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娜 崔金朝 余設華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特有的珍貴文化遺產,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的文獻建設資源中心,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是時代賦予高校圖書館的神圣職責,是高校圖書館的責任擔當。本文對大學生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進行了原因分析,闡述了搞好圖書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高校圖書館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途徑。結合高校圖書館工作實際,分析了當前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面臨的新形勢,闡明了高校圖書館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探討了高校圖書館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圖書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當今社會,隨著全球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國開放搞活的大好勢頭,中國經濟也在跨越式的發展,不可否認這是我國發展非常好的一面,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西方文化的滲入,有非常好的一面,但是同時也流進了一些不良思想,再加上當今社會隨著物質經濟條件的轉好,再加上青年大學生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在家在社會一直都是倍受呵護,沒有經過生活的歷煉,思想不穩定不成熟。雖然主流是好的,但是不乏出現一些不知節儉,貪圖安逸、享受,好逸惡勞,不懂教道,不守誠信的現象出現。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仁義”“勤勞”“節儉”“明禮誠信”等思想,承載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理念,“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處世哲學,“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境界,“仁愛孝悌,勤勞節儉”的傳統美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言必信,行必果”的道德規范等,恰恰是當今大學生不良思想的最好治愈,是解決當前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的最佳良藥。因此有必要利用好高校圖書館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很好地傳承和發揚下去。
二、高校圖書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途徑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互聯網已走進千家萬戶,深刻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圖書館建設突破傳統的紙質書籍,逐漸演變為數字資源與紙質圖書并存,并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呈現。讀者在圖書館內不僅可以閱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紙質圖書,還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和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隨著數據化時代的快速發展,很多圖書館都將自身的紙質資料逐步轉化為電子材料,能夠給青年讀者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更大程度地開發和利用了圖書館自身的特色典藏,讓更多人可以通過網絡進行閱讀和科研。
三、建立激勵長效機制,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首先,建立館員激勵機制,鼓勵館員深入學習傳統文化,并為館員提供各種國學經典的學習機會,提高他們的國學水平。館員的國學熱情高了,向學生推薦的激情就有了,從而形成一個非常好的學習國學的良性循環;其次,建立學生激勵機制,鼓勵學生閱讀國學經典,借閱國學經典,采取讀經典,寫征文,或經典吟誦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加大獎勵力度,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最后,建立國學導向機制。在圖書館內部進行優秀傳統文化空間再造,以優雅、靜謐、舒適的內部環境,建立國學閱覽區,國學休閑區,打造國學書香圖書館,吸引更多的學生走進國學世界,來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四、通過優秀傳統文化活動的獎品另辟蹊徑
我們可以為活動所需的禮品與傳統文化的內容結合,即增強了活動的吸引力,又在潛移默化地無形之中讓學生愛上傳統文化。如一些文創產品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載體,拉近傳統文化與現代人之間的距離。就是將很多抽象化的元素進行了直觀的產品體現,融合了不同地域風情、民族歷史、古典詩詞以及人文風貌等,最直觀的就是現在比較流行的一些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手辦(玩偶)。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圖書館在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利用和挖掘好這一點,有利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的校園中扎根,發芽,遍地開花。
課題項目:邢臺市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高校圖書館在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的作用探析(編號:XTSKFZ2021088)。
作者簡介:段娜,女,漢族,河北邢臺市人,本科,中級,副主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