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娟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化與改革,我國教育教學不斷在方法與策略上跟進新時代的發展需求,緊緊圍繞著學生,從小學語文閱讀課程中,為了加強群文閱讀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有針對性地融入了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并能夠自主研究和延伸,提高閱讀效果。本文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閱讀展開,并以群文閱讀課“奇妙的中心句”為案例教學,旨在為小學語文閱讀課程提供相關建議。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語文;群文閱讀
一、引言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問題思考能力,而由于學生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不同,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問題探究能力,而思維導圖則可以幫助教師快速達成這一目標,讓學生自主進行文本對比分析,找出群文閱讀中的任務點,增強學生閱讀感悟。同時,在構建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應確立好教學目標,使學生能夠牢牢把握文章主體脈絡,在此基礎上關聯其他類型文章,提高文本感知能力,對學生語文素養展開綜合培養。
二、思維導圖在群文閱讀教學中的意義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上,群文閱讀指的是一定的時間聯系多篇文章的相似處統一講解,以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也是為了促進人文學科之間的聯系性。思維導圖作為一種邏輯性的學習技巧,在小學閱讀課程中能夠作為輔助性工具促進教學的效率,特別是應用于群文閱讀課程中能夠促進學生快速掌握閱讀規律,提高閱讀量,進而提升閱讀水平。在使用思維導圖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可以指導學生如何掌握閱讀規律,并逐步養成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其次,教師在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能夠加強群文閱讀的科學性,滿足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發展,一些教師往往可以在完成群文閱讀后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將知識點串聯起來,加強學生對閱讀技巧的掌握程度,從而提高閱讀的記憶力,促進對閱讀知識的理解。
三、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和問題
(一)課程缺乏創新,學生閱讀能力較差
在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雖然在新課改的提出下有了一定的轉變,但就閱讀課程來說,變革和創新的程度并不是很大,導致了小學生的語言表達、閱讀理解的能力進展緩慢。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更注重于學生的知識掌握,對學生閱讀能力,尤其是群文閱讀的能力較差,使得學生對閱讀沒有技巧,也沒有興趣,形成不了記憶點,在進行交流或者寫作的時候,無法準確地表達和用詞,無法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
(二)教學缺乏新方法,學生積極性有待提高
閱讀教學不同于其他,需要讀者本身具有一定的事物理解能力,這就需要小學生能夠對周圍事物有效地觀察與思考,在自己知識體系的基礎上,能夠全面理解閱讀文章的主旨內容。但是當前的小學閱讀教學并沒有完全以學生為主體,課堂教學方式方法也過于傳統,另外,教師對閱讀的課外延伸和指導性工作沒有完善到位,使得小學生閱讀能力不高、效果也不佳。因此,就當前的問題與現狀來看,需要以一定的方法促進群文閱讀課堂的轉換,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奠定語文閱讀的基礎。
四、思維導圖方式下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實施策略
(一)利用思維導圖的多元化,提高學生閱讀興趣
教師要想提高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效果,就需要將小學語文的課堂緊緊圍繞著學生開展,利用好思維導圖的方法將其多元化的優勢發揮出來,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閱讀能力的提高。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并且語文教學也要跟隨其改革和創新,通過在課堂上提高互動性,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來實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例如,在進行“奇妙的中心句”教學時,教師往往可以通過多篇相似類型的文章,通過指導教學找出中心詞句,并通過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其進行形象具體的展示,并分析與觀察得出群文閱讀的技巧,在語文課文《北大荒的秋天》《拉薩的天空》等,往往題目就直接地顯示著中心句,學生通過閱讀文章后也能發現往往中心句的尋找就藏在題目之中,能夠直接地了解這類文章的主要對象是什么。通過制作的思維導圖,能夠促進學生的閱讀興趣,也能夠進一步地進行細致地學習,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術與思維導圖的融合,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在科技的發展下,小學語文課堂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來實現閱讀課堂質量與效率的雙向提高,給予學生良好的閱讀體驗。思維導圖本身就是以形象而具體的展現方式促進學生閱讀理解的提高,通過信息技術呈現思維導圖,能夠使得學生熟悉多篇文章之間的關系和結構,讓理論性的知識點更加明確,既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也促進課堂的創新發展。
(三)突出思維導圖的發散性,延伸群文閱讀內容
利用思維導圖最大的優勢在于思維的發散性,并且其延伸性與群文閱讀有著相似之處,因此,利用好兩者之間的融合并設計符合小學生學習的教學策略,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在群文閱讀中,教師可以利用文章之間的主題不斷地拓展,通過聯想和貫穿已學的內容將知識點進行銜接,促進知識之間的串聯性。尤其是在“奇妙的中心句”教學中,一些文章的中心句往往是一些反復句,如《難忘的一課》中,“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是文章的中心句,教師就可以通過思維導圖進行群文閱讀的延伸,不僅僅將教學局限于課本,而是以小學階段閱讀的目標進行適當地拓展,促進學生廣泛閱讀,提高語文知識積累量。同時,進行群文閱讀教學設計中,可以適當地構建思維導圖的框架,有效地進行重難點的篩選,創新學生的思維。
五、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課程當中,利用思維導圖的閱讀策略能夠將關聯性的閱讀文章結構進行整合和分析,既能夠節省一定的閱讀時間,也能夠加強學生對閱讀文章的記憶力。對于學生而言,通過思維導圖融入群文閱讀課程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思維,創新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促進閱讀能力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陳靖敏.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探究——以群文閱讀課“奇妙的中心句”為例[J].教育觀察,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