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使得心理健康問題備受社會各界關注,而對于學校,學生心理健康則成為當前階段重要的任務和內容。初中階段學生處于成長和學習關鍵時期,為了保障學生可以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應當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引導。本文則是從初中階段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著手分析,進而提出對應的改進策略,以更好保障初中生心理健康。
一、有關初中階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分析
(一)學校缺乏重視
受到傳統教育教學形式的影響,學校對學生的培養主要為各文化學科,缺乏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一些初中學校甚至于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的教師,只是加強對學生文化課的建設和發展,對于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避而不談,并未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也不采取積極措施應對,學生由于受不到專業疏導,長此以往,會累積一系列心理問題,進而阻礙學生正常的學習活動[1]。
(二)人際關系欠佳
人際交往對學生學習和成長而言具有重大意義,在中學階段,學生的人際交往不再像小學那樣單純,學生的心智和心理日漸成熟,加上正處于青春期,往往會因為一些小事就造成極為尷尬的局面,若是學生處理不好人際方面的關系,則會直接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狀況,此時教師再不加以疏導,則極容易造成學生出現違法違紀的行為。
(三)教育理念落后
學校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重視,致使教師對于心理健康也缺乏一定的關注,教師心理健康的理念得不到有效革新和轉變,這也就讓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止步不前。不僅如此,部分教師在正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認為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沒有給予自己充足的尊重,因而對于初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無法保有良好的耐心和責任心,這更阻礙了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觀念的創新和發展。
二、改進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加強學校重視
相關的教育部分和學校方面,應當對心理健康教育給予有效支持,這樣才可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階段有序展開。為此,學校必須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的重視,轉變傳統觀念,將心理健康教育和學科教育置于同等地位,做到一視同仁,為此可以成立專門的研究小組,仔細分析和了解初中學生的心理狀況以及出現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合理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并將該研究小組中的每位成員具體的工作內容以及具體職責做到充分明確和有效落實,以此確保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順利開展。
(二)強化人際關系
為了妥善地解決好初中學生存在的人際關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一些關于處理人際關系的心理書籍,以此培養學生正確的心態,正視自身缺點,善于發現其他同學的閃光點,以此幫助學生用更為健康的心態和他人交往。與此同時,教師也應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導學生學會妥善處理學生與任課教師、父母間的關系,引導學生用正確人生觀看待教師和家長對自己的期望與評價,幫助學生處理好和異性間的關系,逐步地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讓學生在健康心理的指引下,將自己全部精力轉移到學習中[2]。
(三)改革教育觀念
為了心理健康教育順利地開展,教師應當積極改變自身觀念,更加重視和關注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積極創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和方式,真正發揮出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引領作用,全面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心理。如教師可以在每個班級中創設心理健康角,讓學生將自己心理的煩悶和疑惑投放到健康角的信箱中,教師則定期地查看,對普遍存在的問題開展集體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個別問題開展針對性教育,以此凸顯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三、總結
初中學校和教師應當緊靠心理健康教育的平臺,加強對該時期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與重視,幫助初中學生擺脫心理問題的干擾,積極改善現存的教育弊端,優化心理健康教學模式、教育理念,妥善地處理好學生與學習和生活之間的關系,促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地心態,確保初中學生順利度過青春期,為學生未來更好地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心理基礎。
參考文獻:
[1]阿榮.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進策略[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12):207.
[2]荊銳.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及改進策略[J].高考,2018(26):249.
作者單位:符琳瑜(2000-),女,黎族,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人,本科,研究方向:應用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