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瑩瑩

在這個科技迅速發展的新時代,網絡信息技術在教育方面的應用逐漸被重視。小學語文閱讀也是眾多學科的基礎,還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語言能力。但是曾經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卻是十分枯燥乏味的,而且還容易引起小學生對閱讀的厭惡。為此我們需要大力推進小學語文閱讀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小學閱讀中的應用,提高小學生閱讀的有效閱讀,而不是在教師的督促下“浪費時間”。我們要學會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價值,讓信息技術在小學閱讀中被充分利用。
信息技術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教學模式主要是將信息技術同傳統課程教學進行有效整合的一種信息化教學模式。其中有效應用了通信技術、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先進科學技術,不僅可以豐富課程教學內容,也有利于優化傳統課程教學方式及流程,例如知識呈現可以借助PPT等多樣化形式直觀呈現在學生面前。相較于傳統授課模式,其更有利于起到“激趣”的作用。而信息技術就是從這一個切入點,合理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應用。在運用信息技術這一教學模式過程中,傳統枯燥單調的形式將會大大改善,圖像、視頻、動畫和生動的文章都將是提升小學生對語文閱讀興趣的重要途徑。信息技術的新型閱讀模式滿足了學生對學習多樣性的要求,也開拓了學生的閱讀視野和閱讀途徑,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如學習《少年閏土》這一篇經典文章時,原本在以前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們只有教材上閏土在月光下刺猹的畫面來滿足對少年閏土的幻想,而現在教師可以在電腦上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更多的圖片,甚至是視頻;還有在少年閏土時代的一些趣事,不但豐富了城市少年對美好鄉村的向往,也激發了他們自主閱讀的興趣,加強了對語文閱讀的探索欲。
小學語文閱讀信息技術融合價值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鍛煉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積累豐富寫作素材以及促進他們語言建構及表達能力發展的重要教學環節。通過開展閱讀教學,可以夯實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基礎。與此同時,基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也可以助力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而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融合信息技術,有助于豐富學生的閱讀文化,加強小學生閱讀的基礎。其次,還可以豐富教師的教學資源,教師與教師之間互通有無,通過整合后的精品資源幫助學生展開閱讀。最后,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閱讀的融合也可以幫助學生以健康的方式了解互聯時代,也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曾經的時代,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例如,曾經的春節煙花爆竹滿城作響、傳統的福字和對聯等場景都是當代社會背景下社會大眾所無法感知及了解的。此時,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為學生直觀呈現現在和過去時候春節的一些影像資料,借此來啟發學生的思維,增加閱讀教學趣味性,不求使學生產生對社會變革的思考,但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視野。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信息技術融合策略
巧設情景——激發閱讀興趣
小學的閱讀不只是單純枯燥的文字閱讀,還可以是合理場景中的角色扮演的短文對話,也可以是以短視頻的方式來展示語文閱讀,這都是信息技術的功勞。根據實際的語言情景創建學生能夠接受、容易理解同時能夠滿足語文閱讀內容的基本要求來創設情景,在邊學邊玩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且能夠解決問題。滿足學生的探索欲,讓他們提高閱讀學習的效率;利用學生的探索精神,進行師生互動,情景展示,鼓勵學生發表意見;利用信息技術、網絡教學資源吸引學生的興趣與關注,并積極參與。
例如,在講到美麗的西沙群島的時候,教師則可以向學生提問:“大家對美麗的小島有什么心里的幻想嗎?大家看看誰的想法最正確?”這時候學生們就會積極向教師發表自己的看法,紛紛舉手等待教師的詢問。這時教師適當提問幾名學生,然后引進西沙群島的授課內容,借助多媒體設備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出西沙群島的美麗風光和景色。隨著一張張照片或者是一段段視頻的播放,學生必定會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中,進而對課文產生強烈探究的欲望,想要知道其是否符合自己心里憧憬的模樣。這樣的教學環境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達到了理想的授課效果。
家校合作——增強閱讀能力
學校教育是社會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有效合作才能快速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許多學生父母覺得教育的責任在學校,在學校怎么樣被教育是學校的事情,和家庭沒有一點關系。然而,實際不是這樣的。家庭教育也是學生學習和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教育環節。為了全面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就一定要加強家庭教育。同時,要想在小學的時候讓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就要家長和教師之間相互了解,共同推動學生成長。這樣可以客觀推動學生成長,既符合教師的心理預期,也符合家長的心理預期。
例如,家長和教師之間可以建立一個微信群。在講解《背影》中,教師在學校為學生講解相應的課文內容,課后還可以布置相應的閱讀作業,比如閱讀更多的朱自清的文章或是探索“背影”的深刻含義等等。然后,讓學生回到家中時和父母進行交流,這樣可以鍛煉他們閱讀理解能力,同時強化親子溝通及交流。最后教師記得在微信群與家長取得聯系,首先是告知家長注意配合學生,其次是了解學生在家庭教中的語文閱讀能力提升情況,對他們的掌握能力和理解能力等都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從而真正增強學生自身的閱讀能力。第二天學生回到學校,再讓學生相互交流自己學到的課外拓展知識。
開展活動——拓展閱讀能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小學生的語文能力提升的途徑不只在課內閱讀一個方面,還包括在課外拓展活動上,畢竟實踐出真知。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之下,開展課外拓展活動越來越便捷。在互聯網時代的大背景之下,教師開展課外拓展活動的花樣也是越來越多,能夠舉辦更多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在具體的活動事宜之中提升學生真正的處理問題的能力,不再是“紙上談兵”,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和表達能力。
例如,老師可以舉辦“小學生作文大賽”。首先,教師可以制訂一些比賽的獎勵和榮譽,或者是列舉出一些比賽的好處和優點,以激勵學生參加比賽,使他們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去進行閱讀,為學生將來的發展鋪墊牢固的基礎。對參加比賽的學生進行一段時間的語文閱讀能力培訓,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能更好接受知識;還可以允許學生上網查詢一些有勵志意義的優美句子,背誦下來以參加比賽。這樣又在無形之中加強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最后,可以通過微信把比賽作品分享出去,讓其余學生進行客觀點評,并投票給自己喜歡的視頻,按照點贊瀏覽量由高進行排名,這樣既保證了公平,還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宣傳語文閱讀。
信息技術——改變學習方式
信息技術的產生改變了傳統的閱讀方式,良好的網絡交互功能能夠實現資源共享。電教媒體技術的靈活應用可以將閱讀知識以直觀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眼前,更有利于激發他們自主閱讀興趣。在預習任務設計時,可以為學生留置一些課下自主利用網絡查閱文章作者生平、生字詞的含義及意義、創作背景及愿景等方面的相關閱讀資料,以此來增加學生參與閱讀活動的趣味性,同時也可以借此來促使學生高效開展課前預習活動,這樣對他們的自主預習能力、探究能力等發展有積極意義,尤其是可以助力他們通過開展課前預習活動來形成良好預習習慣。此外,還可以創新應用微課、翻轉課堂等,從而進一步強化閱讀教學和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保證學生可以自主地參與到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當中,以此來促進他們閱讀能力的發展。
例如,在學習《山海關》這篇文章中,可以為學生靈活設計如下一些運用信息技術的課前自主預習任務:①課下自主上網,搜集一些關于“山海關”的資料;②結合網絡上查詢的相關學習資料,自主回答及求解教材中課后練習題;③采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來為學生簡要介紹“山海關”。通過這種課前自主閱讀任務的設計,可以將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并且可以使他們靈活地在課下借助上網的方式來搜集豐富的相關閱讀資料,而教師則主要是輔助學生自主閱讀。更為關鍵的是,結合這些預習問題,可以使學生在搜集相關資料的過程中真正感受到山海關的雄偉壯觀等特征,并且意識到其在古時的重要地位。這樣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育的歷程中,信息技術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技術。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要注意利用信息技術加強課內的語文閱讀,同時拓展課外閱讀活動。但是要注意保證實際的閱讀教學中要使家長和教師共同努力,以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為主要目標,注意對學生的閱讀引導,真正提升其閱讀能力,為學生的后續學習打下牢固的基礎。63C49FE8-8837-41A6-9F96-3E0F71BC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