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洲
1. 一日生活常規落實幼兒安全教育的原則
1.1 以生命為核心的原則
人的生命是肉體、精神和社會的統一生命體的三維現象,有形的生命是人的肉體生命,是人全部生命的物質基礎。因此生命存在的意義是因為身體存在,如果沒有身體,人就不可能存在了。保障幼兒健康的基礎就是其自身的安全,健康是身體方面、心理層面以及社會適應等相對健全的狀態。對幼兒身體安全方面的關注,首要任務就是讓他們形成自我保護的意識。安全教育中一部分內容與生命教育相等同,最終需要實現的價值都是回歸到生命和尋找生命的本真。幼兒教師對安全教育予以開始的前提條件是對幼兒的生命產生敬畏的意識,如果沒有對幼兒的生命予以足夠的尊重,開展安全教育是為了幼兒的身心安全就變成了偽命題。幼兒園開展的安全教育就是讓幼兒關注和敬畏自身的生命存在。幼兒園安全教育對培養幼兒安全意識尤為重要,讓幼兒可以對自我保護的意識的雛形予以形成,但如果幼兒沒有正確認識自身生命需求和存在的意義,安全教育最終的價值回歸就是“鏡花水月”。因此把握幼兒園安全教育實踐中的基本原則就是以生命為核心的原則。
1.2 以生活為核心的原則
人在現實生活的過程就是人的存在過程。幼兒的存在同樣也在家里和幼兒園中的生活過程中反映出來,教育就是要讓幼兒回歸到真實的生活中。直面幼兒發展的實踐活動就是幼兒園開展的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并不是幼兒學習了間接經驗。在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時,制定安全目標,選擇適合的內容,對安全教育進行實施的途徑以及安全教育結束后對評價安全效果都需要對幼兒的日常生活較為貼近一些,因為以生活為核心的原則,是對學前兒童所生活的世界加以關注。幼兒園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的目標是讓幼兒在其日常生活中獲取相關安全知識,在選擇的內容上對日常生活、社會化環境等安全問題以及較常見到的自然災害等要予以重點的關注,特別是對幼兒園中幼兒出現的安全事件要格外關注。要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取材,引導和介入到生活和活動的各個環節,才能將幼兒的生活安全常識內容予以豐富。還有就是,幼兒為了對生活各個方面的諸多好奇和探究得到相應的滿足,可能會引起一些安全隱患。針對這種情況,幼兒教師要對其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這也是幼兒園在安全教育中以生活為核心的原則需要予以思考的問題。
1.3 以動態為核心的原則
相比靜態,動態不僅對事情的運動狀態予以強調,還會在事物發生的過程、變化和生成中體現出來。幼兒園安全教育需要對動態性加以強調,不能看成是靜態、孤立以及機械的實踐活動。幼兒園的安全教育不能只是為了幼兒的未來提前做準備和防范可能發生的危險,應當讓幼兒在整個活動中逐步認識到自己生命的存在,再對安全保護的能力予以獲得。因此動態為核心的原則是幼兒園開展的安全教育實踐活動要關注幼兒教師和幼兒這兩個主體,創設物質和精神兩大環境,從意識過渡到行為,強調身體和內心情感等多方面,對安全教育的過程加以關注,以及從幼兒的生活變化為出發點,最終生成生活。
1.4 以滲透為核心的原則
想要使安全教育活動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以主題或者集體教學的方式和手段,安全教育是來自于和生成于生活、面向幼兒生活經驗的一種實踐類的活動,對融入和滲透生活元素予以重視和強調。傳統的安全教育的方式具有強制性和灌輸式的特點,沒有重視到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和其內在的需求。這種安全教育較為生硬、具有靜態、機械和高強度的特點,與幼兒在認知上的接受范圍是脫離狀態的一種活動。幼兒園開展的教育活動需要以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和以幼兒的需求為基準。想要在教育中突顯幼兒的主體地位,幼兒園在開展安全教育時就需要與他們的一日生活相關聯,在教學、游戲和生活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引導幼兒對安全意識和態度等予以形成。以滲透為核心的原則并不是在教學活動或者主題演練中沒有對安全教育進行預設,而是需要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抓住教育的契機對安全教育活動進行開展。再有就是對幼兒進行的安全教育要以他們能接受的合理途徑,有效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安全教育。
2. 一日生活常規落實幼兒安全教育的方式
2.1 晨檢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在幼兒晨檢過程中,教師應確保晨檢的全面和深入。晨檢安全是幼兒入園安全的第一步,教師應仔細檢查,排除任何有可能的安全風險,確保安全第一步。在晨檢過程中,除去對幼兒的儀容儀表進行檢查之外,對幼兒的體溫及身體健康狀況也應有一個詳細的檢查步驟和方案。例如:在進行體溫測量時,教師應使用專業、精確的測溫儀器進行測量,并準確登記。對體溫出現異常的幼兒要及時聯系家長,前往醫院就診。此外,教師應對幼兒進行簡要詢問,了解每一位幼兒有無其他不舒服癥狀的存在。如教師發現幼兒有傷口,應及時詢問傷口來源并采取相應措施。在晨檢過程中,教師務必時刻保持警惕和細心,認真檢查幼兒的身體健康狀況,如發現問題應及時與家長和園區負責人聯系,前往醫院就診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將安全隱患扼殺在搖籃,阻擋在園區之外。
2.2 環境
對幼兒安全以及身心健康具有實際作用的就是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所以,教師要以幼兒安全為基準,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和游戲的環境。在容易對幼兒造成傷害的地點,如樓道的拐角處、樓梯臺階等地方要張貼明顯的安全提示用語。教師也要時刻提醒幼兒注意對自身的安全保護。要更好地利用到墻面的布置,應該在每層樓都做一個安全專欄的設計,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具有安全教育的主題內容,將一些幼兒感興趣的卡通動畫人物進行展示,或者是做成生動有趣的小故事,也可以讓幼兒動手去制作和繪畫與安全知識相關聯的內容,并展示在宣傳墻上,讓幼兒可以在日常所處的環境中自然而然地去學習安全知識內容。
2.3 課堂
在課堂上,教師需關注幼兒的心理安全和身體安全兩部分。在此階段,幼兒在課堂上積極好動、活躍、樂于觀察和善于提問。如果幼兒表現出沉悶不語、不和其他小朋友溝通玩耍等情況,教師應及時和幼兒溝通,找到問題并及時解決。心理安全是幼兒安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關乎幼兒健康成長極其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教師應通過課堂表現剖析幼兒心理狀態并進行初步評估,保證幼兒心理健康和安全。在身體安全方面,教師主要防止幼兒在課堂上將工具放入口中、和其他小朋友推搡引發安全事故、幼兒在讀書說話過程中吃東西導致食物卡在氣管等意外安全問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保證視線時刻鎖定在幼兒身上,將其一舉一動盡收眼底,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造成安全隱患。
2.4 午休
午休是幼兒日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午休也是極易引發安全問題的一個環節。首先,在管理人員安排上,園區應做到分工明確,保證負責人員各司其職,使得午休正常開展。在幼兒上床之前,教師應認真檢查床鋪,確保沒有危險物品,也應清理發卡等雜物,防止幼兒吞食。園區應盡量避免設置高低床,防止在上鋪的幼兒滾落。在環境方面,午休教室應保持通風良好,避免空氣中細菌滋生;教室應保證空氣溫度、濕度適中,防止幼兒睡醒之后,由于冷熱變化引發感冒等其他疾病。對于幼兒的床上用品,應定期更換、消毒,避免螨蟲和細菌滋生,危害幼兒身體健康。其次,教師應在午休前認真告知幼兒注意事項,提高幼兒自身的安全意識。例如:認真午休,保證作息健康和睡眠充足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在午休過程中不能嬉戲打鬧,避免影響其他幼兒或者床角等磕傷問題。
2.5 課間
課間是幼兒最為活躍的時間,同時也是安全隱患最嚴重的時間。在課間,教師應加強監督和監管,防止安全事故發生。例如:教師應叮囑并時刻關注幼兒,防止幼兒跑到樓梯邊、窗邊等危險區域活動。同時,教師應及時制止幼兒相互追逐、推搡和打鬧。在大型集會時,教師應讓幼兒排隊整齊,有序前進,不能推搡擁擠,防止踩踏事件發生。在上下樓梯途中,務必小心謹慎,切忌推搡打鬧。如在一次課間,一位小朋友在下樓梯時,拉著前面一位小朋友的衣服,在打鬧過程中不慎將前面的小朋友推至樓梯梯面,導致胳膊骨折,釀成安全事故。如若在雨雪天氣,課間活動時,教師應避免室外活動,防止由于雨天路滑引起安全事故發生。
2.6 游戲
在幼兒喜歡的游戲中也可以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在幼兒園中不同樓層的公共區域設置餐廳、銀行和超市等具有社會性質的活動區域,為幼兒提供各種不同種類的新型活動材料。教師可以在這些公共區域中向幼兒進行日常安全教育的宣傳,讓幼兒通過自己的真實感受去體驗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必須做的以及什么事情是完全不可以做的。教師要通過活動區域的情境環境告訴幼兒如何對自己的安全進行自我保護。教師可以在幼兒此區域活動時,開展一些主題活動,例如“千萬不要給陌生人開門”“不要隨便吃陌生人給的東西”等,要引導幼兒深刻理解陌生人給自己帶來的潛在危險。教師還可以對幼兒開展具有消防主題的活動,給幼兒講解如何使用火源以及火災帶來的危害,可以帶領幼兒自己動手去制作類似的消防器材,并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游戲,讓幼兒去體會和感受一旦遇到火災應該如何應對、怎么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在火災中進行自救。通過這樣的消防主題活動,讓幼兒在日常的游戲中樹立安全意識、掌握安全知識,當自身遇到危險時,知道如何保障自己的安全。
2.7 放學
在放學時,園區應根據每個班所處樓層和位置,安全分流下樓,規劃合理的下樓路線,使各班幼兒排隊、有序、分批走出教學樓。全園幼兒應在操場或校門口等寬闊場地集合,每班班主任教師負責清點人數并進行登記。教師應確保將幼兒交至家長手中,且核實家長身份。對不熟悉的接幼兒人員,應及時和監護人取得聯系進行核實,確保對方身份安全再將幼兒交至其離園。放學時間段,由于家長和幼兒人流量較大,極易發生踩踏事件。教師應合理引導幼兒出園,并設立專門的地點供家長接送幼兒,避免由于人員混亂引發的安全事故。
結束語:
幼兒一日常規教育中,涉及內容極其廣泛,安全教育貫穿其中。園區和教師應加強安全教育,確保幼兒在園區內能夠安全學習、安全活動、安全成長。除此之外,教師應通過教學加強幼兒安全意識,提升幼兒自我保護意識,使安全教育的意義更加深遠。幼兒安全教育,包含身體安全、心理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等多個方面,園區和教師應做到統籌兼顧,覆蓋全面,全方位保障幼兒的安全。在一日常規教育中,教師應和家長形成家校聯動,兩方面確保幼兒安全,多層次進行安全教育工作。安全教育是幼兒教育教學的常規工作,也是重點工作,家長和園區應在每一天都關注幼兒安全教育,做到防患于未然,確保幼兒能夠健康、安全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