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羽毛球世界冠軍,曾擔任國家羽毛球二隊男單組教練,北京羽毛球隊教練組組長;現為北京交通大學教師,北京交通大學高水平羽毛球隊教練。
你說的就是基本技術不規范的問題。如果你的基本技術沒有問題,那就不會出現一會兒有力、一會兒酸疼這樣的情況。
從你的描述可以看出,你的高遠球技術還是很不穩定的。雖然無球揮拍很無聊,但的確是非常好的提高技術水平的方法。因為揮拍時沒有了擊中球的干擾,可以心無旁騖地認真體會技術的每一個細節,這樣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形成肌肉記憶。但如果你在揮拍動作還沒有完全熟練的情況下打球,不僅會拖長掌握技術的時間,還會讓動作變形。當然,老是揮拍也有些枯燥,我們可以折中一下。你可以揮拍3至5次后打一個球,當發現有進步了,可以減少揮拍次數或者可以增加打球個數。具體變化需要你根據具體情況來定,但揮拍與打球交替進行是提高技術的有效途徑,關鍵是不會那么無聊了,你可以試試。
這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最好的是不被動,當然這是不可能的。那么,剩下的就是解決步法和發力問題了。
所謂的被動指的是高遠球被動,是指擊球點在頭頂后面的情況。越靠后的擊球點,說明越被動。如果你完全掌握了正手發力技術,只要不是被動到擊球點比你的肘關節還要靠后,那你完全可以回球到對方的后場。肘關節是手腕發力的一個支點,掌握了正手發力,用手腕的閃動就可以打到對方后場。
第二,你的被動是不是因為步法移動造成的?如果你的步法太慢,那解決了移動速度,被動問題也可以解決了。所以,解決被動的問題關鍵看到底是技術問題還是步法,或者兩者都有。
最后需要向你說明的是,被動很正常,我們任何人打球包括那些頂級運動員,都是在被動與主動之間來回切換。被動時不需要都回到后場,有些被動,任何人都回不了后場。我們的解決辦法是過渡到前場,你也可以試試。
我試著按照你的描述做了一下你的動作,很佩服你啊,這么高難度的動作居然能做得出來。關鍵是殺球效果如何啊?應該是不咋樣,否則你也不會想著改進了,是吧?
改進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請一個教練(有專業背景的那種),好好地學習一下正確的殺球技術,從握拍開始。在沒有完全掌握正確的殺球技術之前,建議不要殺球。習慣是很頑固的,一殺球,你的動作很容易就回到從前。因此,在新的技術動作沒有完全覆蓋舊的記憶的情況下,最好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多揮拍。當動作很熟練后,也只能從邊揮拍邊殺球開始,就是揮拍幾次后殺一個球。揮拍次數與殺球次數要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來定,打得好就增加殺球、減少揮拍次數,有反復再改回來。在技術完全掌握前,有些反復是正常的,你的精力、體能、心情等都會影響你的技術掌握的水平和質量。所以,改動作是很痛苦的。至于其他的技術,我建議你不用自己琢磨了,否則還要改,多麻煩呀。
切拍就是拍面不夠正啊!通過揮拍、多球練習可以改正過來。在發力擊球的一瞬間,所有手指都需要參與發力,只是重要性有些不同。如果是后場的高遠球或者殺球,擊球瞬間所有的手指都要緊緊地握住拍柄;如果是吊球,主要的發力來自于拇指和食指,其他手指稍微幫點忙就可以;前場的放網,勾球等技術也是以拇指和食指發力為主;中場的抽球和高遠球與殺球一樣。總之,手指的發力參與要看需要的力量大小,以拇指和食指為主,其他的三個手指是輔助的。
當然可以。用食指和拇指捏住球,主要原因一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把球暴露給球拍,把擊球時手指的干擾降到最低;二是在松開的時候球可以輕松地脫離。也有人發球時習慣讓球頭自然下垂,認為這樣可以發出高質量的短球。你喜歡用三個手指捏住球,如果不影響發球質量,并不違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