財務數據、資產資信狀況數字的可靠性。最后,區塊鏈采用的拜占庭將軍容錯方式,是采用由里及表、由果推因的運算邏輯,作出如下假設:將現實世界模型化,計算出由于系統故障、網絡中斷或遭到惡意黑客攻擊導致的數據人為、自然性毀壞而計算出能夠處理這些問題的技術的存在或可能產生的路徑。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實質就是構建一個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數據存儲平臺,構建多主體的金融服務登記、交易、結算平臺,激發金融主體內生活力,提高金融運行效率,降低金融服務成本及進一步為實體經濟做出優質信貸服務,加快建設現代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截至目前,全世界有許多新興的科創企業和藍海市場就區塊鏈在金融創新領域的發展在積極探索并付諸實施。就目前來看,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首先,使用區塊鏈技術能夠為新興潛力企業提供高效融資服務。在區塊鏈技術下的共識算法機制,能夠保證不同賬本節點上交易數據的一致性和真實性,識別并驗證客戶及評估其資產資信狀況,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用戶畫像,追蹤、鑒別、查詢其資產交易狀況及實時資金流向,判定其可能存在的風險,使得金融機構有針對性地設計金融產品或提供金融服務,降低系統性金融風險發生的可能。在中小企業的私募市場中,用于私募股權互聯網化的投融資方式,基于大數據金融,通過區塊鏈平臺的“上鏈”行為,完成供需雙方資金、需求的有效對接,有效地在證券發行、交易、登記及結算方面降低成本。根據全球金融咨詢機構麥肯錫的統計,采用區塊鏈技術完成線上投融資,能夠精準地辨別出優質、資信狀況良好的企業,并且能夠降低大概80%的運營成本,通過區塊鏈鏈上雙方的有效對接,即縮短資金在途時間、較少冗雜的交易手續及降低交易難度,實現即時交易清算,此方法亦能有效遏制無限度的買空賣空行為,防止人為操縱股價等投機性行為。
其次,采用區塊鏈技術,使得國際貿易中為各鏈上主體提供貿易雙方對接、貿易金融服務。通常來說,國際經濟貿易活動與國際金融交易不同,在貿易活動供應鏈中,電子化數據平臺水平普遍較低,不僅通常不涉及核心數據的存儲和應用,而且常伴隨著運營風險高、系統維護較難的問題。若想加快國際貿易中產融結合的步伐,采用區塊鏈技術是必不可少的一項解決措施。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全程留痕、公開透明的體制機制,能夠為國際貿易中的各個交易主體帶來共享式的產業鏈體系,進一步讓貨幣、商品、資金進行自由地、精準地流動,讓市場交易主體能夠十分清楚地掌握貨物的流轉情況和資金是否存在占壓的情況,形成自動化、透明化的綠色產業鏈平臺。
再次,通過采用擁有拜占庭容錯技術的區塊鏈數據平臺,能夠為金融機構和政府機關提供準確可靠的市場監測和預測趨勢服務。目前,市場上存在的信息監測工具或應用,普遍存在著信息更新緩慢、交易對手方故意隱藏關鍵數據、數據記載有偏誤及相應的人工處理費用高昂等棘手問題。同時,在中心化的數據存儲平臺中,其所提供的市場預測服務中,預測信息的有效使用普遍較為分散,缺乏針對各個部分專一平臺的搭建及數據的集中化趨勢預測。采用分布式數據存儲中的去中心化模式,使得各經濟主體均能在不同的地方達到信息獲取、儲存的目的,能夠對各經濟主體的財務數據、產品交易信息等進行自動監控,快速發現有悖倫理或違反法律的經濟行為。區塊鏈技術在實時監測、追蹤、記錄等方面所具有的優秀品質,通過訪問其鏈上交易數據,為我國政府提供了對經濟犯罪和宏觀經濟預測的有效數據和背景信息。拜占庭將軍容錯技術采用對現實世界進行模型化分析的思路,構建大數據、大路徑分析,模擬出各種錯誤產生的背景和條件,有針對性地進行改正方法的設計和情景分析。這種無法進行逆操作的運行機制,及時制止了數據操縱和篡改的可能性,使得量化過程變得既透明又簡潔,記錄所有鏈上機構或個人在特定時間節點、存儲位置上信息的詳細狀況,有利于短時間內滿足所有用戶調取數據和使用數據的需求。拜占庭將軍容錯機制則在運行末尾對數據進行了最后的防偽和防止篡改,有效保證了國際貿易與金融跨境交易中可能存在的跨境匯率投機、商貿數據篡改的違法行為,在后疫情時代下展現出了強勁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和帕累托最優的求解過程,微觀上則可以用來生產廠商的數據檢索和訂單處理、有效對接供需雙方。
最后,屬于數字經濟時代下金融風險的廣泛性、難以估計和量化的特點給傳統金融風險管理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在傳統國際貿易流轉過程中也相應地存在類似的問題。在互聯網時代所帶來的數字經濟機制下,金融風險會隨著數字化交易平臺以指數爆炸式的姿態散布整個金融市場。同時,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對金融行業也是一個嶄新的機遇,通過區塊鏈技術對用戶畫像的構建、貸前貸中貸后的分類分析,建立以共享數據庫為核心的區塊鏈金融生態平臺,使用去中心化的市場預測信息,對金融交易主體的行為活動及可能存在的金融風險的擴散進行及時預測和統一的管理。對于貸前管理,通過使用區塊鏈鏈上的數據,能夠對用戶信息進行良好地篩選和及時更新,根據其特有的業務條線,進行用戶篩查工作,避免逆向選擇問題的出現;對于貸中管理,區塊鏈技術包括更多的有效數據,根據數據的信息管理,能夠更好地彌補傳統金融機構風險管理行為中的缺陷,加大對用戶所在金融市場的預測和干預,通過信息共享實現和用戶進行實時對接,能夠及時對其進行資產調整,預防金融風險的發生。
4 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數字經濟時代下的金融,離不開正確的大數據的使用,誠然,對于大數據的應用會帶來許多的挑戰和困難,但不可否認的是,區塊鏈技術的產生和發展,正在更新大數據的管理和使用,使得供求有效對接、金融風險自然對沖,能夠加大對金融市場的監管。因此,合理使用大數據、構建新型大數據管理機制和服務平臺,是數字經濟時代下金融行業需要重點關注的工作方向。
參考文獻
張璟.大數據在金融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0(32):97-98.
王淑梅.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新趨勢[J].今日財富,2020(24):47-48.
李敏.加密貨幣、區塊鏈技術與跨境稅收法律問題的思考[J].社會科學動態,2021(12):29-34.
秦怡.融合區塊鏈技術的企業財務管理系統設計[J].自動化技術與應用,2021(12):156-159.
何春陽.重慶將建設國家級區塊鏈發展先導區[N].重慶日報, 2021-12-22.
周黎.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防篡改審計系統設計[J].微型電腦應用,2021(12):206-208.
黃潔,侯正權,張立憲.基于區塊鏈的網絡貨運供應鏈融資模式創新研究[J].財會通訊,2021(24):127-130.
王曉濤.去中心化大勢所.工業區塊鏈大有可為[N].中國經濟導報,2021-12-07.
Application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in Big Data Financ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Henan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75000
MENG Dezhou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has fully entered the era of digital economy, and the digital economy and its related emerging applications have penetrated into all walks of life, bringing new changes to traditional industries while putting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By comparing traditional big data applications and emerging blockchain technologies, this study can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blockchain in the registration, transaction, settlement and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of cross-border financial and trade entities, and further explore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blockchain and digital economy technologies.
Keywords: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big data;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blockchain; digital econo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