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燕
(璧山區圖書館)
圖書館的采訪編輯管理,是本館圖書資料建設工程中最關鍵、最基本的一個管理,是其它管理順利開展的關鍵,更是為本館讀者供給文章,這是研究資源的重要依據。采編人員唯有將資源內容加以總結、概括和保留,方可做到最優質的服務水平,而同時訪談與編目則是采編過程中較為關鍵的一環,因為二者相互作用,彼此約束,因此唯有將二者加以有機整合,方可提高其效率。而采編人員在工作中的品質,會對圖書館讀者的服務功能乃至對本館未來的發展狀況,產生重要的影響。
傳統圖書館采編管理工作主要側重于人工作業,即員工從各種線下途徑購買相關的書籍資料。在中國傳統的圖書館采編工作管理模式中,采編管理工作相當枯燥和重復,員工們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集中精力進行采編管理工作,因此壓力很大。相比于此,在信息化建設下的本館采編工作將更加有效、簡單,本館采編人員不但能夠利用網絡終端開辟相應的信息采集途徑,還能夠掌握最為及時的消息,以了解館內信息采購市場的總體趨勢,并充分利用有限的采編費用。除此以外,本館采編人員還能夠采編相關的電子數字資料,以擴充本館的資料總量,提高本館資料質量,以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變化。
公共圖書館隸屬事業單位,圖書館的館藏書籍主要是經過國家財政資助購置而來,盡管每年國家財政在書籍投入的支出上并沒有減少,但是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的發展,圖書市場競爭加劇,消費者的選擇能力也普遍提高,對書籍價格的要求強度也日益增強,在社會主義市場因素的共同影響下,書籍售價明顯上升,在國家財政購書費用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多數書籍價格上漲,從而造成了購書經費的緊張。書籍采編人員購買書籍的關鍵就是書籍的種類以及書籍的銷量,所以在購買書籍中往往存在分批采購的情況,分批采購的模式能夠有效地減少購買成本,結果卻產生了同類書籍重樣的情況,這是由于書籍銷售商為了包裝出售而采用的捆綁式營銷方法。通過信息化,圖書館采訪編輯員購書的途徑變得多樣化,不但能夠利用線下的經銷商購買書籍,還能夠利用網絡,通過網絡商城渠道批量購買書籍,有效地減少了購買成本,保證了書籍的購買品質。
因為采編管理工作有著較強的專業化,故而對采編工作人員專業素質也有著更多的需要,不過在現階段,公共圖書館還面臨著采編素質較低的現實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一些主要方面:首先,公共圖書館的采編工作人員文化素質低下,無法適應當前的管理工作環境,在工作中如果遇到重大提問,就會產生裹足不前的局勢。其二,公共圖書館采編工作人員專業素質較低,對采編過程和服務標準的領悟并不到位,在開展采編管理工作時,容易產生業務流程不合理等現實問題,從而大大降低了采編管理工作服務質量。其三,公共圖書館的采編工作人員服務質量意識也較低。現階段,采編工作者往往把自身的工作任務重點安排在搞好選書、編書和最后的圖書加工等崗位上,卻忽視了閱讀服務工作,致使閱讀的服務意識較差,而長時間在這個觀點下,將會使采編工作內容和讀者需求相互脫節,難以實現采編工作的宗旨,從而影響到了公共圖書館采編工作服務質量。
采編服務外包可以幫助書籍發行、編目等減少通過流通系統的耗時,減少書籍的滯后時間,能夠快速解決客戶對最新書籍的需求。另外,還可以縮短編目、加工工作的時限,大大降低了圖書室運營的成本,但與此同時,將采編工作業務外包卻為圖書室的運營留下了不少弊端,比如:由于本館對書商的依附感比較強烈,所以書籍編目數據品質較低,并且書籍加工品質也不高,從而削弱了其創新能力。因此使從事新聞采訪、編目等專業性工作人員受到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也削弱了新聞采編人員的工作信心,使其積極性降低,也致使工作品質的降低。
現階段,采編人員在進行書刊編制與管理工作時,往往因為刊物類型繁多,且編制條件限制(分類、主題標引、著錄項等數據不準確等等),而造成了編制的不標準化。
該館發展進程中,書籍的購買質量往往會對該館的品質形成直接影響。所以,在書籍購買進程中,必須針對性、有策略地進行購買工作,唯有如此方可確保該館圖書品質得以有效提高,適應民眾的各種讀書需求。在傳統工作中,圖書館的藏品量直接受該館藏品規模的制約。盡管信息技術在近年來已取得了重要進展,文獻資料也越來越健全。但是在新的信息時代發展背景下,社會資訊量大大增加,圖書資料產生了新的類型與形態,而且,書籍的價值日益提升,導致圖書館的購買費用大大增加。采購支出的增長,并沒有適應當前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需要,這也導致該館采購方向出現錯誤,長期在這個背景之下進行工作,勢必會對圖書館館藏系統的發展造成影響。
本館的重點服務主要對象是普通閱覽者,所以在開展本館采編管理工作的整個過程中,必須自始至終把閱覽需要當成側重點加以研究。在當前信息時代發展背景下,世界知識體系的創新速度也日益提高,而人們的知識文化水平也更需要不斷與新時代發展需要相適應,這就要求圖書館采編工作人員就需要針對知識庫的新變化做出內容優化與調整。根據書籍借閱系統要求個人或是社會群眾的內容查閱記錄,相關采編工作人員也就必須對讀者的閱讀類別做出初始認識,以便于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對這一問題進行系統化調研。但如果在實際工作中并沒有對閱讀的側重點做出深入研究與分類,所以如果一直堅持按照傳統的工作方法開展書籍采編工作則必然會產生方向性的誤差,從而導致許多書籍與資料無法被合理使用。另外,針對部分深受民眾歡迎的書籍種類,很可能會由于借閱人數過多出現部分因民眾要求而無法解決的問題,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民眾的讀書積極性。因此圖書館采編工作的正常發展必須始終以民眾需要為基點,以書籍借閱對象為核心,如果忽略了民眾的重要指導性作用,則勢必會對圖書館的正常有序發展產生影響。
一些圖書館由于在采購工作進行之前,并不能及時對工作的進展走向做出科學計劃與安排,從而產生了在短時間內大規模購買書籍的情形,在這樣狀況下圖書室的館藏數量必然會增加,這一問題的存在也導致采編工作人員承受力遭遇了巨大挑戰,并且由于書籍的大量積累,管理人員往往無法有效加以管理,而圖書館讀者們也無法依據自身的需要查找相關圖書,從而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問題。盡管部分圖書館出于緩解資源浪費問題而將購買后的書籍直接交由圖書出版社進行加工,但書籍出版社的專業水準仍然有限,嚴重影響了書籍品質的提高,這對書籍的市場流通發展也形成了很大的限制性影響。
一般情形下,針對公共圖書館建設工程來說,其資金來源主要以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為主。但就目前實際狀況而言,因為很多政府單位在長期經濟發展中的經濟總收入都非常微薄,所以,政府基本不會過多投入在地市級圖書室建設工程中。此外,由于不少領導人員對圖書室的發展建設重視程度較低,從而也使得圖書室的軟硬件設備無法適應現實社會蓬勃發展需要。在當前的信息化時代下,個別圖書室設備甚至還不符合現代化的網絡設施標準,跟不上現代社會發展潮流,如此將對管理工作質量形成直接負面影響。
訪談操作和完成編目是圖書館所有業務的重要部分,為提高采訪編輯業務的有效性和適應閱讀需求,必須保證二者的交換合作關系。將生產查重、竣工檢驗等相互重疊且交叉的工種開展或重復合并,在提升效率的時候,也盡量減少了無謂的時間浪費。將機械加工、貼標記等動手操作的工藝外包給書商,并通過公開招投標等方法,選用優質服務的書商,在書商將圖書送往圖書館后完成生產檢驗和分編,以提升書錄數據品質。訪問工作人員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優點收集更多的采集信息后,在網站開展讀者論壇,與用戶開展溝通交流,以便收集用戶的提議和寶貴意見,以此提高采訪工作的準確率。另外,圖書館還應該拓展信息采編管理工作的新職能,為更多用戶創造高品質的信息資源共享業務。
公共圖書館在多年發展中,因為缺乏創新能力,使得采編工作無法緊跟時代發展腳步,也無法適應廣大讀者的借閱需要。面對這些狀況,公共圖書館也必須改變已有的工作觀念,不斷創新業務模式和服務內涵,做到以讀者需要為先,保證可以為讀者提供最全面的公共服務,使本館的讀者服務價值得以實現,從而有效提升采編效率。
盡管公共圖書館對于圖書的種類,要盡量適應各個讀者的借閱需求,可是如果只關注數量而忽略品質的話,將會大大降低所有書籍的品質,從而提高了圖書館的購書成本,所以對于公共圖書館則要從采編環節入手,書籍采編工作人員要細心選擇書籍,并且在成本受限的情形下,注重書籍的性價比,以保證書籍的品質,同時同一題材的書籍會由多家出版社發行,所以對于圖書館而言,也不需要全部購買,而只需要選用知名出版社的書籍即可,這樣既能夠提高書籍的品質,也能夠減少圖書館的購書成本。在新聞采編環節把好關,就能夠保證了圖書館的館藏書籍質量。
網絡背景,我國圖書館資源發展逐步體現網絡數字化趨向,更加強調共享,力求可以節省時間,實現工作效率提高。面對這些情況,公共圖書館就必須在網絡信息技術的基礎上應用信息集成系統,利用信息片上系統使全國各地的圖書資料實現共享,降低了數據加工量,使得每一個編目工作人員都能高效地進行工作,從而達到編目管理工作的統一性與規范化,并以此提升了公共圖書館的閱讀質量。
訪談任務在采編中占有關鍵地位,直接影響圖書館服務管理工作的最后效果,因此根據當前發展階段公共圖書館對訪談任務的繁雜性,就一定要對其操作過程加以簡化。對公共圖書館來說,不但要重視書籍數量,更要重視書籍品質,如果一味重視書籍數量,則不但會造成書籍采購費用的不足,而且還會導致書籍品質低下。因此,一定要進行對采編工作的優化,要提升采編工作人員的書刊遴選效率,根據書刊購買計劃,挑選性價比較高的書刊文獻。采編過程復雜化,也是造成書刊購買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所以優化采編過程,對減少采編成本有著一定重要性。
在公共圖書館的采編工作監督管理方面,管理制度、規范既是保證采編工作有條不紊進行的關鍵,也是保證各項任務能夠完成的根本。因此,必須對現行采編體系加以進一步完善,并做好采訪、編目等方面管理制度規范的進一步完善工作,以更好滿足網絡化公共圖書管理工作的需要。比如,在公共圖書館編制管理工作方面,要對書刊索引、配置等規范加以完善,調整工作機制和流程,以網絡為基礎的工作機制,真正做到編制目的科學性。另外,在網絡信息化時期,一定要對當前網絡自然環境加以完善,建立健全的信息處理機制,建立安全防范機制,為公共圖書館采編工作創造良好網絡自然環境,保證各類圖書工作的有序進行。
綜上所述,館內采編工作的有效開展,是使館內閱讀工作人員獲得良好讀書環境的前提,即使是在電子科技迅速發達的現代,該館在人類日常生活中的角色也依然是可有可無。圖書室既然成為讀者服務與收集知識的重要場所,其主要側重點就必須回歸到為讀者服務自身,切實重視為讀者服務的興趣內涵,以提升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圖書室資源采編工作進行的同時也必須重視圖書資源的流通效果,以防止造成資源浪費,并根據科學合理的資源管理規劃做好書刊購置管理工作。互聯網時代對圖書館采編工作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圖書館采編人員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積極改革工作思路,將計算機技術和書刊采編人員管理工作緊密結合在一起,進一步革新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效率,為讀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