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雨
導視系統是區域內的信息傳達的重要途徑,主要具有標識和指示的功能,使人們在出行的途中通過閱讀導視信息實現自我向導。博物館承擔著傳承文化與展示地域特色的重要職能,為參觀者提供更好的人文關懷,因此博物館導視系統至關重要。本文以齊文化博物館為例,論述博物館導視系統功能,特性兩方面內容。
博物館是具有文化性、藝術性和開放性的公共場所,導視系統的加入一方面可以更好的體現博物館品牌,提供人文服務;另一方面,大多數的博物館都是密封性和閉光性很強的室內場所,參觀者在觀展的時候容易感到單調乏味,在密封式空間里很容易迷失參觀的方向。因此,導視系統顯得尤為重要。
一、博物館導視系統認知
(一)導視系統的概念
從麻省理工學院建筑學院的城市規劃師與作家凱文·林奇在他的代表著作《城市意象》一書中提出導視系統這個概念開始,導視系統就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沒有它我們的生活將會陷入一片慌亂之中。博物館導視系統是博物館的核心系統之一,它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安排,使參觀者能夠在博物館中自由、順暢的參觀展覽,防止參觀時出現人流擁堵等現象。博物館導視系統還承載了向參觀者傳遞博物館文化空間信息的任務。并且博物館導視系統與博物館空間設計、文物展品三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博物館空間設計直接影響了博物館基本的陳列展覽,而其導視系統則很大程度起著幫助博物館傳達展覽意圖的作用,有利于參觀者更好的體驗展覽內涵[1]。
(二)導視系統的特性
1.功能性
功能性是指導視系統能夠通過文字或者圖示將信息準確傳達給參觀者,這也是導視系統的基本特性。博物館的導視系統在應用和規劃時要簡潔明晰、快速準確地指明方向和環境信息,易讀易懂。一些警示或危險的地方要使用標準化的圖形和標識,讓不同國籍的參觀者都可以理解認識。導視系統是博物館環境中的一個實體組成部分,因此在滿足功能性的前提下,便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整個環境中的一部分[2]。
2.文化性
在博物館導視系統設計時應當添加地方區域文化因素,在傳達博物館空間設計流線的同時也應傳達地方的文化內涵。如齊文化博物館的導視標識均以“齊”字的古老寫法為引,無時無刻向參觀者傳遞著齊文化這一主題的余音。
3.科學性
博物館的導視系統的科學性,就是在導視系統設施的設置,擺放安排上要做到科學合理,讓博物館環境達到最優使用效果。因此,為方便第一次前來游玩的參觀者,要在進場前安排好參觀線路,可以讓參觀者輕松有效率地參觀。以齊文化博物館為例,在停車場放置了平面導向圖以及帶箭頭的標識,使參觀者快速的找到方向,有準備有計劃地參觀。在館內的總服務臺還放置有導覽圖單頁,方便游客制定游覽參觀路線。博物館導視系統要加強對導視設施的防水保護工作和措施,增設反光材質的導向設施,注意中英文語言的運用,可以讓參觀者及時方便的看到導視系統。
4.次序自由
博物館導視系統與其他公共場所的導視系統有一些明顯空間次序性差異。博物館的空間區域劃分相對于火車站、機場等空間,邏輯與次序性相對而言更加自由,不用嚴格按照特定的條件,按照特定的步驟一步步劃分出在不同空間區域。
二、齊文化博物館導視系統初探
(一)齊文化博物館簡介
所謂齊文化,也就是齊人創造的、存在于特定歷史時空的物質文化、規范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3]。
齊文化存在的時間,一般是從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齊建國開始,至公元前221年田齊為秦所滅結束。從文化淵源的角度,時間可上溯至距今8000多年的東夷文化時期;從文化影響的角度,可下延至西漢武帝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時止。
齊文化是一種崇尚改革開放、追求務實創新、主張以智取勝的先進文化,可謂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寶庫中光彩奪目的文化瑰寶。兩周時期的齊國,與古希臘大致處于同一階段,它們各具特色,交相輝映,可稱得上是古代世界東西方兩顆璀璨的明珠。
齊文化博物館便坐落于八百年前齊國故都臨淄,是當今淄博市臨淄區的地標性建筑。是展示臨淄人文歷史、藝術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綜合性博物館,總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主體建筑3層,基本陳列為“泱泱齊風——齊文化歷史陳列”,另外還有考古廳、石刻廳等多個專題展廳,展出精品文物5千余件(套)。為了更好地體現博物館的功能,方便參觀者的出入,展現齊文化博物館的風采,設立一套完整的導視系統是必須的。較之建筑空間來說,導視系統是小得不能再小的視覺元素,而這視覺系統在整個博物館的環境空間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而且無處不需、無時不需,它在環境中起著重要的紐帶作用。一套信息清晰、形象獨特的導視系統是環境空間中最佳、最稱職的引導員和推薦者[4]。
(二)齊文化博物館導視系統分析
隨著客流量的增多,齊文化博物館的一些問題也隨之暴露。最突出問題是:由于人流量過大,通道有時會擁堵;很多人會在一個地方停留,不知接下來要怎么走,這就說明博物館導視系統的問題突出,對于齊文化博物館導視系統的應用問題就顯得極為重要。在齊文化博物館,導視系統設計應該具有一定的心理識別作用,通過標識牌設計的造型、材料質感、形式、位置等體現出該博物館的地方特色文化特征。
從齊文化博物館導視系統的應用情況上可以看出,存在的問題很多。但可以看到博物館方面在努力完善導視系統,說明導視系統在齊文化博物館中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另外導視系統樣式混亂,缺乏統一的整體規劃設計、臨時的標識牌多等也是存在的問題。
通過齊文化博物館導視系統的分析,發現博物館內的導視系統沒有很好地服務于博物館,同時暴露了很多導視系統的不足之處。導視系統的應用與設計多數停留在可以看或可以用的層面上,其主要功能都沒有發揮出來;其次,導視系統同博物館主題環境和設計不統一,像是一個單獨的個體,沒有很好地融入到博物館環境中。最后是導視系統自身問題,設計風格不統一,沒有突出齊文化地方特色,位置安排不科學,形式較多但沒有使用到恰當的位置。這樣的導視系統不會給博物館增添吸引度,只會讓博物館整體水平下降。導視系統本身也不會為參觀者帶來方便,發揮它的本身作用。我們要學習其他地方博物館導視系統的應用和設計,得到一些啟發可以解決現在齊文化博物館導視系統的問題,幫助我們區域性博物館做出優秀的導視系統。
參考文獻:
[1]張琦.少數民族地區博物館的建設:以內蒙古博物院為例[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3):436.
[2]趙榕樹.對博物館導視系統設計的幾點思考[J].藝術設計,2015(9):35-36.
[3]肖勇,梁慶鑫.看!導示系統設計[M].北京: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
[4]洪興宇.標識導示系統設計[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