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兵
摘要:高中化學課堂的知識講解環節,教師應秉承于融合生活設置教學情境的方式,讓學生更加高效地理解化學知識。在實踐教學中要首先消除學生與化學知識之間的隔閡感,促進學生通過化學知識主動參與交流和探究,讓學生了解化學、認知化學,調動其積極性,讓其主動與教師交流和互動。學生的化學成績、學習成效才會得到夯實。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高中化學課堂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策略。
關鍵字:高中化學;生活化;情境創設
引言
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能會發現生活中眾多的現象均體現了化學知識。然而,對于學生來講化學學習卻是一個難點,為保障學生高效理解相關知識,推動學生學習素養的生成,教師可以以生活為基調創設教學情境,凸顯出教學的重要意義和魅力,讓化學與生活手拉手連貫性進行教學,記錄生活中的點滴,解釋生活中的相關現象,讓學生發現化學課堂學習的實用性。
一、創設生活化導入情景,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
在化學課堂上,教師可以生活化情景作為導入要點,活躍學生的學習思維,并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對本節課程所教學的化學知識產生興趣。這樣能夠營造一個更加活躍的課堂氛圍,教師可以借此推動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不斷探索。在創造生活化情景時,教師可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能夠讓學生產生興趣、引起學生認知沖突的情景,幫助學生觀察問題本質。
例如,在教學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時,教師為讓學生真正了解到摩爾質量的定義。在課堂導入環節,就為學生提出了如下的生活性問題――你們知道如何在米缸里挑選出1000粒大米嗎?很多學生對于這一問題都感到非常的困難,他們覺得一粒粒數出1000粒大米實在是太過復雜了。這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選擇出一種適合進行挑選大米的方法。學生想了半天,還是不知道本道題目的突破口。這時教師可以隨機點撥學生,讓學生思考一下稱一克的大米是多少粒?隨后用此種方法,求出稱出1000粒大米所需要的質量。在此時,教師可以順勢引出摩爾質量。學生在理解摩爾質量時,也不會顯得茫然無措了。教師可通過導入情景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化學課堂教學質量。
二、結合社會熱點,讓生活化情境應用于化學課堂
化學教師在知識講解過程中要善于融合社會中的不同案例、不同實際情況,講解化學知識,讓學生強化整體學習素養,突破學生的思維局限。在教學改革實踐下,以學生為中心、以生活為基調完成化學知識的教學,能夠進而優化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明確化學學習的重要性。結合于實證熱點話題,接軌于高中化學課堂的教學過程,學生能夠了解學習的基本方向和教學的現實情況。
例如:在有關環境保護和資源的綜合利用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融合社會中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熱點話題,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索的形式,在生活中了解化學工廠對于環境的污染現象。結合與時政要聞,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讓學生在化學課堂的探究中有效了解生活中污染問題的存在、以及不同企業對資源的過度開發情況。生活中廢氣地排放,廢水的排放會嚴重影響環境資源的過度開發給地球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使人類生存環境的破壞。教師通過時政熱點組織實踐,創設生活化情境的形式,讓學生明確環境的價值,也會培養學生的正確心理意識。
三、融合信息技術創設生活化情境
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以通過其聲情并茂的特點展示化學學習的細節,讓學生能夠更加精準、高效的了解知識,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以此,為基調豐碩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化學課堂中能夠用于完成知識創新。通過系統化的引領,提高學生的多角度學習技能。
例如:"84消毒液不能與潔廁靈一起使用的例子。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通過理論知識學習,已經逐步了解了其危害性。但是,實際在生活中的危害,教師無法用語言加以細致的講解。此時,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展示為學生直觀呈現生活中毒的現象。以此,迎合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對原理知識進行再次的剖析。此外,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方法呈現出生活化的情境視頻,還原真相,讓化學知識教學更具真實性,促使學生提高熱情和積極意識,了解化學,推動學生在化學課堂中的發展。以生活實踐案例融合相關信息技術的方法,推動學生對化學知識深度剖析欲望的不斷提升。
四、創設生活化問題反思情景,鍛煉學生學習思維
高中階段的化學知識難度是逐漸遞增的,學生如果沒有在課堂上學會反思,其學習過程也將會變得越發的不完全。教師在教學時應借助生活化問題情景創設,要求學生做好學習反思。以此激勵學生,使學生能夠在化學課堂上養成全面地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金屬的化學性質時,教師可以首先給學生提出這樣幾個問題――你們知道不同金屬的化學性質有著怎樣的不同嗎?你們認為是否能夠用水去點燃棉花?這兩個問題很好地概括了本節課程的核心,學生在課堂上大多也開始了獨立思考,他們會在小組交流過程中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產生反思。在這一環節,一些學生開始思考到特殊金屬物質的化學反應過程。他們想出了在棉花里加入一些鈉塊,并通過鈉與水的反應放出熱,最后點燃棉花。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思維也逐漸變得嚴謹了。教師隨后可以聯系生活,讓學生再次思考鈉在生活中有著怎樣的應用。為了防止鈉的受損,應該怎樣保存鈉。在鼓勵過程中,學生會對鈉有關的一些基本實驗操作過程進行反思,并理解到了自己在以往認知鈉操作實驗時存在的一些不足。學生會在問題引導之下不斷進行反思學習,它提高了化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中,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具有很大的優勢,能夠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產生主動探究的欲望。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知識,如果教師能夠發現其與生活的聯系,并且讓學生從此出發進行學習,那么他們的學習效率也會有顯著進步。
參考文獻:
[1]仲廷玉.淺議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21.
[2]馬文佳.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實施途徑[J].學周刊,2020(01):20.
[3]錢俐瑪.生活化教學應用于高中化學教學的路徑探討[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