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濤 吳施嬋
(湖北美術學院,湖北武漢 430000)
我國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其中包含了大量翔實的黨史資料。在全面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當下,各地依托自身的紅色文化資源,如火如荼地發展紅色文旅產業,將我黨重要的政治成果、理論成果、實踐成果、制度成果通過紅色旅游基地、紅色文創產品展示出來,實現弘揚革命文化、提升全民歷史自信的目的。
2004年底,《2004-2010年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其中明確:“紅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戰爭時期建樹豐功偉績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承載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游者開展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題性旅游活動。”紅色文旅將紅色歷史與自然景觀相結合,是地區歷史顯性化利用的有效途徑,也進一步推動了全黨鞏固拓展紅色文化與黨史的學習、用黨的百年奮斗經驗增強斗志、增進團結、增加信心。
一個地區要發展紅色文旅產業,那么首要工作是定位好地區旅游形象,如何有效地利用在地紅色文化資源、合理開發紅色文化內涵和自然風光,通過紅色文創產品向社會公眾傳播當地品牌形象,讓地區紅色旅游形象與文創產品成為當地的新文化名片。
紅色文旅發展帶動了紅色文創產品熱,紅色文創產業成為文旅發展中的新引擎、新熱點。在市場的推動下,紅色文創產品普遍存在主題相近、材質相似、用途相同的問題,對紅色文物的簡單復制和單調的紅色標簽讓產品缺乏創新性或實用性。如在各地的毛澤東舊居紀念館中,都售賣印有毛主席頭像的水缸、服飾等產品,這些產品并不能體現當地毛主席與歷史故事的內涵與精神,也無法襯托出旅游景點的形象屬性。但是在這樣的現狀下,多數紅色文創產品價格居高不下,性價比較低,使得紅色文創產品與受眾之間產生強烈的距離感、陌生感和單調感。

圖1 毛主席書法簽名帆布包
目前存在大量的紅色旅游文創設計產品與優秀的紅色文創設計案例,例如由阿特麥紅色文創推出的“從石庫門到天安門”世紀徽章,串聯百年歷史,包含了從中共一大到中共八大的會址建筑和漁陽里、南湖紅船、天安門、人民大會堂等一系列重要紅色地標,一趟波瀾壯闊的歷史“黨課”就盛載在盒中。這一在上海文化廣場出圈的文創產品引發了很多關注,相比之下,很多次一級的紅色文創產品表現一般,導致多數人僅關注頭部產品,普通的紅色文創就隱沒在市場中了。

圖2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世紀徽章
紅色文化豐富的地區多在主城周邊的山村地區,導致雖然資源豐厚,但宣傳經費有限的現狀。對外的宣傳途徑與力度都有欠缺,受眾范圍小。除了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地點,如井岡山、延安等地,其他地區的知名度不高,吸引的受眾多是省內游客,無法有效地擴大旅游市場份額從而提升購買力。除此之外,紅色文創產品大多呈現形式為旅游紀念品,這類產品應用場景狹窄,多數為簡陋的鑰匙扣、手機殼、筆記本等,在宣傳過程中無法通過產品定位吸引受眾,也很難通過線上傳播達到出圈的效果。
基于紅色文創產品的設計、生產與銷售現狀,分解出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并通過歸納分析現有紅色文創產品的設計元素、造型、材質與文化內涵,從紅色文化符號的提取、紅色文創產品的設計原則、設計思路三個層面出發,簡述紅色旅游文創產品設計的基本流程。
中國地大物博,不同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生態,這樣的地域文化結合當地紅色文化背景,就能夠提煉出獨屬于這個地區的紅色文化符號。在產品設計上,如何妥善地再現歷史事件、深入挖掘紅色事跡、講好紅色文化故事,是公認的難點。紅色文化元素的范疇廣闊,人物、事件、作品、建筑等多角度都能提取出標志性文化符號,在此過程中,提煉出重點的、具有代表性的、紅色內涵豐富的設計主元素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紅色旅游文創產品與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類型與設計目的相似,因此在設計方法上可以互相借鑒。周美玉、孫昕認為博物館文創產品的設計方法有直接引用、符號轉換、以型傳意等,在紅色文創產品設計中,同樣可以采取這幾種設計方法。紅色旅游文創產品需要凸顯出地域的旅游形象,設計創意、材質選擇、文化表現,都是產品感染力與表現力的重要支撐,通過文創產品的傳播達到宣傳地域文化、紅色旅游文化的目的。因此,紅色文創還應參考在地文化特征,與當地視覺形象相結合,創作出符合當地風俗面貌的文創產品。
基于設計原則,在設計思路上,首先根據當地紅色遺存與地域特點,解構出地域紅色文化價值體系;其次提取出紅色遺存具象事物中的設計元素;然后通過創作進行主觀上的藝術升華;最后確認產品是否符合當地人文風俗與紅色文化內涵。在創新設計思想上,應當擺脫單一的紀念性敘事形式,通過發散性思維提取紅色故事或歷史地點、人物中的設計要素,以聯想情景的模式設計產品。
當下數字科技飛速發展,文創設計不應局限在實物產品上,一些數字化的文創設計也可以加入紅色文創設計中,加強文創產品的互動體驗,從而豐富紅色文創產品的視覺表達與文化內涵。

圖3 長征路線計步器(鏈接微信運動,由步數點亮進度)
紅安隸屬于湖北省黃岡市,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也是中國工農紅軍的重要發源地之一。作為革命老區,紅安的紅色資源異常優越,但是作為一個典型的山區以農業為主產業的縣城,紅安也是一個貧困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文化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把握好紅色文旅發展機遇、利用好紅安得天獨厚的紅色文化資源、確保當地文化產業的平穩發展,是紅安維穩脫貧效果,逐步致富發展的有效途徑。
紅安境內的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李先念故居紀念園等均為國家4A級景區,革命遺址群七里坪長勝街是國家3A級景區,除此之外,在這片紅土地上誕生了徐向前、韓先楚等223位將軍,是舉世聞名的“中國第一將軍縣”,紅色資源之豐富屬全國罕見。當下,紅安地區依托將軍文化品牌加大了文物資源保護與挖掘利用的力度,但是紅色旅游產品以故居、革命遺址等靜態的旅游展示項目為主,產業之間無法相互配合形成特色旅游區。
基于紅安既有的紅色文化資源與當地特產結合前文的紅色旅游文創產品現狀與設計概述,創作出“紅安記憶”城市紅色主題文化創意產品,其中包含了茶禮、書簽禮盒與紀念徽章禮盒,融合紅安的“古韻感”與“時代感”,讓優秀的紅安文化扎根于當代人中,不斷深化大家對歷史進程的認識、歷史規律的把握和歷史智慧的運用。
1.“將軍紅”茶禮
茶禮是對紅安當地特產老君眉茶進行了包裝設計,將紅色元素融入茶禮的外包裝中,與“衣食住行娛”中的“食”產業結合,整體插畫配色以大篇幅的正紅與白金為主,極具視覺沖擊力。插畫背景以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紀念館和長勝街牌匾為主體,巧妙融合了一些歷史場景,豐富了畫面層次和內涵。

圖4 紅安“將軍紅”茶禮
2.城市映像書簽禮盒
書簽禮盒選用了紅安具有代表性的人文符號與建筑元素,采用了浮雕的呈現形式和場景化的視覺效果,增強了書簽的趣味性,卻不會喧賓奪主。禮盒的背景將三個有代表性的建筑與雕塑置于其中,配以浮云和正紅的背景,襯托出整體的正氣凜然。

圖5 紅安城市映像書簽禮盒
3.紅安記憶紀念徽章禮盒
徽章禮盒一脈相承地采用了紅安具有代表性的人文符號與建筑元素,但是在用色上更為大膽,讓人眼前一亮。禮盒內部以漫畫構圖的呈現手法排列組合,右側對應寫有每個徽章的畫面內涵。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搭配獨白——《黃安謠》的徽章,言語精煉、朗朗上口,再現出革命時代紅安人民的颯爽英姿。

圖6 紅安記憶紀念徽章禮盒
“紅安記憶”文創套裝主要以當地的建筑、雕塑與人文內涵為創作元素,這些歷史紀念場所還包含了大量的黨史、黨建一手資料,具有深入挖掘的價值。在加強革命文化教育的道路上,用好我黨歷史展覽館這個精神課堂,用好革命遺址、紀念館等紅色資源,發揮革命英烈故事的指導內涵,通過紅色旅游文創產品的優化帶動紅色文旅產業的發展,從而達到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目的。
將紅色元素融入旅游文創產品中,是紅色旅游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設計師應當更加重視紅色文旅文創產品的設計導向。在解構與整合在地人文精神與產品美學特征的過程中,強調文創產品的地域特色、融入更加深刻的紅色文化內涵,以點到面地帶動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揚。通過分析與展望,希望能夠激發更多的設計思考,用藝術與設計為紅色文化鋪好傳承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