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昕
教育家陶行知曾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隨著時代的進步,師者的“學高”以不局限于單獨的學科,傳統的教法。更多的充實了新時代的信息及技術。把書本中文字圖片的單一,都變成了活靈活現的信息展現在學生眼前。
隨著《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的印發、智慧教室的建設和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等要求,使得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方式發生變化,逐漸構建形成數字化的課堂。
我校領導對于信息技術學習非常重視,抓住一切學習培訓機會,讓我們年輕教師走出去,學回來。有幸我就在任教時期參與了信息技術2.0骨干教師的國培項目學習。這次的培訓讓我更深刻的了解到了教師教學教法的與時俱進的創新有多么的重要。結合所教的美術學科更深知學習和創新是教師生涯中堅實前行的力量。
在傳統的美術課堂中,欣賞要依托于課本圖片或者PPT,藝術創作依托黑板或畫紙遠遠的示范給學生看,教師主要負責搜索相關教學材料,制作PPT課件。這種情況下發生的教學活動是突然的、斷層的。是單一的直線輸出教育。創作展示老師的材料和學生的材料不一樣,學生往往只能體會一點點,比如用水彩筆畫畫,黑板上用粉筆學生就沒法學習水彩材料的特點,只能對線條造型有些體會;構圖上學生的紙張大小與黑板不一樣也很難理解老師說的構圖、破格畫法等問題;手工課程只能遠遠的看著老師示范,刻畫細節根本無法看到……
數字化的美術課堂上,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精選教學內容,采用適宜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空間和展示平臺;學生參與其中,進行體驗學習、創造學習,學會鑒別知識、交互溝通、合作學習、展示自我。這既打通了知識與技能的通道,又提升了學生的信息與美術素養。
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使得美術教學方式更為多元。微課、教學軟件、交互式電子白板、多媒體、微信等逐漸進入教學領域,大大增強美術課堂的信息容量和技術含量,符合當今學生的審美需求和認知發展趨勢。信息技術和美術課堂的深度融合,可以更好地完成美術教學任務。
美術課中的藝術創作環節在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綜合探索的課程里特別重要,課堂的多數時間是用來完成具體的藝術創作。課堂上我們有一體機,希沃授課、希沃白板等軟件解決了傳統課堂的問題,比如我們要上造型表現課,其中在工具材料的具體使用上給學生直觀的呈現了,一段提前教師備課時錄制好的有步驟的視頻就輕松的解決了師生材料不一致,創作細節看不清的問題。
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與美術學科的融合。在教學中利用技術手段,創設直觀形象、聲圖并茂的場景,帶給學生視覺、聽覺多感官體驗,降低學習難度,豐富學生的閱讀內涵和情感體驗,體驗了現代美術教學的魅力。熟練運用多媒體一體機的板繪、白板功能,讓學生身臨其境參與到未來世界的設計當中,感受美術的魅力。
運用希沃白板中的復制功能、微課視頻、小游戲互動等功能,使信息技術手段更加豐富多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互動性。由扶到放,授以學法,再通過指導學生完成學習,并利用實物投影展現學生學習成果,讓眾多學生一起點評,優勢互補,從而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大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使教學目標明確、思路清晰、設計有條理;開放式提問善于啟發學生思考,老師循循善誘,學生能學以致用,整堂課教學高效有序。
美術課堂教學中要不斷提高應用信息技術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信息技術真正成為師生之間的橋梁,真正成為學生認知、探究和解決問題的工具,工作在一線的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實踐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找到一條適合我們與時俱進的美術現代化教育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