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芳芳
我國積極開展全民學黨史以及傳承紅色基因的活動,為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推廣工作提供了機會。然而,漫無目的地推廣不僅不能滿足觀眾的實際需求,反而浪費大量文獻資源,導致推廣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故而,如何開展有針對性的推廣,成為我國許多學者關注的問題。對此,本次研究對分級閱讀與分級推廣兩個概念進行了解讀,同時分別從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兩個方面討論如何實現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分級推廣,以期為我國公共圖書館文獻推廣提供工作參考與幫助。
公共圖書館之紅色文獻分級推廣指的是將紅色文獻推廣的全民性與公共圖書館受眾廣泛性進行緊密結合。針對紅色文獻讀者予以分級分層,并對各個級別受眾特征進行畫像,最后結合畫像特點提出有針對性的指導與推廣活動,以實現紅色文獻全方位推廣的目的[1]。2021年是我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民均十分重視黨史的學習以及紅色基因的繼承。公共圖書館中收藏了大量的紅色文獻,并承擔了文獻信息資源開展整理、存儲以及傳播等責任。因此,公共圖書館也需要充分應用收藏的紅色文獻資源,推動全民學習黨史活動的開展。而為了保證推廣工作的有效性,公共圖書館需要分級推廣紅色文獻,便于受眾接受,提高推廣效率。如何實現分級推廣,即成為許多學者關注的重點。
一、分級閱讀與分級推廣
(一)分級閱讀
1836年,學者威廉·麥加菲提出分級閱讀這一教育學術語。所謂分級閱讀,指的是根據兒童各個年齡段智力及心理發育程度為兒童設計合理的閱讀規劃,為不同兒童供應適合其身心發展特點的讀物,包括供應一些科學性或是有針對性的閱讀圖書。分級閱讀最早源于發達國家,并在我國香港以及臺灣地區發展了數年,相對成熟。分級閱讀概念的形成是以少年兒童心理以及生理特點作為基礎開展的科學分析。少年兒童在各個成長階段,閱讀行為與閱讀能力之間有顯著的差異。事實上,這一理論可以進一步進行遷移,即該理論不僅適用于未成年人,同樣也適用于成年人。不同年齡段人群閱讀水平、理解能力以及個人閱歷都有明顯的差異。故而,只有為不同年齡段提供相應的讀物,才能保證對方能夠盡快吸收其中的內容,提高讀者的閱讀效率,這也是公共圖書館在推廣紅色文獻過程中必須思考的問題。
(二)分級推廣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同時提出“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公共圖書館面向公眾,是為所有民眾提供開放閱讀的場所,所以在紅色文獻推廣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自然也需要承擔推廣紅色文獻的責任[2]。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在開展全民閱讀推廣過程中必須認真思考,如何最大程度發揮公共圖書館全媒體平臺的作用,使得紅色文獻真正深入人心,并從娃娃抓起,利用更為生動且活潑的方式指導民眾學習與了解黨的發展歷史,明確黨與國家發展中應承擔的歷史責任。
由于公共圖書館的讀者對象具有全民性,所以公共圖書館為兒童直至成人供應紅色文獻服務。由于需要向全年齡段進行全面閱讀推廣,就方法而言,化整為零的方式最為有效,對讀者群體進行細分,結合各個年齡段群體的心理特點以及生理特點運用對應的閱讀推廣方案,開展分級與分層的精確推廣。具體內容如下。
1.加強紅色文獻未成年人分級推廣服務措施。我國國務院明確提出未成年人是思想道德建設的核心人物,要強化其愛國情感,宣揚以愛國主義作為中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并積極開展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教育以及我國革命傳統教育。紅色文獻在未成年人道德建設工作中具有關鍵的作用。然而,當前未成年人生長在相對和平且穩定的社會環境,所以很難理解戰爭動亂期間國家與人民的苦難,這就需要不斷豐富推廣方式,將文獻推廣融入娛樂活動中,契合生活現實,結合生理與心理特征。因此,推薦的文獻形式多以連環畫、繪本以及動漫為主。
2.成年人紅色文獻推廣。對成年人而言,公共圖書館也需要進行分級推廣,不僅保證部分文獻的深度以及專業性,同時也需要準備較為生動且活潑的紅色文獻。作為黨員以及黨史的研究人員,需要十分熟悉與了解紅色文獻。而公共圖書館對該類型讀者提供了更為專業化的紅色文獻保證服務。針對一般市民,則需要保證文獻的生動性,更容易被民眾所接受,最大程度拓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覆蓋范圍以及便利程度,推動全面學習黨史的理想氛圍。
二、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分級推廣服務實踐活動
(一)未成年人紅色文獻服務情況
各個級別公共圖書館是未成年人開展校外活動的關鍵性場所,同時也是紅色文獻重要的推廣場所。在全面學習黨史的環境下,不僅需要為眾多少年兒童供應大量的紅色文獻,還需要積極開展廣大少年兒童熱愛的不同類型紅色文獻推廣活動[3-4]。
未成年人紅色文獻的推廣普遍將紙質文獻作為核心,內容不僅包含了革命先烈的光榮故事、經典的紅色作品,形式也更為生動活潑,包括注音讀物、連環畫以及兒童讀本等。為了實現寓教于樂,吸引更多的未成年人參與教育活動,各個圖書館需要積極開創新穎的文獻閱讀推廣方式,積極開展不同類型的創新與嘗試,如展覽、知識競猜以及表演等多種類型活動,同時還通過音頻、視頻,乃至游戲的方式向幼兒推送。以太原市圖書館為例,該圖書館舉辦了馬克思書房活動,馬克思書房總建筑面積達到235平方米,館藏馬克思主義相關文獻資源多達2.2萬余冊,融合了文獻歸納、展覽演示以及教學演講等多種趣味性活動,可以為市民,尤其是中小學生供應更為豐富且多樣化的紅色文獻深度服務。其中,“小小馬克思”思想政治課程以更為生動而教學方式,引導中小學生了解馬克思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的有關故事,認真閱讀相關經典文獻,觀看有關的動畫片,思考自己心得,寫出自己的內心感受,使得所有學生在教師教學、自己感受以及大家交流的活動氛圍中接受相應的教育。該活動使得紅色文獻閱讀發展為太原市中小學生學習的風尚,也成為紅色文獻閱讀服務的重點。
(二)成年人紅色文獻服務措施
成年人紅色文獻服務對象一般可以分為兩種,即黨員與黨史研究人員和普通市民。針對不同成年人,公共圖書館應給予不同的應對方案。
1.針對黨員與黨史研究人員。公共圖書館應運用紅色文獻集散地所具有的優勢,為黨員及黨員干部量身建立紅色文獻的學習環境。例如廣州圖書館開創了“新時代紅色學習空間”,依靠馬克思、恩格斯以及毛澤東等領導人著作以及黨史資料、廉政書刊以及紅色教育影視資料等各種資源,為當地黨政機關及企事業單位等提供相應的紅色文獻,如報刊、圖書以及音像等文獻服務,同時為黨組織開展各種活動提供空間,如閱讀會、專題討論會以及文獻內容研討會等。不僅如此,公共圖書館還可以利用既有的紅色主題文獻資源,開展內容多元、形式多樣的紅色主題教育活動。
2.針對普通市民。公共圖書館匯集了大量紅色文獻,是紅色文獻旋轉的主要陣地。在建黨100周年之際,各個公共圖書館,不僅需要許多紅色文獻數據庫、專題館,同時還需要為成年人提供紅色文獻節約服務、展覽以及讀書會等多種活動,為民眾供應更為理想的學習氛圍[5]。讀者在圖書館之中,或主動或被動地了解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進而傳承紅色的基因。例如,我國國家圖書館于4月23日“世界讀書日”舉辦紅色主題活動,同時安裝了視聽文獻展示專欄,借由朗讀平臺介紹圖書館內館藏的文獻資源書目,引導讀者從中挑選適合的素材,開展作品的錄制,使得活動更為豐富,激發普通民眾參與的熱情。
三、結束語
如何實現高效率的推廣是公共圖書館必須思考的問題。公共圖書館需要采用分級的方案,將讀者群體細分,并了解不同層次讀者的實際需求,進而開展形式多樣且有針對性的推廣方案,實現紅色文獻的普及性以及全民性[6]。故而,公共圖書館應基于分級閱讀理論,積極開展分級推廣,將讀者細分為未成年人、普通民眾以及黨員干部等類型,為其提供有針對性的宣傳策略,以增加紅色文獻的普及度,使全民對黨的發展歷史有更為全面的了解。
參考文獻:
[1]羅素潔.基層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數據庫建設研究:以“余杭紅色記憶”專題資源庫為例[J].圖書館雜志,2021, 40(7):6.
[2]王東,孫宗偉.圖書館館藏紅色文獻建設與服務途徑創新研究:以臨沂市圖書館為例[J].山東圖書館學刊,2020(6):5.
[3]孫烈濤.紅色文獻資源數字化建設實踐探索:以梅園新村紀念館周恩來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為例[J].新世紀圖書館,2021(4):5.
[4]方吉萍.“紅船精神”融入高校紅色閱讀推廣的路徑研究:以嘉興學院圖書館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1):2.
[5]葛艷聰,李強.紅色文獻數據庫建設的現狀,問題及對策:以16個紅色文獻數據庫為中心的考察[J].圖書館雜志,2021,4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