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曉輝
在我國基層文化建設過程中,文化館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文化館開展相應的活動,有利于提高全體公民精神文明素質,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將對新時代背景下文化館人才隊伍培訓工作創新發展路徑方面進行深入地研究與分析,結合實踐經驗總結一些措施,以期能夠提高文化館人才隊伍綜合能力。
文化館作為重要的基層機構,在社會文化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工作是組織活動開展相應的文化活動,其中包含許多的文化活動內容。群眾文化活動對于群眾精神素質修養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館在當前社會發展中,承擔著為群眾提供文化活動組織的基礎職能,需要做好引導群眾積極開展文化活動的工作,并為群眾開展活動提供相應的服務,能夠有效豐富文化活動形式,所以需要充分發揮出文化館的基本職能,關鍵要點是做好相關人才的培養教育工作。
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我國文化館建設起步時間較晚,當前文化館的人才隊伍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缺乏科學的培訓教育機制,導致文化館人才隊伍在專業能力、成長路徑以及發展方面存在多項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文化館人才隊伍專業能力不足
組織開展文化活動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對于人才隊伍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但是因為我國文化館建設時間較短,缺乏完善的人才培養和供給機制,當前高校培養專門性的文化館人才建設不足,文化館的許多工作人員在專業學習期間都為非專業人員,在文化活動組織開展方面等能力不足。人才隊伍是文化館服務能力的核心,必須保證人才隊伍具有較高的素質,才能夠有效提升服務質量,但是顯然當前文化館人才隊伍還存在著專業能力較差、知識儲備不足等問題,不僅與人才自身具有直接關系,同時與文化館的人才培訓體系具有密切聯系,需要文化館做好人才培訓工作。
培訓體系建設不夠完善
培訓體系是保障文化館人才隊伍質量的關鍵內容,科學的培養工作能夠促進管理人員業務素養提升,但是當前大部分文化館都尚未建設完善的工作人員培訓機制,為相關人員提供的學習機會與平臺較少,將大部分資源都投入在文化活動舉辦內,缺乏對人才培訓的重視,所采用的培訓方式過于形式化,無法發揮出培訓工作的實際價值,從而導致人才質量受到嚴重影響。
文化館人才缺乏成長路徑
文化館工作人員需要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但是當前部分文化館卻沒有為其提供充足的專業成長路徑,工作人員能夠學習和鍛煉的機會較少,從而嚴重影響了工作人員專業能力提升,對于文化館的活動組織和服務工作質量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是當前文化館在人才隊伍培養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文化館人才隊伍必須具有充分的專業能力提升空間,文化館需要為其提供科學的成長路徑,使其能夠在工作過程中不斷提高服務意識、服務能力,為群眾提供高質量的文化活動服務,確保工作人員經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經驗積累能夠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文化服務人員,但是當前許多文化館在人才成長路徑建設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加強與高校合作,強化培訓資源共享
首先,文化館可可以通過與高校建立深度合作關系,形成專業化的培養體系。以科學的培養方式開展教育培訓工作,相關人員應該首先進行館內培訓,將館內的培訓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提高文化資源共享率,使得資源優勢能夠充分發揮。其次,現階段在實施文化館人才培訓工作時需要采用與高校合作的模式,使其成為文化館人才培訓工作的主要模式,針對當地各個高校資源進行整合,進行人才共享,優勢互補。文化館可以邀請各個院校一同進行人才培訓工作,為人才培訓提供較為充足的資源,緊跟群眾文化需求變化,為文化館人才隊伍的建設起到輔助作用。
強化實踐培訓,提供外派學習機會
文化館內部管理部門需要降低人才的工作壓力,同時加強外派等培訓模式建設。文化館需要基于自身實際情況,為工作人員提供充分的學習平臺和學習實踐,使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能夠得到提升,更好地實現綜合發展。同時,文化館工作人員需要明確自身定位,在日常的文化服務工作中不斷強化自身專業能力和服務能力,對工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和整理,以實際工作情況為基礎,進一步促使自身專業能力得到提升。文化館工作人員需要將服務工作能力放在首位,實現全面發展,避免被社會淘汰。文化館需要為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外派學習機會,當下文化館對于人才的培訓工作重視程度不足,不但培訓時間較少還缺乏對工作人員的實踐能力培養,在這種情況下會導致文化館工作人員沒有充足學習機會,阻礙了文化館人才專業能力的提升。
明確人才培養方向,建設科學的培訓模式
文化館人才應該確定目前基層文化發展方向,工作人員不但應該掌握基礎文化知識,同時需要加強其他專業知識的學習,確保自身能力水平能夠得以快速提升,以此方式與時代發展趨勢相結合,能夠提升專業服務能力。現階段,因為文化館人才培訓目標存在問題,導致一些工作人員只掌握文化館管理相關知識,對于如何提供文化服務了解較少,所以為了滿足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建設需求,文化館必須制定明確的人才培養方向,從而能夠為工作人員的能力發展起到規劃引導作用。文化館需要建設完善的能力培訓體系,不斷充實和完善人才隊伍質量,從而使文化館人才專業素質能夠適應時代需求。
加強區域文化培訓,完善人才知識結構
文化館在開展文化活動時,主要服務對象為一定區域內的基層群眾,而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性特點,所以文化活動組織必須以當地的特色文化為基礎,才能夠提高文化服務活動質量,但是一些文化館工作人員對于當地的特色地域性文化不夠了解,導致其在開展服務工作過程中受到很大限制,所以文化館不僅需要做好人才專業能力培養工作,同時需要結合當地的特色地域性文化,完善文化館人才知識結構。在培訓工作過程中,培訓人員需要為工作人員深入講解當地的歷史文化發展歷程,使得工作人員更加明確當地的歷史,從而掌握藝術文化、歷史文化以及風土人情等,這些能夠幫助文化館人才在開展文化活動時,準確掌握群眾的文化需求,以當地的特色文化為基礎構建相應的文化活動,從而能夠提高文化活動價值,對于傳承和弘揚地域性特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是文化館必須做好的基礎工作。
構建特色培訓模式,強化人才隊伍文化建設
文化館工作人員未來主要發展趨勢是朝著復合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提升自身多項服務能力,從而為基層文化事業發展和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文化館工作人員具有相應的專業能力。文化館工作人員需要和基層文化保持同步發展,基層文化活動開展提供支持,對基層活動文化活動模式進行不斷創新,從而實現基層文化建設目標,加速文化館工作人員職業化發展。在新時代背景下,文化館需要具有更加寬廣的視野,準確把握基層文化建設發展方向,建設具有特色的培訓模式,將培訓工作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綜上所述,本文全面闡述新時代背景下文化館工作的主要內容,并對其當前人才隊伍培訓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最后提出多項有效的培訓工作創新策略和可行路徑,希望能夠對文化館教育培訓工作創新起到一定的借鑒和幫助作用,全面提高培訓工作質量,滿足人才隊伍發展需求。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文化和旅游局)
參考文獻:
[1]邵婧.互聯網+環境下文化館藝術培訓模式的轉變[J].中國地市報人, 2020,02(11):2.
[2]駱雪嬌.新時代背景下充分激發人才創造活力的路徑探析[J].中共烏魯木齊市委黨校學報, 2020,(002):5.
[3]翟利華.基于現代發展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務與機制創新的路徑研究—以常州市金壇區文化館為例[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9,(005):253-254.
[4]張武杰,劉雪芹.基于創新人才培養的高校文化建設問題與路徑分析[J]. 華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03):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