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林 藺宇東 楊思源
摘? 要:體育大單元教學是體育教學深度變革的正確選擇和必然趨勢。本文以小學水平二四年級上學期“小區域、短時間、快節奏、自主決策”下的小籃球3v3比賽為學習主題,從設計背景與策略等視角闡釋大單元設計過程,強調基本技戰術的結構化重組,“學、練、賽”的一體化推進,注重實戰進階導向,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深度學習。
關鍵詞:小籃球3v3比賽;體育大單元教學;學習方案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2)05-0027-04
隨著體育教學中“繁、淺、偏、斷”問題的日益嚴重,使得體育大單元教學重回廣大相關研究學者視野,因其是對基本運動技能與專項運動技能進行結構化教學的最佳方式,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進而習得運動技能,發展學科核心素養。本文以小學水平二四年級籃球大單元教學設計為例進行闡釋。
一、小學四年級上學期3v3籃球大單元教學設計背景
(一)3v3籃球的項目特點及自身優勢
由于三人籃球對比賽場地設施要求簡單,組隊靈活方便,比賽周期短,參與群體廣,造就了三人籃球大眾普遍性、競賽趣味性、娛樂便捷性等特性,三人籃球運動不同于傳統籃球運動,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籃球文化,有不同于五人制籃球的組織方式、競賽規則,擁有場地簡易、便于開展、高強度、快節奏、強對抗、觀賞性強等優勢。
(二)小學普及3v3籃球的價值意義
隨著我國女子三人籃球在世界杯、奧運會等國際大賽中斬獲不俗成果,中國三人籃球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日益擴大,更是為我國三人籃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為順應我國三人籃球的發展趨勢,成都市錦江區將3v3籃球比賽在中小學進行全域推廣,傾力打造以3v3籃球比賽為主的品牌賽事。小籃球3v3比賽賽制根據小學生身心特點結合三人籃球規則進行適當簡化(12秒進攻時間,比賽時長5分鐘或先得11分獲勝),使其更符合小學生的實際需求。小籃球3v3比賽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還能促進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認識,提高團隊協作的品質意識。因此,小籃球3v3比賽是幫助學生全面發展以及實現以體育人的實踐抓手。同時在小學階段開展小籃球3v3比賽對學生團隊協作、自我決策能力的培育,以及對學生快速攻防轉換能力、靈敏性、速度耐力的提升都具有現實意義。
二、小學四年級上學期3v3籃球大單元教學設計策略
體育大單元教學的實施是為了解決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的難題,因此,大單元設計需要打破常規,充分考慮學生實際情況,彰顯3v3籃球的獨有特征,組織與內容應嚴格根據“目標統領內容”的基本準則來確定,將單一動作技術進行整合,讓學生學以致用。
(一)前測學情,以學定教
成都嘉祥外國語學校以籃球項目作為校本特色,四年級學生通過一至三年級的學習,擁有較高的熱情,且基本掌握了單一動作技術要領,對1v1、2v2具有一定的認知基礎,能夠在小區域1v1、2v2比賽中運用部分動作技術,對于半場小籃球3v3比賽非常向往。
(二)大主題引領,大單元設計
本學期的籃球運動教學以大單元為依托,在核心概念的統攝下,各年級開展不同主題的大單元學習,本單元圍繞“小區域、短時間、快節奏、自主決策”下的3v3籃球比賽進行主題引領,根據大單元設計要求的六個內容,即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技戰術運用、體能、展示或比賽、規則與裁判方法、觀賞與評價開展整體設計[1]。
(三)結構化重組,一體化推進
摒棄此前體育教學唯技術論,轉向情境式、系統化的深度學習。首先,通過對本學期3v3籃球比賽中組合性技術、戰術配合、一般體能與專項體能等內容進行重組。例如單人單個技術、單人組合技術、多打少攻防技巧等。其次,在戰術配合方面,主要通過自由結對的方式進行分組教學,例如有球掩護、2v1或3v2進攻配合等。通過實戰情境運用幫助學生籃球技術的進階提升。再其次,遵循“學、練、賽”一體化原則。例如在技戰術學習以及體能練習方面進行相互融合,以游戲和比賽的形式調動學生的興趣,以及每節課合理開展“學、練、賽”組織形式,有效落實“教會、勤練、常賽”。最后,注重學生在3v3籃球單元學習中的完整項目體驗。采用視頻觀摩、合作探究、臨場執裁、實戰體驗等多元方式拓展學生對3v3籃球比賽的理解與認知,在小賽季中切身感受3v3比賽“高強度、強對抗、快節奏”的特點與魅力。
三、小學四年級上學期3v3籃球大單元學習目標
大單元教學理當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在學習目標引導下進行深度學習,其中運動能力目標應聚焦運動技能、運動認知、體育比賽、體能等要素;健康行為目標應聚焦體育鍛煉意識、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情緒管理、環境適應等要素;體育品德目標應聚焦體育精神、體育道德和體育品格等要素。
(一)運動能力
能說出投籃、運球、傳球、防守等技術在比賽中的應用價值,2~3個原地投籃的動作要領,以及簡單的3v3籃球比賽規則。完成罰球線原地投籃,命中率達30%;半場折返跑;接球跳投,命中率達到30%;兩人相距3~5米、連續胸前傳接球4~6次;面對防守,持球突破過人2~3次。在嘗試性實戰比賽中,能主動運用有球掩護進攻配合及人盯人防守戰術,局部有防守情況下做出有效配合2~5次。重點發展靈敏、協調、力量、心肺耐力等素質,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相應水平。在文明觀賽中,從雙方技戰術運用的成功率、得分命中率進行評價。
(二)健康行為
能在校內外體育鍛煉時自主學練,與親友分享所學籃球技戰術,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面對失誤或比賽失常時,能在同伴和教師的疏導下自我調控情緒、主動交流、與同伴友好相處。在日常學練時,正確選擇場地器材與適宜方法,提高安全鍛煉的意識與能力。
(三)體育品德
通過原地投籃、胸前傳接球、進攻配合次數、時間、質量的累計,以及在實戰比賽中的應用,不斷挑戰自我。提高規則意識、自我監控學練,進行客觀評價,培養誠信品格。在團隊學練與比賽中,相互協作、敢于擔當,出現失誤不推卸責任,鼓勵所有隊員。
四、小學四年級上學期3v3籃球大單元內容要點與課時分配
以水平二(四年級上學期)《“小區域、短時間、快節奏、自主決策”下的小籃球3v3比賽》為例,在大主題的引領下,將四年級應掌握的籃球核心內容(原地投籃、體前變向運球、雙手胸前傳球、三威脅持球突破等)進行系統的前后銜接,并在真實情境中不斷深入學練(表1)[2]。
五、小學四年級上學期3v3籃球大單元學習方案
本單元教學過程分為六大板塊,分別是: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技戰術運用、專項體能與一般體能、展示或比賽、規則與裁判方法、觀賞與評價,共計18課時。每次課均圍繞“學、練、賽”展開,其中1~8課時學習3v3比賽規則以及個人組合技術學練及應用;9~11課時對技戰術運用與二次進攻以及體能進行結合學練;12~15課時主要是在不同條件限制下進行不同人數的比賽嘗試;16~18課時為包括技巧挑戰、3v3實戰比賽在內的小賽季活動體驗,在實戰中體驗強對抗、快節奏,幫助學生鞏固、強化與提高籃球運動技能(表2)[3]。
參考文獻:
[1]史紅亮,王立宏,鄭甜.基于比賽能力導向的小學高年級籃球大單元教學設計[J].體育教學,2021,41(10).
[2]陳雁飛,張慶新,張鋒周.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實踐指導[J].體育教學,2021,41(08).
[3]魏亮,聶堂龍.五年級上學期18課時籃球大單元學習方案[J].體育教學,2021,41(10).
[基金項目:本文系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科研專項課題“‘學練賽一體化視角下中小學體育結構化教學的實證研究”(2020TY013112ZB)階段性成果]C2B4DA29-871B-4B2E-8EE5-BDB310238F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