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碩 李文勝



【前言】
中國在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以下簡稱世賽)上獲得金牌數、獎牌數、團體總分第一的成績,體現了我國在技能精英培養培訓方面的潛力,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縱橫推進技工院校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實施,對技工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結合世賽工作和工學一體化課程開發與教學實施的研究與實踐,初步梳理了世賽對人才培養分層定位、代表性學習任務庫開發、綜合職業能力培養實施與考核評價等方面的經驗做法,以期為相關專業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提供參考和啟發,促進世賽成果在我國技能人才培養中的轉化與應用。
2022年10月,第46屆世賽將在中國上海舉辦。中國自2011年首次參加世賽以來,以我國技工院校學生為參賽選手主體的中國世賽代表團,從1銀5優勝到連續2屆的金牌數、獎牌數、團體總分第一,體現了我國在技能精英培養培訓方面的潛力。
2022年3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了《推進技工院校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方案》,旨在大力推進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促進教學質量提升,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傳授、技能培養融合統一,持續推動技工院校內涵發展和特色發展,培養更多優秀技能人才,以促進就業創業,服務企業行業,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要實現促進就業創業,服務企業行業,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百萬千萬的高技能人才為支撐。深入研究世賽成果,吸收借鑒應用于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普惠更多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是技工院校,特別是技師學院在高技能人才培養和培訓工作中值得深入研究和實踐的課題。
參考世賽技術描述對工學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
世賽的技術描述文件對競賽項目有著精準而全面深入的描述,界定了某一職業的功能,梳理了技能精英多維度的綜合職業能力,解析出模塊化的專業知識、技能。這些經過幾十年沉淀并兩年一次與時俱進更新完善的職業教育與培訓研究成果,匯聚了世界技能界的智慧和先進標準,值得技工院校在工學一體化高技能人才培養過程中對其進行吸收與借鑒。
北京市工貿技師學院的烹飪(西式烹調)專業在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中,分析烹飪(西餐)項目的技能精英選拔性的知識技能要求,將之與水平性評價的國家職業標準(技師、高級技師)和訂單定向培養代表性頭部企業的西餐廚師綜合職業能力要求進行對照,梳理“人有我無、人優我劣”的項目,對課程標準進行完善,并指向人才培養目標與定位中——以世賽標準為引領培養少數技能精英,定位西餐廳領班及以上職級崗位;以校企合作行業頭部企業的崗位標準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定位西餐廳廚師核心崗位;以國家職業標準為底線,定位高級飯店酒店西餐廳助理廚師崗位。
借鑒世賽標準,踐行多層次人才培養定位的理念,符合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在結果客觀分層的事實,也為該專業在工學一體化教學實施中學生開展角色分工提供了依據和指引。
借鑒世賽競賽任務開發工學一體化代表性學習任務
在工學一體化課程開發過程中,代表性學習任務由企業真實的代表性工作任務轉化而來,任務是否具備足夠的代表性或者任務的描述是否代表了行業的公認標準,是工學一體化代表性學習任務開發的難點之一。歷屆世賽任務,匯聚了世界范圍內頂級技能專家的智慧和共識,其產品和服務具備了典型性和代表性,可以作為代表性工作任務,再結合教學實際需要轉化為相應層級的代表性學習任務。
西餐的標準化對于烹飪類專業代表性學習任務的開發也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就是這個味”是餐飲行業的最高評價。相同的菜品,因不同的配方、工藝、工具等而導致質感、口味差異顯著,這是餐飲行業難以走上“科學”軌道的痛點,也是烹飪職業教育需要解決的難點。
在烹飪(西式烹調)專業教學活動或者專業文件中,有大量“大概”“略微”“少許”等含糊或者經驗式的描述。這種現象存在的原因,一是沒有對經驗進行科學分析,如營養與健康分析、原料配比實驗、烹調溫度和時長測定、工藝工序調整,導致實訓教學顯性知識的輸出嚴重不足;二是行業技能大師有意“秘而不宣留一手”,導致許多核心原理和技術的隱藏。而借鑒世賽的標準化測評技術,可以解決西餐品質穩定性的問題,滿足專業知識技能有效呈現的需要。
北京市工貿技師學院開發和使用了烹飪服務標準化實訓教學項目庫開發與管理系統,實現了原料配方標準化、設備工具配置標準化、制作工藝流程化、評價考核體系化,有效地把教師、國內行業大師任務驅動的知識和技術技能干貨在代表性學習任務配置之時就予以顯性呈現,提升了烹飪職業教育科學知識和技能的含金量,迄今已經開發完成超過300個代表性學習任務庫。
北京市西式烹調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紀瑋,領銜工作室成員和企業大師,探索分析了以往五屆的世賽真題,將其按照任務模塊分解到典型工作任務中,并組織專家對具體任務進行菜品重新設計和代表性學習任務的轉化,將轉化成果分布到從中級工到預備技師的各層級,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2020年9月,烹飪(西式烹調)專業師生歷時兩個月,與合作單位北京環球度假區王俊峰團隊合作完成度假區90余道開業西餐菜品的研發、試制,其中選自本專業預備技師層級的代表性學習任務進行二次設計、轉化的菜品就達到了24道,體現了世賽成果轉化應用于教學對服務行業企業的有力支撐。2019級烹飪(西式烹調)專業29名預備技師層級學生全程參與了菜品的試制和完善過程,其中27名學生掌握了企業所要求的綜合職業能力要求,直接進入北京環球度假區開業運行的核心技能崗位,成為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服務高質量就業、服務區域重大項目、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典型案例。
參照世賽評價指標體系探索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綜合職業能力評價
除專業的知識技能要求以外,世賽每一個競賽項目還從工作組織與管理、交流與溝通、安全健康環境等維度對技能精英進行立體的考核評價,并且在具體競賽任務相對應的考核評價方案中予以體現。即產品與服務本身作為考核評價的主要內容,但社會能力、專業規范、環保與健康等非專業要素占比在25%以上,尤其在服務類競賽項目中,社會能力的占比更高,區別于設計類、制造類等“得客觀分得天下”的情形;與此同時,對選手的考核采用“過程性考核(比賽操作全過程)+終結性考核(產品與服務本身)”的模式,其中,過程性考核關注的要素更是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養關注的要素。關注社會能力和工作過程要素,在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中進行強化,有助于促進技能人才的職業發展與成長。
如烹飪(西式烹調)專業充分采納了世賽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個人衛生與儀容儀表、工作臺清潔整潔度、食品衛生存儲與安全、設備工具管理、廚房管理、服務意識等傳統教學未給予充分關注的要素,在實施一體化教學中進行強化——在“計劃與決策”階段就引導學生結合任務要求進行全面設計,在“任務實施”中給予關注與記錄,并在“考核評價”中兌現。
這樣一方面可以確保“六步法”教學有充分的目標指向的內容支撐,不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也在培養質量中得以體現——烹飪(西式烹調)專業學生在服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兩會”、冬奧會、冬殘奧會中除了展現過硬的專業技能外,也以熱情主動的服務意識、有效的表達溝通、團隊協作等優異表現得到了北京飯店、京西賓館、北京金隅八達嶺皇冠假日酒店等用人單位的表揚與肯定,體現了世賽成果轉化應用的實效。
正如《推進技工院校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方案》中指出的,技工院校需要積極主動地促進工學一體化課程標準與世界先進標準對接,充分吸收世賽的先進理念、技能標準、評價體系,推進世賽各賽項的專業或課程轉化工作,讓世賽普惠于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的培養,讓技工教育在新時代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的過程中再立新功。
(作者單位:趙碩,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出版集團有限公司;李文勝,北京市工貿技師學院)D780956F-44C9-47FE-90C5-9D10E0F237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