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農村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關系到我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社會的長治久安。我國的農村學前教育問題既是提高國民素質的教育問題,也是我國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議題。
本文采用文獻法及觀察法等方式,找到來了目前農村學前教育在發展過程存在的問題:農村學前教育制度供給不足;管理體制不規范、地方政府財政投入不足;師資配置不當。針對農村幼兒園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對策:一、將農村學前教育統籌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二、制定適合促進多元化辦園政策;三、優化農村幼兒師資隊伍。
關鍵詞:學前教育;農村幼兒園;問題;對策
前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年-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明確規定: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努力提高農村學前教育普及程度。采取多種形式擴大農村學前教育資源,改擴建和新建鄉鎮和村幼兒園,積極發揮鄉鎮中心幼兒園對村幼兒園的示范指導作用。
發展農村學前教育是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重點,我國從國家的高度制定了相關的政策保障我國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規劃綱要》是綱領性的文件,為《關于加大財政投入支持學前教育發展的通知》、《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的頒布明確了方向。國家政策的頒布為各級地方政府部門制定農村學前教育的相關政策起到導航的作用。
通過查閱文獻以及觀察法,得到了再當前的農村的學前教育中存在著許多問題:
一、農村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學前教育制度供給不足
目前,我國的學前教育基本是由地方政府負責,采取分級管理的方式來對學前教育機構進行管理。然而,這種學前教育管理的體制并沒有明確地指出各級政府的具體職責,基層政府與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在各自權責的分配與落實上并不十分明確。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固然離不開所在村村委會的管理,但是,在各種有關學前教育的政策法規中,這一點并沒有被很清楚地規定,縣、鄉、村以及教育主管單位的權責分配也不清楚,而在現代社會,大多數人都是更多地為自己考慮,領導也不例外,不是自己的工作幾乎是沒有人會搶著去包攬的;有時,某些工作本沒有明確規定屬于自己的工作范疇,而硬是分派給了自己,也會影響到工作者工作的積極性,他們難免會只為了完成任務而去完成工作。所以說,無論是基層政府,還是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或單位,在學前教育管理中的責任意識和職責擔當還是相對比較欠缺的。
(二)師資配置不當
1.非公辦教師占大多數
在城市幼兒園中,幼兒教師基本上都是長期從事幼教事業的專業教師,而在農村的幼兒園中,從事幼教職業的教師大都是一些待業人員。即使在公立幼兒園中,師范院校畢業的教師也是少之又少,雖然每年教育主管部門都會招錄一部分師范院校的畢業生來補充道教師隊伍中,但這些教師也是優先滿足中小學發展的需要,加之這些畢業生大多也不愿選擇去幼兒園工作。
二、農村學前教育現狀的政策
(一)將農村學前教育統籌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
1.制定完善學前教育相關法律法規
“依法執教、依法治教”是保證教育沿著正確軌道前進的最有力保障。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國是依法治國對教育領域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的內在需要。學前教育要想得到長足健康的發展,首先必須要有法可依。幼兒園是幼兒走向社會的第一站,能否接受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對孩子今后的發展尤為重要。
2.以立法的形式明確政府的責任
地方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門要切實擔負起大力發展學前教育的職責,并將其納入地方社會發展的規劃之中,作為基層政府,一定要根據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以及百姓的要求,從發展民生的角度對本地區的學前教育資源進行系統地整合,并擬定出符合本地區特色的學前教育發展方針。
(二)制定適合促進多元化辦園政策
1.出臺促進多元化辦園政策
實現農村幼兒園的辦園經費籌措渠道多元化,要求我們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廣泛參與,民辦教育與公辦教育并舉,正規與非正規相結合等的辦園體制。如政府可以采用“民辦公助、公辦民助”式的辦學方式,使政府的投入與社會的投入能相互補充。對于公辦幼兒園,可以由民間個人、農戶或某個團體、企事業單位等出資贊助;對于民辦幼兒園,則可以由鄉鎮政府、村委會等撥付一定的辦園經費。
2.強化政府學前教育部門的監管職責
由于我國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要求我們需要通過多種渠道來籌措教育經費。但是,我們必須明確,財政以外的多種渠道都是輔助性渠道,不應該而且也不可能取代各級政府在基礎教育資源配置中的主體地位。教育部門作為教育管理的主要部門,必須承擔起對農村學前教育監督管理的主要責任。
(三)優化農村幼兒師資隊伍
1.增加保教人員數量
目前,在農村很多地區,幼兒教師嚴重不足,我們不難發現,在農村,不管是公立幼兒園,還是私立幼兒園,都根本達不到國家規定的“兩教一保”,在超過半數以上的公立幼兒園中,每個班級都只有一名教師,這名教師要負責班級教學,還要負責全班幼兒的生活起居。
2.增加專業幼兒教師數量
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能否接受良好的學前教育,所以,專業教師數量的嚴重不足也是限制農村幼兒園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結論
我國學前教育事業面臨著許多困境,管理體制還不健全,加上政府財政投入不足等,這些都嚴重阻礙了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
通過本文對我國農村學前教育現狀的分析以及對產生這些現象原因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出,我國農村的學前教育體制還很不完善,地方政府對農村學前教育機構的投入還不到位,學前教育的管理也有一些混亂。所以,國家應制定完善有關學前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規,并加快推進學前教育立法建設。其次,各級政府應加大力度對當地農村學前教育進行多種形式的支持和投入,使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能夠得到盡可能足夠的財政支持。第三,政府應積極推進多元化的辦園模式。第四,要優化農村的幼兒師資隊伍,增加專業幼兒教師以及保育人員的數量。要想使我國的學前教育事業邁上一個新臺階,必須將農村學前教育的質量抓上去。
參考文獻:
[1]羅津.我國學前教育中的政府職責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3: 24-25.
[2]黃周立.教海逐浪:農村教育探究[M].北京:光明口報出版社,2012:39-40.
[3]朱成科,崔國富.鄉村建設與教育發展一一2009年“渤海教育論壇”文集[M].京:光明口報出版社,2010: 162.
[4]羅津.我國學前教育中的政府職責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3: 29.
[5]趙新峰,宋立根.地方政府公共服務部門改革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76.
作者簡介:林曉蕓(1995-05),女,漢,本科研究方向: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問題及其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