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教學目標:
1.認識“芬、芳”等9個生字,會寫“芬、芳”等12個字。
2.朗讀課文。試著背誦第1自然段。
3.借助關鍵語句概括第1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的大意。
4.能體會用不同的說法表達鮮花開放的好處,并借鑒課文的表達進行仿寫。
教學重點:
借助關鍵語句概括第1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的大意。
能體會用不同的說法表達鮮花開放的好處,并借鑒課文的表達進行仿寫。
教學難點:
借助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
教學過程:
一、前置學習,預習檢測
1.單元主題導入
同學們春天到了,大自然正悄悄發生著變化,瞧,花兒在綻放,蜜蜂在私語,小蝦在嬉戲,小鳥在歌唱……大自然如此奇妙——留心觀察,會有新的發現。
讓我們走進第四單元第13課《花鐘》,先去探究花的奧秘吧,和老師一起寫下課題,齊讀課題。
當你第一次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么疑惑?
2.檢查課前預習情況。
(1)請同學們自由練讀詞語。
(2)開火車讀詞語。
二、走進文本,探索秘密
(一)初讀感知,梳理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提問,讀了課文你知道什么是花鐘了嗎?
3.原來這就是花鐘,我們一起讀讀。(齊讀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話)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找關鍵語句
1.請三位同學來讀一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第一段有哪句話提示了段落的主要意思呢?
2.交流反饋
3.追問:為什么不是第一句?
4.試著把句子變得更簡短?
5.總結:原來,關鍵語句可能在一段話中的不同位置。借助關鍵語句能幫助我們概括一段話的大意。(板書:關鍵語句)
(三)領悟表達,品味語言
1.默讀第一自然段,用○圈出花名,用? ?橫線畫出每種花開放的時間。
2.交流反饋。
(1)指名匯報圈出的花名
(2)學生匯報勾畫出的時間
(3)出示表格(花名和開放時間),學生觀察說發現
(4)追問:可以打亂順序嗎?為什么?(依次開放)
(5)瀏覽這幾句話,思考這些花除了開放的時間不同,還有什么不同。(樣子、姿態不同)
3.品味句子,仿寫句子
(1)實際上這些句子都在寫開花,但每一句表達方式都不同。
(2)同桌合作學習
讀一讀:和同桌一起讀讀句子,邊讀邊想象花開的樣子。
說一說:和同桌分享最喜歡哪種花開放的姿態,帶著動作和感情讀一讀。
(3)同桌分享交流。
(4)全班交流
每種花都有它的美,每個人也有自己的偏愛。你最喜歡哪種花開放的姿態呢?哪兩個同桌想來分享呢?
(5)小組分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鐘表上貼花)
重點品讀:凌晨四點,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放
曇花卻在九點含笑一現......
七點,睡蓮從夢中醒來。
教寫生字“醒”
①看圖,猜猜這是什么字!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觀察田字格里“醒”的占格(一看結構、二看寬窄、三看高低、四看筆畫)
③師帶著寫,生書空
④學生在學習單上練寫。
(6)總結:有的花欣然怒放,有的花綻開了笑臉,有的花從夢中醒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神奇而美麗的花鐘。凌晨四點......(學生邊說,教師邊貼花,組成花鐘。)
4.仿寫練習。
5.朗讀課文,試著背誦。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找關鍵語句
1.美麗的花兒們,讀到這里,你又有什么疑惑呢?(為什么這些花兒開放的時間不同呢?)
2.通過學習,我們找到了第一自然段的關鍵語句,這段話同樣有關鍵語句。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用橫線畫出這段話的關鍵語句。
3.學生默讀,找關鍵句。
4.指名分享。
5.PPT出示學生勾畫的句子,醍摩豆上做選擇。
6.結果反饋交流。利用醍摩豆數據呈現,分別選擇選錯的和選對的同學分享理由。
7.PPT出示三句話,學生觀察,讀一讀,說說自己的發現。
8.指名說說自己的發現。
8.總結:第②句,第③句都回答了第一句提出的問題,根據提示,我們也能借助這一關鍵語句的提示概括出這個自然段的大意: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昆蟲活動的時間有關。
齊讀交流平臺上的句子:有時候,一段話的大意需要根據關鍵語句的提示進行概括。
三、課內總結,引發思考
1.總結。
有的人善于觀察,發現了花的秘密,有的人善于發現,創造了花鐘,這是不是很有趣?我們一起讀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2.生活中隨時需要我們去觀察去發現,這樣才能有更多的創造。
四、課后作業
我們也來創造一下,做一個花鐘的模型吧!
五、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