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黎
摘 要:為了使學生在全球化時代更好地生存和發展,我國教育研究者們開始重新審視外語教育的意義和價值,并對中職英語教學和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從分析當前我國中等職業學校培養學生文化品格的現狀入手,探討如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文化品格的策略,為中職英語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英語教學 文化品格 教學策略
一、中職英語教學改革與研究背景
全球化時代對中職英語教學提出了新要求。當今,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合作和貿易往來愈加密切和頻繁,多元文化的地球村正在形成。我國教育研究者們開始重新審視外語教育的意義和價值。外語教育的目的不再僅僅局限于會說外語、能做翻譯,而是讓學生能在多元文化的地球村中更好地生存和發展。這對我國中職英語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戰,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
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呼喚中職英語教學變革。人本主義教育理論認為,中西方文化歷史發展不同,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學習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然的。這就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尊重不同的文化,培養學生跨文化的語言交流能力。社會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文化參與的過程,不同文化背景下個體的學習和問題解決之間存在著很大的不同。這就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去理解這種差異,形成一種跨文化的理解能力。
雖然英語課程改革從未間斷過,但是真正的改革突破乏善可陳。究其根源,筆者認為研究視域的狹窄是主要原因。教育部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出,學生應該具備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而文化品格是中職英語核心素養中“跨文化理解”這一素養的必備品格。
因此,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文化品格的策略研究,顯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二、中職英語教學的特點
中職學校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提升更加重視,并且將實操培養的教學環節作為教學的重點,故而缺少對基礎文化內容教學的重視。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缺少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也降低了英語專業綜合素質水平,不利于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和未來的發展,對于學生未來的職業規劃和發展來說是極其不利的。所以,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中職學校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為追求技能而忽略理論知識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中職學校學生的英語基礎相對薄弱,需要加強英語基礎知識教學,提高其英語學習能力和英語水平。教師要在使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的前提條件下,挖掘教材中文化知識的內涵并理解教材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文化品格的策略探討
(一)多角度挖掘教材文化元素,滲透文化意識
文化品格不僅包括了解、評價語篇所反映的文化傳統和社會文化現象,還有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場與態度、文化認同感。在英語教學中,只有在幫助學生了解了語篇中涉及的文化傳統和社會文化現象之后,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
例如,在學習課本某個單元時,需要向學生介紹美國高中的學分制和美國大學的轉校制度。與中國的高中教育不同,美國的高中教育并不要求所有的學生都完成相同的課程,除部分必修課程外,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課程,只要修滿一定學分即可。此外,在中國高等教育中,由于大學各專業都比較嚴格地按照國家計劃進行招生,轉校可能性較小,而在美國,轉校制度則比較靈活,并且是以轉學分的方式來進行。
學生在了解了這些文化背景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中主人公兩年完成高中所有課程的學習,大學期間則從哈佛大學轉到哥倫比亞大學就讀的經歷,并從課文的故事中學習到如何改變自我。此外,還可以給學生播放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畢業典禮上演講的視頻來滲透西方文化元素。學生們通過這些學習,可以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現象,并形成自己的文化態度和價值觀,有助于培養學生文化品格。
(二)以生活化方式滲透英語思維
英語教學是培養具有跨文化交往能力的人才,這意味著英語教學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在中職英語教學中,要化繁為簡、循序漸進地滲透英語思維,可以從日常生活交際用語著手。日常交際用語是學生最感興趣的部分,因為對于中職學生來說,能熟練地使用交際用語對于他們的職業生涯發展有很大的好處。因此,在塑造學生文化品格時,讓學生對于西方的文化和思維有一定的了解,可以拓寬學生的交流渠道,養成跨文化交流的意識。
(三)營造情境,搭建平臺
“言語的發源地是具體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產生語言的動機,提供語言的材料,從而促進語言的發展。”為學生搭建一個話題情境的訓練平臺,師生共同對交際話題情境進行創設,更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和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例如,在學習某個詞組時,可以讓學生模擬酒店前臺對話,這既可讓學生對所學的詞組有更深的印象和了解,又能鍛煉學生酒店前臺交際用語的使用,使英語的學習真正地實現學以致用,提升學生跨文化溝通的能力。
(四)加強我國傳統文化的教育
在中職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文化品格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加強我國傳統文化的教育。中職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必然會對國外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而加強我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可以利于學生正確文化觀的形成。除此以外,加強我國傳統文化的教育也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本國文化的認識,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學習本國文化的基礎上來開始英語的學習。學生文化品格培養的目標就不再限于跨文化意識的形式和文化理解能力的提高,讓學生在形成文化意識的基礎上,對中外文化進行比較,最終培養良好的文化品格。
四、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文化品格的重要性
(一)促進跨文化的交流
在英語教學中塑造學生的文化品格,對于跨文化的交際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并且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國際交流的促進也有一些作用。就英語而言,其本身就具有國際交流的廣度,對于英語知識的理解加深可以讓學生所學的知識更好地串聯起來,也能讓學生在面對英文文獻時得心應手,從而提升學生的整體文化品格和文化素養,而且這樣的教育教學,有助于學生思維方式的創新,培養學生更好的文化品格。
(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并且讓學生全面發展。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中職英語教學要改變以往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模式,鼓勵學生用富有個性化的方式表達自己,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得到提升。
(三)豐富中職英語教學研究經驗
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探討培養學生文化品格的教學策略,有助于加快中職英語教學改革的進程,擺脫教學范式難以指導語言文化教學的窘境,為教學研究者和中職英語教師提供參考。同時,探討文化品格與教學內容的落實策略、文化品格與教學資源的利用策略、文化品格與教學設計的優化策略等,有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和研究能力,從而有針對性地改進中職英語的教學。
五、小結
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逐漸地滲透,對學生的文化品格進行長期培養,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逐漸提高文化理解能力和英語交際能力,取得更好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劉桂影.我國中學英語教學范式發展與變革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3.
[2]趙勇,魏宏君.英語教學中塑造學生文化品格的原則與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7(40).
[3]黃灝. 巧用英語鄉土教材,塑造學生文化品格:以東莞英語鄉土教材Unit 5為例[J]. 現代職業教育,2019(15).
[]李娜.高中英語文化教學的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8.
[5]謝爭艷.理解文化差異培養跨文化意識——淺析英語學習中的跨文化交際[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31).
[6]過晶.感悟文化知識,塑造文化品格:以經典文學作品《小王子》閱讀教學為例[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9(8).
[7]李立然.基于文化品格培養的英語教學策略[J].廣西教育(中等教育),2018(6).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臺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