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自強
摘? 要: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涉及內容較為寬泛。勞動模范作為社會勞動者的標準形象,應在新時代社會發展建設的過程中發揮引領作用。本文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與勞動關系及對勞動模范培養的影響作出分析,可以更好地明確新時期勞動模范核心價值與內涵的體現,便于圍繞新時代建設發展,加深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在勞動模范基礎價值、核心內涵方面的滲透。
關鍵詞: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新時期;勞動模范;內涵
中圖分類號:D6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2)06-00-03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發展普及,使馬克思的社會生產勞動關系研究進入百花齊放的新階段。基于勞動模范的價值與內涵研究,也是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發展的重要延伸。通過對當前社會發展形勢、經濟環境等要素的評估,了解勞動模范核心價值及內涵的構成,并深化其實際影響,有利于更好從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視角,提升勞動模范的社會影響力。
一、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與勞動生產的關系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囊括了歷史唯物主義及辯證唯物主義等相關內容。不同于傳統意義生產勞動與社會生產力的關系,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與勞動生產之間是具有結構排斥性的關系。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既包含了對勞動生產的定義,同時,也明確抽象勞動與具體勞動的二重屬性,使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具有極強的內容指向性。但近年來,部分學者研究認為,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環境適用性存在一定的問題。基于傳統資本主義商品交易模式及社會主義初期的社會生產勞動關系,本質上是滿足某一階段社會發展需求,為某一階段社會勞動體系的構建提供支持。新時期互聯網的發展,對部分行業生產勞動關系進行了改變。因此,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應基于新時代發展,針對部分生產勞動的內容進行延伸。不可否認的是,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確對勞動生產進行了定義,但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具有一定的泛化性,其內容并非指定為某一概念或定義內容。例如,基于互聯網軟件工程的勞動模式,是以腦力勞動為基本載體。腦力勞動創造的價值與體力勞動可以形成正相關的關系。但體力勞動是構成腦力勞動的基礎。換言之,互聯網設備生產、互聯網平臺的搭建等,均涉及部分體力勞動的內容,僅有在基于體力勞動進行勞動資源開發的基礎上,方能為腦力勞動的實現提供支持。所以,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部分具象內容,雖然無法適應當前的社會發展環境,但其核心框架及基本結構,仍然具有一定的適用性。因此,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與勞動生產之間的關系,實際上并未發生主體結構上的變化,僅僅是其框架內部分內容發生改變。正因如此,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與勞動生產之間既形成結構上關聯,也具有內容上排斥性[1]。
二、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針對勞動模范培養的影響
早期階段,針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解讀,更多基于勞動成果的產出及生產勞動創造的價值,對勞動模范的概念及標準進行定義。新時期發展中社會環境的轉變及社會勞動生產形態的變化,使傳統的勞動模范定義標準及概念相對模糊,難以滿足對新時期勞動模范的培養需求。例如,2020年西安某國有企業下屬單位黨委書記兼總經理,在企業連續18個月虧損的情況下,仍然在無薪水、無補貼的崗位上持續堅守,即便在企業最困難時期,該名黨委書記依然拒絕升職調令。雖然,在其積極努力之下,該企業最終與另一國有企業下屬單位合并,但其敢于犧牲、奮勇向前的精神,則成為當代黨員干部學習的重要榜樣。2020年末,該名同志被評為企業勞動模范與先進個人。在這一事例中,勞動模范的勞動成果產出與其獲得勞動報酬并不相等。但其所發揮的作用,卻具有極強的影響力。因此,新時期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針對勞動模范的培養,需要將對社會形成的積極影響及勞動成果產出等,同時納入勞動模范的評價體系,確保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能成為新時期勞動模范培養的重要指引。另外,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雖然未能對勞動模范所體現的價值進行具體明確,但從勞動發展與社會生產的關系來看,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仍然具有極強的勞動模范培養的參考價值,對于明確未來勞動模范培養方向具有深遠影響[2]。
三、新時期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視角下勞動模范價值的體現
(一)社會價值
勞動模范具有較強的社會感召力,能在新時期社會環境下,對社會發展及社會建設構成影響。其中,勞動模范的個人事跡及勞動行為等,一定程度對參與社會生產勞動標準定義形成影響。例如,社會生產勞動中對勞動成果高與低的評價,可以參考勞動模范的勞動成果進行研究。因此,通過學習勞動模范的勞動精神及思想,加強勞動模范的社會感召力及社會影響力,對構建和諧的社會發展環境及提升社會生產力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另外,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是從社會發展視角對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及唯物主義歷史觀等進行闡述。勞動模范的勞動行為及勞動成果的判斷,同樣是圍繞推動社會勞動生產的再循環開展分析的。所以,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進一步明確了勞動模范的社會價值,使勞動模范在社會發展環境中發揮積極作用,并得到充分強化[3]。
(二)商業價值
社會生產力的提升促進了商品交易形成的開展。商品交易規模的不斷擴大,則對市場經濟的形成產生影響。因此,基于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視角下的勞動模范商業價值體現,主要通過行為激勵、思想認知強化及樹立榜樣等形式,提升商業發展視角下,企業員工參與企業生產的積極性,使企業員工能朝著企業規劃方向不斷為企業發展創造價值。譬如,給予勞動模范物質獎勵、提升勞動模范薪資待遇、提高勞動模范所處職位等,均是圍繞激勵作用的發展,突出勞動模范在商業發展中的商業價值。除此之外,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也針對商品交易與社會生產的關系進行定義。所以,勞動模范商業價值的體現,不是一種投機行為,而是運用勞動模范的行為塑造及精神塑造,使企業員工在創造商業價值方面能投入更多精力。以此,提升社會生產力水平,使企業員工能在現有社會發展環境下充分獲益。
(三)政治價值
基于勞動模范奉獻精神、犧牲精神的學習,建立良好政治生態發展環境,提升黨員干部及公務人員的思想覺悟,加強公務人員及黨員干部的政治奉獻,這是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視角下勞動模范政治價值的重要體現。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未能對政府公務人員社會勞動價值進行定義,但基于我國政治發展形勢及政治文化特點來看,運用對勞動模范工作事跡的學習,能提升黨員干部、公務人員思想覺悟,避免黨員干部與公務人員陷入享樂主義、功利主義的陷阱,強化其服務意識、服務能力及業務水平等,是勞動模范政治價值的核心構成。因此,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對我黨政治文化建設形成深遠影響,使勞動模范在構建良好政治生態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為黨員干部及公務人員的自我提升明確新的方向[4]。
(四)教育價值
提升新一代青年大學生思想境界、政治理想,堅定新時代大學生政治信仰,提升新時期大學生對外來文化入侵的抵御能力,幫助大學生群體構筑良好的思想安全防線,這是我國目前高等人才教育培養的關鍵。勞動模范的教育價值體現,對強化新時期我國高等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起到關鍵性助推作用。譬如,從職業規劃及勞動教育視角,加強高等人才對勞動模范個人事跡的學習,并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對勞動模范優良品格進行傳承,可以有效提升大學生專業素質、文化素養及道德品質,使新時代我國高素質人才教育培養能在勞動模范教育指引下朝著正確方向不斷邁進。另外,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同樣對教育的意義賦予了定義,明確教育在勞動生產及提升社會生產力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所以,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在勞動模范的教育價值體現方面也具有指導作用。
四、新時期基于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視角下勞動模范內涵的呈現
(一)思想內涵
勞動模范的思想內涵,實際上是一種相對較為籠統的概念。為此,需要從思想認識及思想共鳴兩個方面進行探究。思想認識,是指勞動模范能先于所處群體,優先在勞動生產方面起到表率作用。所以,勞動模范通常在思想認識方面具有一定的先進性與前瞻性。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是從社會實踐、社會活動的角度,針對勞動思想進行闡述。因此,在實踐行為中提升思想認識、加強行為表現的優先級,這是勞動模范形成良好思想認識的重要基礎,也是勞動模范思想內涵的重要構成要素。思想共鳴,是指基于勞動模范思想認識及思想行為的學習,使受眾群體能在思想上產生共鳴,并能對部分勞動先進經驗及思想內容進行吸納,更好運用于自身的勞動生產實踐。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更多的是針對勞動思想與勞動環境的影響進行明確,而不同環境下勞動思想的概念也會對勞動思想內涵的呈現產生影響。正因如此,勞動模范的思想內涵,具有極強的學習、借鑒意義。通過學習勞動模范的精神思想,提升自身思想水平的先進性,則是勞動模范思想內涵的重要體現,也是對勞動模范思想內涵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重要傳承[5]。
(二)文化內涵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并未對勞動生產與文化之間的關系進行明確。但從現代社會發展來看,勞動模范的社會影響力較強,其個人事跡有著一定文化傳播能力,可以從文化視角對社會各個不同群體產生影響。所以,勞動模范的文化內涵更多是從社會化、文化思想角度對其進行闡述。另外,需要明確的是,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明確了勞動生產的重要基礎,文化發展是社會勞動生產的重要延伸,也是腦力勞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文化的傳播發展必須依托于勞動生產。勞動生產與文化發展之間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從這一點來看,勞動模范的文化內涵直接與勞動生產形成內在關聯性,使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再次成為構建勞動發展體系的重要指引,對勞動模范文化內涵的形成產生間接影響。
(三)精神內涵
主觀精神的形成,是勞動模范自主行為的一種延伸。勞動模范的個人行為,并非受先天性因素的影響。個人經歷、教育因素等,均對勞動模范自主行為的產生構成影響。應該說,勞動模范之所以能在社會生產勞動中突出,是其在精神因素的驅動與影響下所產生。例如,雷鋒精神的形成,并非其個人在出生前在思想上形成積極勞動的概念。而是在接受共產主義學習及社會勞動學習之后,使其具有不畏犧牲、不畏艱險及勇往直前的精神。因此,勞動模范精神內涵的呈現,決定勞動模范行為要素的產生。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也對主觀精神與勞動價值在精神上的表現進行肯定。所以,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也可以看作是勞動模范精神內涵的重要延伸,對勞動模范形成其優良精神品質的產生具有重要影響。
五、新時代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在勞動模范價值、內涵方面的滲透
(一)優化新時期勞動模范的評價標準
基于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視角來看,現階段勞動模式評價標準主要是評價標準尚不完善,部分內容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問題。標準不完善是指勞動模范評價標準的確立,未能基于勞動模范勞動生產特點,對其個人事跡及勞動成果的產出進行深層次研究。單方面基于個人對事業發展作出貢獻作為評價標準,不利于更好地構建良好的勞動模范競爭環境。例如,從西方價值體系來看,農場主與企業老板,為員工提供了企業崗位的工作,并為政府機構繳納稅金,帶動社會生產的發展,提升公眾社會生產及勞動發展水平。所以,農場主與企業老板應是勞動模范的主要獲選對象。這一點儼然不符合我國社會主義發展建設的基本需求,與社會主義發展理想相悖,不符合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相關內容。所以,優化勞動模式評價標準,實際上是基于提升基層群眾社會生產及參與社會勞動積極性,強化勞動模范內在價值。
(二)提升勞動模范社會影響力及政治影響力
目前,我國勞動模范的社會評價及社會影響力嚴重不足,基層人民群眾對于部分勞動模范個人事跡的了解知之甚少,使勞動模范的價值與內涵無法在社會發展及構建和諧發展社會方面得到充分體現。為此,未來階段,各地區應基于自媒體環境的發展,開通針對勞動模范的政治宣傳渠道,加強社會各階層及各個不同群體,對勞動模范個人事跡、優良品質及精神思想的了解,并圍繞深化對勞動模范精神思想及優良品質的學習,提升社會各個群體對勞動模范的關注度,持續強化勞動模范的社會影響力。在政治影響力方面,政府機構可為勞動模范提供部分參與政治決策的機會,使勞動模范能在凈化政治生態環境及加強政治教育影響方面發揮作用。以此,勞動模范能在社會發展及政治生態構建的多個方面,基于突出勞動模范價值及內涵,更好地發揮積極的思想、精神及文化等引領作用。
(三)拓展勞動模范評價、選擇范圍
成為勞動模范是基層從業者及基層人民群眾的迫切需求之一,也是新時期勞動模范對社會發展構成的重要影響。然而,現階段我國部分地區勞動模范的評價范圍及評選內容較為單一,甚至于出現僅限于在政府機構、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范圍之內進行勞動模范競選的問題,使基層群體參與社會生產的積極性下降,無法更好地發揮勞動模范的帶頭作用。在今后的發展中,各地區要圍繞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學習,拓展勞動模范評價及選擇范圍,加強基層從業者及基層群體在勞動模范評選方面的參與度,使社會不同個體能基于成為勞動模范的迫切需求,更好地投身于社會發展建設與勞動生產。進而深化勞動模范對其核心價值與內涵的體現,使勞動模范的價值、內涵體現可以成為社會發展建設的重要引導。
六、結語
綜上所述,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針對勞動生產與勞動發展進行了明確定義。勞動模范作為社會勞動者的重要榜樣,應在構建良好社會勞動發展環境及提升社會生產力水平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加強勞動模范核心價值及內涵的影響,能使勞動模范基于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朝著新時代社會勞動者的方向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付洪安,劉建濤.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主體思想及其彰顯的時代價值[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0(2):4-7.
[2]鄭金鳳.淺析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淵源、內涵與現代價值[J].中共山西省直機關黨校學報,2013(5):18-19.
[3]王剛.從思想和實際看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與時俱進的生命力[J].隴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10-12.
[4]陳晨.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視域下金融資本的再審視[J].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0,37(3):34-38.
[5]易文彬.以發展的眼光看馬克思的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J].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26-29.
(責任編輯:張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