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麗竹
“以前不敢把老人送到養老院,很怕別人說對父母不孝,現在看來,沒想到你們把老人照顧得這么好,到養老院就是來享福了,關鍵是還讓我們解放一下,歇口氣,太感謝了。”北京市豐臺區一位多年臥病在床老人的家屬劉女士,為老人申請“喘息服務”后,對于院里的生活照護、餐飲、日常活動等方面由衷稱贊。
在豐臺區,像劉女士母親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豐臺區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護問題尤為突出。作為首批國家級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豐臺區聚焦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中“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這一養老難點和家庭痛點,2018年在北京市率先試點開展了給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看護者“放個假”的“喘息服務”。重點解決照護者照護技能不足,以及由于長期不間斷照護,自己無法休息導致的相關心理及家庭矛盾問題,在提升養老機構入住率的同時,推動形成“政府購服務,老人享服務、家庭得實惠、企業促發展”的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照護服務新格局。2022年,這一試點獲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優秀案例。
采取直接給失能、失智老年人發放定額護理補貼的方式,既不能有效地提高老人的照護質量,也無法減輕家庭照護者的身心壓力,對養老照護服務市場和專業服務隊伍的發展也很難起到促進作用。針對這一現狀,北京市豐臺區結合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在探索建立地區資源綜合支持居家照護模式上進行大膽嘗試,以提高失能、失智老人的照護技能和緩解照護壓力為目的,通過整合調度區域內的養老機構、護理機構、養老服務企業等社會各方資源,于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采取養老機構短期托養和居家上門照護兩種方式,以1個月服務4天,可分散或集中享受服務的方式,開展了2期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照護者“喘息服務”試點工作,把補貼變為服務。第1期確定的服務期為6個月,平均每月4天,總數不超過24天,機構短期托養和居家上門照護服務費用分別為每人每天220元和180元。2019年下半年開始,根據首批服務對象的意見建議和強烈需求,將服務期延長至8個月,平均每月4天,總數不超過32天。綜合考慮市場物價、人工成本等因素,將居家上門和機構照護的服務費統一調整為每人每天220元,調動了更多服務機構踴躍地參與到“喘息服務”中來。兩期共服務1110人,累計服務1.78余萬人次,服務費結算總金額339.3萬元,目前全部由政府買單。
為了保證“喘息服務”的公平性和可操作性,豐臺區專門建立了“喘息服務”評估審核轉介機制,定制開發申請人評估審核軟件系統。由專業第三方機構進行評估,首先對申請享受服務的老年人先進行資格審核和上門評估,然后面向服務機構發布招募公告,再根據綜合指標對報名的機構進行全方位評審,擇優遴選參與“喘息服務”的機構,為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就近安排服務機構,做好服務的精準匹配和服務轉介等工作。在機構提供服務的過程中,第三方機構還借助監察軟件系統,通過抽查、調查、暗訪等方式,對服務提供機構的服務過程開展線上線下、明查暗訪等監督管理,保證服務質量不打折。“喘息服務”改變了之前失能、失智老人找不到合適的服務機構,服務機構找不到需要這類服務的老人的現象,供需更加匹配更加精準,實現了居家養老與機構養老有機結合。

喘息服務機構工作人員上門為老人服務。
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發現一些家庭由于老人久病和家屬長期照護無法“喘息”的矛盾積攢,導致了心理問題和家庭關系緊張的問題。為此,豐臺區民政局和服務機構通過協調資源,派出心理咨詢師、愛心志愿者、熱心鄰里等對老人進行心理慰籍、對照護人進行情緒疏導,對家庭矛盾進行多方協調,有效緩和了老人、照料人及其他親屬的關系。通過綜合幫扶,整合了護理員、志愿者、子女、親屬、鄰里、社區等多方力量,逐步打造了“以親情服務為基礎、以專業服務為補充、以綜合服務為依托,以快樂養老為目標”的新型失能、失智老人居家養老模式,這一模式同樣可以推廣到其他老年群體。對家庭而言,通過“喘息服務”,失能、失智老人獲得了更加專業、周到的照護服務,照護人可以放心地支配個人時間,家庭幸福感得到了明顯提升。通過專業機構傳幫帶,照護人逐步掌握了科學護理知識和專業照護技巧,成為照護能手,達到了“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的效果,得到了照護者的廣泛認可。對機構而言,通過“喘息服務”這個橋梁介入到居家養老中,開展專業服務的同時,更加了解了老人和家屬的實際需求,更好地完善服務。一些老人因為享受了“喘息服務”,不僅選擇入住服務機構,還幫忙推薦更多老人入住,提高了機構的美譽度。
在不斷扎實推進“喘息服務”的同時,豐臺區始終不忘試機制、試標準的己任,在流程設計、資源整合、制度完善、監管跟進等方面不斷嘗試,逐步完善了“喘息服務”的各項運行和保障機制。針對有些家屬將“喘息服務”與家政服務相混淆的情況,制定了《豐臺區“喘息服務”操作指南》,明確了服務項目和服務內容,形成完整的“喘息服務”工作流程和服務鏈條。此外,還陸續制定了《“喘息服務”意向評估表》《“喘息服務”日間8小時服務記錄表》《“喘息服務”居家服務記錄表》《“喘息服務”滿意度調查表》《服務中意外風險告知書》《入住老年人風險告知書》《免責承諾書》《突發疾病應急處理協議》《疾病應急處理協議(居家)》《終止服務協議》《“喘息服務”服務合同》等配套的規范化文件,目前正在推進將相關標準申請為團體標準的工作,以便為更大范圍復制、推廣打下基礎。2021年,結合“喘息服務”試點工作經驗推進家庭照護床位建設,出臺《豐臺區養老家庭照護床位建設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建設養老家庭照護床位503張,為服務對象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健康管理、輔具支持、心理服務、居家安全協助等服務,并為家庭照護者提供護理技能加強培訓等,更好地滿足了老年人的實際需求。作為北京市重要民生實事任務,2022年,豐臺區將再完成300張養老家庭照護床位建設。“喘息服務”工作,有效銜接了失能失智老人家庭的迫切需求和養老機構的服務,提升了失能失智老人照護質量,進一步整合規范了區內養老機構,引領帶動了區內各方養老力量融合發展,實現了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