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寶娟 周華章



第三場 深度評課
5月7日下午,第三場活動深度評課如期舉行。主持人馮善亮老師簡要回顧了前面磨課研討和同課異構兩場活動的情況,介紹了本次深度評課的目的,及本場活動的基本流程。活動之前,兩地參與教師按省教研院的要求就4月28日的同課異構提交原創(chuàng)評課論文40余篇。本次深度評課研討活動從中挑選14位老師分成4組進行分享交流。
第一組 巧用評價,導教導學
海豐縣教師發(fā)展中心余漢利以《基于“學教評一體化”視野下初中寫作教學評價量表的運用》為題,結合陳詩慧老師和周華章老師的兩節(jié)課,闡述了“學教評一體化”視野下寫作教學中過程性評價量表的制定策略:1.量表制定要緊扣目標;2.量表運用要全程貫穿;3.量表反饋要不斷完善。
江門市新會葵城中學蘇祖榮《試論評價在“學教評一體化”作文教學中的導學導教作用》,闡述了“學教評一體化”策略下,評價在作文課堂教學中的導學導教作用。
江門恩平市沙湖中學吳寶娟《“學教評一體化”視野下的課堂思考——以〈抓住細節(jié)〉為例》結合兩位老師的課例,分別從三方面闡述了如何構建“學教評一體化”語文課堂:1.基于課程標準、依托教材、立足學情精準制定學習目標;2.科學創(chuàng)設教學活動;3.合理設計評價標準。
在點評中,周華章指出三位老師都緊扣評價這個焦點,展現(xiàn)了各自的優(yōu)點,如余漢利的論文緊扣評價量表的運用談了三方面的內容,思路清晰,同時提出要適當增加評價量表如何運用的內容;蘇祖榮的論文思路清晰,觀點明確,建議引入一些專家的論述,增強說服力;吳寶娟的論文思路清晰,提到聯(lián)系課標、教材、學情富有課程意識,但論題需更聚焦。
第二組 診斷學情,精準定位
汕尾市海豐縣彭湃中學丘惠誼《學情才是寫作教學的“方向盤”》從自己的寫作教學實踐出發(fā),結合觀摩說課的實例,圍繞“學情”論述了三方面的內容:1.緊貼學情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2.根據學情開發(fā)寫作知識;3.運用評價量表診斷學情。
江門市開平金山中學吳麗花《關鍵問題突破式寫作教學中學情診斷策略例談》首先分析作文教學低效的原因——不會診斷學情,甚至診斷錯誤;然后結合實例提出了關鍵問題突破式寫作教學的策略:1.初稿橫縱診斷,找準一個焦點;2.剖析學生學習需求,找準一篇例文;3.觀察學生學習動態(tài),搭建一個支架;4.重視課堂評價,設置一個量表。
陸豐市博美鎮(zhèn)霞繞學校李尊潔《以學為起點,以寫為終點》通過平時的實踐闡明寫作教學困境,結合自身改進《抓住細節(jié)》教學的案例,分別從“我”是學生、“我”是教師和教學相長三方面闡述了自己對寫作教學的思考。
陸豐市龍山中學劉映輝《教無定法,學“徑”可循》通過剖析陳詩慧老師和周華章老師的教學設計,從學情分析、目標確定、知識開發(fā)和量表運用四個層面闡述“‘學教評一體化的技術性和藝術性”。
周華章點評指出,四位老師都是聚焦學情,各有特點。丘惠誼運用現(xiàn)身說法和借用例子來分析學情才是寫作“方向”盤,具有反思精神,但理性思考不夠,建議引用名師名家中的理論來增強說服力;吳麗花視野開闊,既有本次聽課的兩位老師的課例,又有20位老師的說課課例和其他名師的課例,思維縝密,體現(xiàn)善于學習的特點;李尊潔聯(lián)系自身實踐,分析如何針對學情精準聚焦,改進寫作教學,能夠知行合一。劉映輝從技術性和藝術性兩個方面探討如何基于學情實現(xiàn)寫作教學的學教評一體化,思考角度獨特。
第三組 開發(fā)知識,提高能力
汕尾市海豐縣海城鎮(zhèn)第三中學徐惠旋《語文策略知識教學的反思》結合個人的寫作教學實踐,闡述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策略性知識教學的三大方法:1.施教者先得理清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三者的關系;2.策略性知識教學要運用恰當?shù)姆椒?3.策略性知識教學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江門市蓬江區(qū)紫茶中學羅瓊瑤《如何將寫作知識轉換為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出,將寫作知識轉換為學生的寫作能力從四個方面著手:1.找準焦點,以學定教;2.知識開發(fā),具體實用;3.當堂操練,重視實踐;4.量表助力,自我診斷。
江門市蓬江區(qū)荷塘中學黃創(chuàng)業(yè)《從“知道”至“會用”,有兩步要走》結合個人教學經歷與其他教學實例具體闡述了學生“知道知識”到“會用知識”的兩步:一是教師的有效訓,主要包括創(chuàng)設情境、開發(fā)知識、有效評價等方法;二是學生的充分練,主要包括串詞成段、隨筆日記、重寫升格等方式。
許家塔老師點評第三組都是從知識如何轉化為能力的角度來說,理論與實踐、實例相結合,特別是以課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提升了理論高度。徐惠旋結合本次細節(jié)描寫課例來說,提出了三步走策略,但是分析不是很透徹;羅瓊瑤對前兩場活動中的課例歸納全面,提出的四個對策也具有一定可行性;黃創(chuàng)業(yè)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歷和其他教學實例來闡述,操作性較強。
第四組 別具特色,各顯神通
江門市紫茶中學梁珍花《立足單元視角,實現(xiàn)以讀促寫》結合自身教學實踐來闡述以讀促寫策略:1.宏觀——研讀教材,系統(tǒng)觀照,構建以讀促寫序列;2.中觀——切合主題,整合單元,開展專題寫作訓練;3.微觀——精講文本,由讀向寫,習得多種寫作技法。
陸河外國語學校成麗《打通課內外壁壘,廣泛閱讀是最大的寫作課》結合陳詩慧老師和周華章老師的課例引出對“上位”和“技法”的理解,指出“上位”(向前走一步,由知識學習走向策略學習)是寫作課的目標;“技法”僅僅是手段,是“術”。而廣泛地閱讀就是“道”,是寫作教學中最強的王道,最大的準則與規(guī)律。只有“術”與“道”結合,才能實現(xiàn)目標——“上位”。
汕尾市實驗初級中學戴熙寧《重視寫作教學的“理”與“情”》結合本次活動中20位優(yōu)秀教師的說課內容,思考提高寫作課堂效率的方法:1.提高教師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實現(xiàn)教學設計系統(tǒng)化;2.強化寫作教學的邏輯思維訓練,完善寫作教學整體性;3.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浸潤寫作教學的“情味”。
鶴山市沙坪中學呂瑞紅《從生活真實到藝術真實的寫作教學》闡述了自己從陳詩慧老師和周華章老師的兩節(jié)示范課獲得的寫作教學感悟: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我們要貼近生活學作文,引導學生寫從生活真實到藝術真實的紀實記事作文,注意指導學生用藝術還原生活真實。
許家塔老師點評指出,第四組論述角度多樣,梁珍花和成麗是從讀與寫的關系來分享他們的經驗,戴熙寧是從“情”與“理”的角度來談作文教學的看法,呂瑞紅是從生活與創(chuàng)作、生活與寫作的關系來談的。以上14位老師都是立足不同角度來把脈教學當中的弊病,緊緊結合本次幫扶活動中的案例和自身教學實踐進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可借鑒的策略,對汕尾教學教研的幫扶作用很大。
最后,馮善亮老師進行了活動總結:
1.深度評課的四個小組的內容主題各有側重點。前三組緊扣學評教一體化的理念來談寫作教學。第四組則從宏觀角度來談寫作教學,一是談閱讀與寫作的結合關系,強調通過大量閱讀讓學生開闊視野,提升思維,掌握寫作技巧,提升語言感受力;一是談生活與寫作的關系,強調學習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深化對生活的認識,獲取寫作的深刻內容。這兩者恰恰也是寫作教學宏觀層面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2.線上教研幫扶活動達到了深度教研之效果。本次線上教研幫扶活動時間跨度大,參與面廣,老師們深度參與,并進行深度評課交流。青年骨干教師在活動中積極主動,思維活躍,并善于結合自身實踐進行深度反思,表現(xiàn)讓人驚喜,對培養(yǎng)當?shù)毓歉山處熽犖榫哂惺痉蹲饔谩OM鲗W校、縣區(qū)能夠從這次活動中獲得啟示,改善教研活動的開展形式,注重從深度教研角度設計教研活動,引導老師共同成長,走向卓越。
3.建議進一步修改完善提交的磨課反思和評課論文,并希望老師們把本次的學習收獲轉化為改進寫作教學實踐的行動。修改論文時特別關注三點:一是找到論文的聚焦點,明確提出自己研究的是什么問題;二是采用兩個策略:邏輯清楚和一點即透;三是做好三個細節(jié):標題——讓人看到“點”,開頭——把讀者帶入問題情境之中,舉例——多方搜集實例,緊扣具體論點分析。AA022FC1-DF4F-4474-93B5-E8A209DC7C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