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慧
摘要:本次研究目的是針對老年階段受眾群體高血壓患者臨床護理工作中所開展的個性化健康教學運用效果的觀察研究。方法:從在我院進行住院觀察治療的所有老年人高血壓患者中抽取122例進行分組式對照比對觀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平均每組61人。對照組內的患者按原來院內的治療方案進行常規的治療護理,而觀察組則采用醫院新引進研發的個性化健康教育內容,將其有效的運用到高血壓患者的日常護理當中,然后通過階段性的治療,對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后的血壓情況及尊醫行為進行分析。結果:經過專業的治療與護理教育,梁祝患者在接受治療后,病情都有了較為顯著的改善,但觀察組的護理效果明顯的要高于對照組。結論:個性化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壓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可以幫助高血壓患者有效的改善自身的血壓情況,推進醫院醫囑行為的有效落實,值得大范圍的臨床護理應用。
關鍵詞:健康教育;老年人;高血壓
引言
在心腦血管的治療工作中,原發性高血壓是臨床治療護理工作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多發病,其具體的病因還沒有得到較為明確的落實,但現有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該病的發生和進展與患者自身的一些生活習慣是離不開的,一些不良的行為、生活習慣,極有可能是引發患者出現心、腦、腎等靶器官出現功能損傷的主要罪魁禍首。高血壓患者需要常年的服用降壓藥物進行血壓的控制,治療需依從性、患者的生活習慣等對患者有直接影響的方面進行入手。本文主要對個性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觀察研究,并給出了相應的結果報告。
一、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的是我院2015-2017年時間內所收治的122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的臨床護理研究,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數據進行對比研究,每組患者均為61人,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研究對象為男性33例,女性28例,年齡控制在60-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8.3±3.7)歲。兩組的高血壓患者都是年紀較大的老人,但他們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都具備清晰的意識,均屬于研發型的高血壓,可以與醫療工作人員及護理人員進行正常有效的溝通交流。通過對兩組數據的對比可以看出,進行觀察研究的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上沒有較大的不同,P>0.5[1],具有統計學意義。
1.2 研究方法
分為兩組進行比對護理,對照組采用的高血壓患者仍沿用以往的常規護理,觀察組的高血壓患者則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添加個性化健康教育內容,具體實施過程:(1)加強對患者的用藥指導。護士在對患者進行日常護理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患者的自身實際動態血壓值或是血壓雙峰谷的變化規律以及實際的用藥效果,對患者的用藥情況進行科學、合理、個性的用藥指導。并詳細的告知高血壓患者在其用藥后會出現哪些不良反應,讓患者在用藥的同時,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幫助患者調節好壓力過大的心理情緒,避免因心理負擔過重從而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心理應激反應,進而導致更為嚴重的后果。同時,讓患者提高按時按量用藥的重視程度,要用藥上要嚴格謹遵醫囑。(2)基礎知識教育。院方可以通過讓院內住院醫師以及護師開設定期的高血壓疾病的相關治療方法以及預防措施的講座,讓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的治療方法以及預防措施有更為充分的了解,并潛移默化的幫助患者調整現在生活中存在的不良飲食習慣,同時對患者個性化的指導其心理血壓情況。(3)相關運動指導。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適當的運動對于緩解高血壓也有很大的幫助,護理人員可以通過鼓勵高血壓患者多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調節自身的心理情況,在運動時做好相應的心率監測,一旦發現患者在運動過程中出現了心率過快的情況需立即停止。(4)飲食上的引導。高血壓患者的發病原因根據相關醫療人員的研究發現,與患者的日常的不良飲食習慣也有一定的關聯,因此,在日常的飲食當中,護理人員要引導患者養成合理、良好的飲食習慣,選擇使用一些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將用到的葷油用植物油代替,不進行動物脂肪的攝入,減少對高脂肪和高膽固醇的食物,多食用高鈣鉀以及富含維生素較多的蔬菜水果和粗纖維的谷物,避免便秘情況的出現。同時減少對鹽的攝入,日常生活中做到戒煙戒酒,少飲用濃茶、可樂和咖啡等飲品。(5)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因為高血壓屬于慢性疾病的一種,患者需要長時間的服藥對其進行控制,時間一長,患者就容易在服務治療的過程中出現煩躁、焦慮的不良心理情緒,出現厭煩吃藥,或是不謹遵醫囑進行藥物的服用,最終導致血壓升高。基于此中情況下,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心理進行有效的疏導,在這個過程中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加強對患者的關心,便于護理人員及時的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變化,從而開展有針對性的個性心理健康教育,對患者的心理予以干預,與此同時,以舉例的方式向患者輸入一些成功病例,幫助患者提高戰勝病魔的信息,減少消極情緒的出現,放松心情的同時,以平和的心態接受相應的治療與護理。另外,還需要注重正確監測血壓方法和并發癥預防方法的個性化健康教育[2]。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高血壓患者在進行個性化健康教育的醫囑服藥情況、飲食情況、戒煙戒酒、心理情況、合理運功以及控制體質量等情況進行全面的觀察,并對兩者患者在護理人員進行臨床干預后前后血壓(舒張壓和收縮壓)的情況變化進行詳細的觀察記錄。正常情況下舒張壓下降大于等于10mmHg為顯效,且患者的血壓降到了可控制的正常范圍內;或舒張壓下降大于等于20mmHg;當治療后舒張壓下降為30mmHg,治療才為有效;如果進行治療后,患者的血壓沒有下降到有效的標準方位則為無效。
1.4數據處理
將本文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各類數據內容,通過采用SPSS18.0軟件對其進行統計學分析,技術資料用X2進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經過對兩組高血壓患者進行個性化的治療與護理教育,兩組實驗患者的治療效果都比較好,但是相較之下,觀察組要比對照組要更好一些。從高血壓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觀察來看,對照組治療效果較為顯著的有26例,觀察組則有35例;對照組療效不明顯的患者有15例,觀察組有6例。從患者的生活習慣進行分析,對照組加強對患者日常飲食的控制-控鹽,進行運動和戒煙戒酒的患者分別為32例、23例和42例,而觀察組能做到控鹽、運動和禁煙酒的患者數量分別為57例、48例和61例。綜合比較結果現實,觀察組的治療和護理效果明顯的高于對照組護理效果。
三、討論
高血壓作為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心身疾病,與日常的不良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負面情緒狀態等有直接的關系。為了提高患者的治療效率和效果,加強對高血壓并的治療中藥物與行為的干預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因為患者多為來年人,現階段的患者會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具有記憶力差、意識不清晰、理解能力低等特點,在臨床治療時依從性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加之老年高血壓管者對高血壓疾病的認知不足,迫切的需要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先關知識和健康教育指導[3]。
由于大部分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了解不夠充足,對于相關藥物治療和護理不能持之以恒,長期以往其血壓疾病治療情況并不客觀。而個性化將康教育就是通過對患者進行系統的、有計劃的進行教育,讓老年患者通過改善自身的不良生活習慣和響應身體建設的不良因素,實現對高血壓疾病的有效控制與治療。高血壓患者要時刻保持有良好的心態,同時進行適當的運動,以提高體質量,控制好飲食,做到禁煙酒,控制好鹽的攝入,并在健康教育中學會正確的血壓測量方法。本次研究中,針對患者自身存在的不了生活習慣做了糾正,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高血壓患者的生活健康指數有了明顯的提高。與此同時,患者家屬與患者對其相關知識也有了相對全面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血壓預防方法,對提高高血壓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林寶.健康教育應用于老年高血壓的護理效果[J].中國社區醫師,2020,36(06):185+187.
[2]葉菊花.健康教育用于老年高血壓住院患者護理中的效果[J].中國醫藥科學,2019,9(20):105-107+111.
[3]仇文婷.健康教育應用于老年高血壓病護理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37):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