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巧玉
摘要: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改革的背景下,群文閱讀的教育理念被引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中。而對其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進行分析和探討,是為了探尋語文學科改革的具體路徑,讓小學生在新型閱讀教學模式中拓展閱讀深度和廣度,以此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促進閱讀教學的發展。以下將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群文閱讀模式的價值和具體策略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群文閱讀;小學語文
一、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群文閱讀模式,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閱讀數量,還能夠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有助于增加小學生的閱讀數量。在群文閱讀的背景下,教師會在課堂中引入類型不一、形式多樣的閱讀文本,這就突破了以教材資源為主要閱讀內容的弊端,讓學生能夠閱讀和學習更多的內容,從而滿足新課改中增加小學生閱讀數量的要求;其次,有助于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在群文閱讀模式中,教師會引導學生同時關注多篇文本,這就能使小學生養成從整體看個體的閱讀習慣,提升他們提煉信息的能力,使他們以更加科學和規范的方式展開閱讀[1]。
二、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解讀閱讀文本,確定閱讀議題
在以學生為本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果學生能夠主動探究和明確群文閱讀的議題,那么其閱讀效果就會超越預期中的目標。因此,為了使小學生確定群文閱讀的議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解讀群文閱讀的文本,讓學生通過類比、分析等方法提煉出多個文本的共通之處,引領他們感知多文本中的共同主題,確定群文閱讀議題,為后續的整體閱讀做好準備。由此,學生就能在自主解讀文本的過程中獲得獨特的閱讀感悟。
(二)分析學生特征,實施個性指導
在小學階段,不同的學生個體之間具有不同的特征,這種個性特征成為教師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如果教師能夠從學生的特征出發展開閱讀教學,那么群文閱讀模式的價值就能達到最大化。在教師的針對性指導下,學生掌握了閱讀方法,他們在群文閱讀課堂上表現出較強的積極性,也能根據自主意愿展開高質量的閱讀。不過,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都沒有對學生展開全面的分析,所以他們對學生的個性特征和閱讀興趣的了解程度也不足,這就導致他們在閱讀教學中依舊采用固化的教學標準,要求所有學生都要達到統一的目標,在如此固化、缺乏變化的群文閱讀模式中,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也無法增強。
對于以上提到的問題,為了真正實現群文閱讀模式的價值,全面提升小學生群體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問卷調查、隨堂測試、家庭訪問等方式,了解學生對于群文閱讀的想法以及他們的真實閱讀水平,在實際調研和全面分析學生特征的基礎上,制定個性化的閱讀指導方案,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與自身閱讀水平和興趣相適應的群文閱讀指導,從而為每一位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使處于不同層次和擁有不同閱讀愛好的學生能夠充分激發自己的閱讀積極性。
(三)設置閱讀任務,啟發學生思維
群文閱讀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創新化的閱讀模式,如果教師能夠依據群文閱讀的特征設置具有探究意義的閱讀任務,那么小學生的思維就會更加靈活,這也體現了閱讀任務在群文閱讀中表現出的重要價值。教師為了啟發小學生的靈活思維,可以在明確閱讀教學目標、了解學生真實思維狀況的基礎上,設置科學合理的閱讀任務,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和引領下,全面且深入地了解閱讀文本的主要內容,幫助他們理清自己的閱讀思維,從而使學生養成規范化閱讀的良好習慣。然而,一部分教師對群文閱讀模式缺乏深入的理解,他們認為群文閱讀只是學生在課后時間展開的課外閱讀,所以他們既沒有根據群文閱讀的議題、目標等設置閱讀任務,也沒有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給予跟蹤式的指導,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不利于他們提升閱讀效率。
對此,在教學準備期間,教師可以結合閱讀議題、目標和小學生的實際思維狀況,設置具有探究價值和現實可行性的閱讀任務,并在課堂上以閱讀任務單的形式布置任務,讓學生了解群文閱讀的流程和所要達到的效果,并將閱讀的成果體現在任務單上以此驅動學生展開有序化和規范化的閱讀,給予他們深入探索的機會,讓他們帶著疑問和問題進入到閱讀情境中,在這樣的閱讀模式中,小學生的思維發展速度就會不斷提高[3]。此外,在學生解讀和填寫任務單的過程中,教師也要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幫助他們確定閱讀和思考的方向,以此保證閱讀教學朝著既定的方向前行,借助這一方式,學生的閱讀深度也能有所拓展。
(四)建設合作小組,開啟深度閱讀
在語文學科的新課程標準中,不僅對學生的閱讀數量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還明確了小學閱讀應該向著縱深處發展的這一理念,而在群文閱讀的教學模式中,如果教師能夠給予學生合作閱讀的機會,那么學生就能向著深度閱讀的方向邁進,這就意味著為了完成新課程改革的任務、達成深度教學的目標,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中建設合作小組,為深度閱讀提供條件,讓學生在不同思維的碰撞中共同探索文本中的深層內涵和本質,引領他們向文本的縱深處邁進,由此,學生就能在語文課堂中開啟深度閱讀,其閱讀體會和感悟也會愈加豐富。而在當下的群文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仍然無法脫離傳統思想的禁錮,他們還以“教師講解+學生閱讀”的方式進行閱讀教學,即沒有以深度閱讀為目的建設合作小組,又沒有引領學生探索閱讀文本的深層內涵。在這樣的閱讀教學中,學生只能理解文本的淺層含義,這就導致小學群文閱讀教學遲遲無法滿足課程標準中的教學要求。
三、結語
總的來說,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符合當前的教育改革趨勢,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為了將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作用和價值最大化,教師可以通過解讀閱讀文本、分析學生特征、設置閱讀任務、建設合作小組等策略展開群文閱讀指導和教學,讓學生在科學化和專業化的閱讀教學模式中提升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張麗娜.基于群文閱讀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1):58.
[2]張曉敏.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群文閱讀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才智,2020(12):144.
[3]黃滿仙.基于群文閱讀的小學語文生本課堂的構建[J].課外語文(上),2020(5):129.
[4]田蓮花.開展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活動的方法分享[J].科學咨詢,2020(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