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恬
現階段,以報刊為主體代表的傳統媒體隨著新興傳媒時代的興起與發展,呈現出了更多的挑戰和問題。想要最大程度上提高報社在新媒介時代下的實力并且不被新媒介時代下所淘汰,就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狀況,特別是在報道民生資訊的過程中應注意掌握好新聞選題,以有效防止與其他新興媒介發生在立意、選題等方面的矛盾,從而提高自己在新媒介時代下的深度研究能力和一系列報道的優勢與特色,從而推動報社在新媒介時代下得到可持續發展。
一、報紙民生新聞應該圍繞民生重點
黨和國家始終都很關注民生問題,要重抓民生,必須從民眾的實際狀況、切身利益入手,圍繞著民眾最關注、最實際以及最直接的社會問題,進行相應的整治。新媒介時代下,以報刊為首的傳統媒體作為民眾的“發聲”,肩負著表達群眾心聲、傳達組織的發展政策、方向和路徑的重大任務。而報刊中的民生報道就屬其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在報紙民生新聞選擇的過程中應結合有著很大影響力、涉及層面廣泛且對社會意義很大的民生報道展開,從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報刊的可信度和權威性特點[1]。
二、緊緊圍繞民生問題
人民也就是關乎到民眾的基本生計問題,而人民的理想是經濟社會與政治生活實際問題中直接關系民眾基本生存的重要社會問題。這就需要,以報刊為首的傳統媒體應始終發揮好黨和政府、人民民眾中間的“聲音”,永遠把群眾的基本權益置于最關鍵的地位上,從社會主義思想觀念上入手,永遠把社會發展民生事件當作新聞報道的重點來對待。同時,由于網絡技術的發達和興起,資訊發表的門檻日益減少,民生資訊盡管起到了自身在群眾中的功能,但其品質也無法提高。
如以報社為主的傳統媒體輿論導向組將根據新興媒介的不足之處在民生報道的選擇過程中,始終站在宏觀層面上思考問題,以報道事物最原本的事實作為出發點,深入分析與報道事物相關的民生事件,為報紙受眾提供有關民生事件的內在事實信息,并借由人民群眾比較關注的民生事件為出發點,傳遞相應的正面力量,從而幫助人民群眾在讀完民生報道之后能客觀地剖析出民生事件中的弊端,并主動地了解到新聞當中出現的正向、積極向上的訊息,從而提高人民群眾新聞綜合素養的發展,并最大程度上增強以報社為主的傳統媒體輿論引導的向心力、可信度和權威性[2]。
三、著重關注社會民生熱點
熱點話題最能體現——一個時期的社會發展現狀以及所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而社會熱點話題通常都是最廣泛引起群眾所重視與探討的社會重大問題,而現階段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已步入到了一種新常態的發展態勢中,而全面創業改革也步入了相對完善的階段,在這個環境下更多的社會重大問題與矛盾更加突出,特別是群眾較為關心的房子提問、就業機會提問、文化教育提問、醫療資源與環境提問等,而這些都是關乎到群眾生活和發展的大提問,更易于發展成社會熱點話題。而群眾最關心的經濟社會熱點話題,往往又是最易演變成經濟社會敏感性議題的,特別是某些負面的經濟社會熱點課題,有時傳染蔓延的速度比較快,而有的時候則會發展為謠言。所以,百姓最關注的熱點話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節點,也是地方黨委和政府部門工作的重心。
如對以報刊為主的傳統媒體輿論引領機構在報導各類民生新聞的過程中應予以積極的宣傳和指導,尤其是注重關心和指導一些就業、教育、就醫、環境和住房等社會問題,而報紙民生新聞機構應當引領群眾通過積極客觀的看法和思維看待這類社會問題,幫助群眾通過始終保持清醒的大腦、冷靜的心態看待和剖析此類社會問題,以達到在實現民生新聞報道價值的基礎上指引準確的經濟社會輿情指向,從而提升以報刊為主的傳統媒體輿論引領機構在新興媒介時代下的發展水平和實力。
四、總結
由于新興媒介時代的發展,現階段以報刊為代表的傳統媒體正遭遇著很多挑戰。為了報紙新聞行業更好地發展,需要做好新聞的選題工作,報紙編輯應該關注民生問題,為人民服務,為百姓傳播正能量,關心百姓的利益,從而推動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的發展和革新。
參考文獻:
[1]薛冰冰.淺談新媒體時代報紙民生新聞報道選題[J].中國地市報人,2016(5):65-66.
[2]王茹月.淺談新媒體時代報紙民生新聞報道選題[J].中國報業,2017(2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