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群
◆摘要:幼兒教學作為啟蒙教育階段,對幼兒綜合能力培養與提升有很大促進作用,體育運動作為一種活動形式,在幼兒教學中運用,會有利于幼兒競爭意識與團隊合作能力的提升,增強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認識與喜愛,為我國體育事業發展奠定基礎。本文主要對體育運動融入幼兒實際教學的策略展開分析與研究,結合多種教學方法與手段,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
◆關鍵詞:體育運動;幼兒教學;策略
體育運動是幼兒體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幼兒體育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體育運用要注重科學性與合理性,尤其幼兒體育活動,要充分掌握幼兒的基本體能與全面發展特質,從而增強學生的運動規律,促進學生健康和諧發展,逐漸增強幼兒身體素質。以下內容通過幾個方面,闡述體育運動在幼兒教學中融入的策略,并發揮出其積極作用與效果。
一、科學控制運動時間,合理安排體育鍛煉
幼兒體育運動項目的選擇,要突顯出針對性與科學性,不要急于求成,忽視體育運動融入的意義與價值,而是要更具幼兒年齡特征,以及幼兒的智力水平與體力能力,由輕到重的方式,循序漸進融入體育運動形式。
例如,在進行單腳跳平衡運動時,教師通過對不同班級年齡段幼兒觀察中發現,大班幼兒如果左右腳交替跳動,可以持續5分鐘,中班幼兒可以持續3分鐘,然而小班幼兒單腳根本站不穩,跳的時間相對較短。因此,教師會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心理發展特點,做出總結性分析,由于不同年齡段幼兒神經系統、平衡能力、控制能力明顯發育不同,進而在體育運動中表現的活力能力不同,因而,教師要以此作為參考基礎,合理安排幼兒的日常體育鍛煉。針對小班幼兒而言,持久性較差,承受能力弱,如果教師將活動量集中在某一特定時間內,此時幼兒會產生兩方面影響,一方面,持續時間久,會感到疲勞,對體育逐漸產生厭煩心理,降低幼兒體育活動的參與熱情。另一方面,幼兒長期疲勞,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體育鍛煉效果不如人意。
二、結合各年齡段幼兒特點,組織體會活動
通過對幼兒調查結果顯示,小班幼兒普遍喜歡體育活動,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得更加活躍與興奮,中班幼兒在體育活動中獨立性較差,而大班幼兒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綜合能力不強的情況,其合作意識淡薄,由此可見,大班幼兒抗挫折能力發展遲緩,創造性思維比較欠缺。因此,教師要結合這些特點,對幼兒展開科學指導與建議。
(一)培養小班幼兒勇敢精神
小班幼兒對體育活動比較喜歡,教師要利用其興趣,鼓勵其參與各項體育活動中,鍛煉小班幼兒的勇氣。選擇小班幼兒感興趣的游戲材料與玩具,為幼兒營造熟悉且感興趣的體育活動氛圍,培養其勇往直前的心理素質。
(二)培養中班幼兒獨立性與自信心
教師要為幼兒提供更多自由探索的機會,鼓勵幼兒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與任務,在體育活動參與過程中,將解決問題的技巧與方法傳授給幼兒,從而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并在幼兒參與體育活動時,教師要鼓勵與接納幼兒,給幼兒足夠的信任,激發其潛能與動力,幫助其樹立堅定的自信心。
(三)培養大班幼兒抗挫折能力與創造性
大班幼兒在參與體育活動時,其抗挫能力與創造性在相互影響,組建成大班幼兒心理素質的概況,因此,教師要注重大班幼兒心理素質的提升,通過合作情境的創造,提升大班幼兒合作意識與協作精神,激發幼兒創造力與想象力。
三、注重幼兒個體差異性,全方位展開體育鍛煉
由于幼兒的生長環境不同,其遺傳因子受到很在影響,表現出性格的差異性與獨特性。具體來說,就是同一年齡階段幼兒,其身體素質、能力、興趣愛好等都不相同。如,有些幼兒身體強壯,充滿力氣,有的幼兒體質較弱,容易感冒發燒,有的幼兒性格開朗樂觀,然而有的幼兒性格孤僻內向,不愛表達等。因此,體育教師要明確這些不同因素,采取對癥下藥,因材施教教學模式。
(一)有意識保護體弱孩子鍛煉
體育活動環節,教師將身體素質差不多的幼兒分為一組,然后針對體質較弱的幼兒,要適當減少其活動量,鍛煉強度與速度要適當降低,鍛煉時間也要縮短。
(二)促進幼兒運動能力與個性共同發展
幼兒所表現出來的運動能力,是體質與個性發展的真實寫照,具有一定的關聯性。雖然幼兒具有好動的特點,但其注意力往往容易分散,對待新鮮事物缺乏抵抗力,在體育項目中會突然停下,當教師面對這種情況的幼兒時,要適當指導與鼓勵,通過體育游戲的趣味性,吸引其注意力,從而鍛煉幼兒持之以恒的精神。
例如,在“貓捉老鼠”這個游戲項目中,教師通過游戲設計的趣味性與新穎性,要求幼兒遵循游戲規則,從而培養幼兒的注意力與持久性。教師首先制定規則,教師選定一些位置充當鼠洞,然后要求小貓捉鼠洞中的老鼠,直到最后一只老鼠捉完,游戲將視為結束,然而以用時最短的小貓為獲勝者。通過這種游戲方式的設置,幼兒會積極參與貓捉老鼠游戲中,為了節約時間他們會加快速度,在來回捉老鼠的過程中,幼兒的耐力與注意力得到培養,并且競爭意識有所提升。將游戲體育運動方式融入幼兒教學中,不僅可以滿足所有幼兒的身體需求,同時還為幼兒創造了鍛煉條件,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育運動與幼兒教學具有必不可分的聯系,將體育運動與幼兒教學相融合,會強化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認識,提升身體素質。幼兒教師要立足于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實際情況與特點,合理安排體育鍛煉內容,設置體育運動項目,結合游戲運動形式,豐富體育運動趣味性,從而吸引幼兒注意力,采取因材施教教學手段,促使幼兒獲得全面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陶平. 體育運動融入幼兒教學的策略[J]. 遼寧青年,2020(18):48.
[2]劉凇. 體育運動融入幼兒教學的意義[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1(09):14.
[3]陳玫蓉. 京族文化融入幼兒園體育游戲教學的策略[J]. 廣西教育(義務教育),2021(02):151-152.BC7A9E05-BE62-404B-8E14-418D174135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