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彬蓉
摘要:高血壓是中比較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之一。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人們物質和生活發展水平得到提升,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也使得高血壓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截至2021年,全球高血壓成年人人數已達12。8億。而高血壓更是極大的程度地影響了老年患者的身體健康,威脅老年患者的生命及健康。老年高血壓患者由于種種因素影響,自我控制管理能力不佳,故血壓控制效果不佳。通過進行中醫的護理治療干預,促進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自我監控管理能力的整體提升,能使血壓水平得到持續穩定的健康管理控制,從而顯著提升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水平。
關鍵詞:中醫護理;老年;高血壓;自我管理
高血壓是以體循環動脈壓增高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心血管綜合征,是心腦血管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近年來,由于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不注重合理且均衡的健康飲食結構、缺乏適當的科學的有氧運動、不規律的日常生活起居及作息的行為習慣等,導致亞健康人群高血壓疾病的社會整體發病率也在逐年提升。高血壓常并發一系列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極大程度地影響了老年患者地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故對于高血壓患者而言,早發現、早治療、積極保持血壓穩定,是提升健康水平的關鍵。而老年高血壓患者通常由于對高血壓疾病的認知不足,自我管理能力不佳,血壓控制不見成效。
中醫護理,是指在中醫辨證論治思想的指導之下,通過望、聞、問、切的中醫四診合參方式,來分析、辨別、認識疾病,從而指導預防或治療。中醫護理干預,可以在中醫的辨證思維指導下,針對性地從飲食、運動、生活方式和情志調節等方面指導患者進行血壓控制,從而更加科學有效地提升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穩定患者的血壓控制,減緩心腦血管的病變,減少嚴重并發癥的產生,進而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命質量和健康水平。
一、高血壓的影響因素和并發癥
高血壓的發病機制目前并不明確,使血壓水平變化的影響因素有多樣。高血壓的危險因素除了外界環境因素、遺傳因素、年齡因素等等以外,還有就是不健康的社會生活習慣因素影響。其中生活習慣對高血壓患者的影響重大,且易于進行干預控制。不良患者的一些生活習慣包括了不合理搭配的日常膳食結構、不規律的個人生活起居作息方式、長期缺乏的適量運動、吸煙與飲酒等。及時改善生活習慣,有利于血壓的控制,同時也能夠減少其他疾病的發生。
高血壓是心腦血管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常對心、腦、腎等重要臟器造成影響,高血壓的并發癥也往往與這些重要臟器相關,如心室肥厚、腦卒中、慢性腎衰竭等。嚴重情況下,還可產生高血壓危象。
二、中醫護理干預的主要措施
中醫護理干預措施的實施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影響巨大。通過中醫護理干預,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這一疾病的認識,了解疾病的嚴重并發癥和影響因素,提供有效的預防干預措施,有助于患者進行血壓的自我管理,穩定血壓,降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高危并發癥的發生幾率,提升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
中醫護理干預措施多樣,包括中醫疾病知識宣教、中醫的膳食指導、運動調節和情志管理及中醫治療手法的運用等。
1. 中醫疾病知識宣教
部分老年高血壓患者缺乏對高血壓疾病的基礎認識,不了解高血壓對人體的嚴重影響和危險癥狀,未能引起重視,故血壓控制不佳。醫護人員向老年高血壓患者告知高血壓的分級、高血壓的并發癥、高血壓的中醫辨證、分型、高血壓的影響因素及預防措施等,幫助患者更好地理解高血壓疾病,提升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的重視程度,從而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2. 中醫的膳食指導
老年高血壓患者往往不注重飲食的調節,而不合理的飲食結構往往是高血壓的影響因素之一。合理的膳食結構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有重大的指導作用。通過現代中醫辨證,根據高血壓患者飲食習慣存在的一些具體問題針對性予以指導膳食。對氣虛血虧的高血壓患者,囑咐患者多食用紅薯、紅棗等補益氣血的事物;對肝陽上亢的高血壓患者,囑咐患者食用芹菜、海帶等平肝潛陽的食物;對腎精不足的高血壓患者,囑用黑木耳、豆制品等滋陰補腎的食物[1]。同時告誡患者戒煙戒酒、,避免食用動物內臟等。此外,宣傳低鈉鹽飲食、多食用富含鉀、維生素等物質的食物,如香蕉、胡蘿卜、橙子等,也有助于血壓的調理控制。
3. 運動調節和情志管理
高血壓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有助于血壓的控制,減緩血管硬化的進程。在中醫思維的指導下,督促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如五禽戲、太極拳、慢跑等。運動應根據老年患者的具體身體素質情況制定,做到因人制宜。同時醫護需要及時進行隨訪,了解患者的身體情志狀況,并隨時對干預措施做出調整。
4. 中醫治療手法
除了上訴的治療方法以外,還可以用中醫的治療手法來協助控制血壓。中醫治療人員可以通過推拿按摩、艾灸、穴位敷貼、耳針、足浴等中醫治療手法來協助患者進行血壓控制。也可指導患者日常進行合谷、曲池、百會等穴位的按摩。此外,降壓保健操對Ⅰ期高血壓患者血壓穩定有效果[2]。
三、中醫護理預防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意義
高血壓疾病的發生機制尚不完全明確,且尚無治愈手段,故對高血壓的治療應更注重早發現、早治療以及積極保持血壓穩定。老年患者往往由于對高血壓疾病的不重視、對治療預防措施的不了解以及對缺乏有效監督監管等因素,而導致血壓控制水平不佳,高血壓危險癥候并發,使得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嚴重威脅。中醫護理預防干預更加注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生活習慣改善和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簡易中醫治療方式指導,從而使得老年高血壓患者對自我的管理控制能力有所提升,對自身血壓控制更加有效。
高血壓是目前常見的疾病之一,也是影響人體健康水平的重大因素之一。高血壓的發生發展與患者的生活習慣聯系密切,包括飲食、運動、情志等各方面因素,如果不加以及時的干預治療,血壓的劇烈波動極易導致患者并發高危疾病。中醫護理干預在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中醫藥知識健康宣教、膳食結構調整、運動保健指導、情志健康調節和中醫特色手法藥物治療的基礎上,使得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對血壓控制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姚利娟.中醫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分析[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2(19):122+124.
[2]華宇,肖偉,季玲琳,李瑛.降壓操對Ⅰ期高血壓血壓影響的對照研究[J].上海醫藥,2015,36(0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