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廣
一、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壓力的歸因
在農村小學中,身為一名農村小學教師存在一定程度的壓力,通過以上對不同老師進行調查詳表得出,每個老師在針對學校、社會、個人、學生管理等方面均表示存在壓力。
(一)社會因素
社會的支持是影響教師職業壓力的重要因素。部分家長認為只要把孩子送來學校就學就不管不顧,心安理得地去上班,認為學校以及教師就能把自己的孩子管理好,傳授好知識。等發生了任何問題,全部責任后果由教師承擔;此外,農村大多是留守兒童,學習習慣特別不好,孩子喜歡為所欲為,不熱愛學習,跟其父母溝通,父母卻認為自己的孩子變成這樣都是老師的問題,沒有把孩子的成績提上去,將孩子的作風,素質,行為問題全部全部推卸在教師身上。
(二)工作因素
工作量過大是教師壓力的重要來源之一,無論國外還是國內,教師工作負荷過重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近年來,學校各項量化考核不斷增加,教學任務日趨繁重。頻繁的論文評比、競賽、教研活動、公開課、反復檢查教案等讓老師應接不暇,這些都給老師帶來了額外的負擔。除此之外,教師平時,還要面對學校各種各樣的檢查工作,為了配合上級領導的檢查,為了確保質量,就要占用教師的下班時間,甚至很多上級領導會利用周末時間讓老師加班弄材料。這些檢查工作,嚴重影響到教師的休息時間,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加劇了教師的壓力。
(三)學生因素
首先,在校學生的人身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一個社會棘手的敏感話題。其中,一方面出自學校、教育、教師、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更深刻暴露出我們的社會治安、倫理道德、人性扭曲等嚴重地社會問題,不得不引起教育領域、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深入反思、驚醒。同時,也給廣大小學教師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危機感。其次,小學教師面對的是剛入學學習的兒童,其勞動對象具有特殊性。學生中不按時到校、不做作業、厭學情緒、不遵守課堂紀律,早退、打架、和同學鬧矛盾、說謊等,都是教師每日必須面對并加以解決的難題。特別是農村的孩子,爺爺奶奶的過分溺愛,父母為了工作賺錢把孩子丟去學校不管不顧,這就形成了一種持續的工作負擔,就把孩子直接托付給老師,常常使得教師感受到一份沉重的責任和無形的壓力,在承擔教育責任以外還要關心留守兒童的生活、安全等問題,實際上部分承擔了監護人的責任,這就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和勞動強度。
(四)個人因素
首先,農村經濟欠缺發達,農村小學還處在較落后的階段,由于經濟的差距與生活水平的懸殊,導致在農村小學工作所處的環境差,甚至落后。其次,部分教師在看到自己所教的班級成績沒有達到理想狀態,或者由于自己的教學方法吸引不到孩子們的注意而感到自卑、煩惱,害怕自己被學校淘汰,被同行淘汰而感到害怕,恐懼;不僅如此,與同事之間關系緊張處理不好,就不能與之合作交流學習;得不到上級領導的肯定與支持,導致自己心理發生扭曲,不夠自信,壓力過重甚至患抑郁癥。
最后,有些教師對自己所扮演的社會角色的認識和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認識有偏差,不能客觀地認識自我和現實,目標不切實際。如理想和現實差別太大的教師,以及有過于強烈的自我實現和自尊需要的教師,還有那些對自己過于苛刻的教師,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二、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壓力的緩解策略
(一)外部緩解
1.社會方面
從社會方面來看,呼吁社會對教師建立合理的期望值,重樹教師的良好形象是問題的關鍵。尋找社會支持,為教師解壓。教育部門應把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壓力的問題高度重視起來,根據所在地區獨特的區域文化,結合當前教育現狀有針對性的提出培養要求,對農村小學教師進行合理化、專業化以及有效的職前和職后知識和技能培訓。首先,根據當地的實際經濟情況相應地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想辦法改善教師的工作環境,為教師創設一個寬松的輿論氛圍和工作環境,樹立教師良好的形象,使教師從完美形象的期望中擺脫出來,成為現實中的人,成為能正視自身弱點的人。其次,改變教師職稱評定的考核方法,給教師增加晉升機會。制定具體的政策扶持和鼓勵全社會來支持教師工作,努力做到逐漸減輕農村小學教師的職業壓力。
2.學校方面
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的管理注重人文關懷,推行民主管理,使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感受到溫暖,以快樂的心情投入到教育教學之中。
第一,改善學校的管理制度,建立合理援助制度。第二,改革考試方法和教師評價制度,建立發展性教師評價制度。
3.經濟方面
好的環境能夠使人身心愉悅,好的生活水平能讓人過得舒適;而過重的工作負擔會影響其工作效率和工作積極性。根據地區農村小學的經濟狀況以及水平,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可根據教師的表現頒發年度獎金或者生活補貼,學校領導多向上級反映學校的情況,申請資金為學校增添教學用具,改善學校,改善其教學環境。另外,爭取每個月教師的工資準時發放,不克扣或者延遲,不其經費,根據教師的各方面表現發放各種獎金等等。
(二)內部緩解
首先,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工作氛圍和人際關系。工作之余,學校領導經常和一線教師溝通交流,體現人文關懷、釆用“人性化的管理”、注重“感情投資”,采用民主的管理辦法,關心本校教職工的工作生活,主動為他們排憂解難,調解人際關系,營造出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心理工作環境和群體心理氛圍。學??梢蚤_展多種多樣的娛樂活動,增加教師互相交流的機會。
其次,了解自我,悅納自我,正確認知自我。教師應當樹立清醒的自我意識,正確的評價自己,正確看待自身的優缺點,揚長避短,取長補短,長善救失,接納自我,尊重自我,形成正面、健康、積極的價值觀。同時也要保持自信心,避免自卑、緊張和不安全感。時刻要相信自己,一個經常懷疑自己,對自己的言行擔心或內疚的人,在心理上會長期處于一種緊張、焦慮的狀態。只有改善自我觀念,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處理好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的關系,才能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庸人自擾的苦惱。
最后,正確認知壓力,靈活調整自己的心態。當你遇到認為不公平的生活事件或不協調的人際關系以及不愉快的情感體驗時能換位思考。學會自我放松,在適當的情況下想說便說,想休息便休息做到勞逸結合,學會自我發泄。另外,加強自我鍛煉,要高效、科學的利用時間。在面對高強度、長時間的工作狀態下,適時給予自己舒緩的時間,和朋友、同事或者家人鍛煉身體,既能釋放壓力,也能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相處。9FBDB9B9-6593-4BB5-99E6-9D91AE8782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