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一葦
近些年來隨著人才市場激烈競爭的不斷加劇,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辦學宗旨實現了類型轉變,主要是從過去的應用型轉變到現在的實踐型。于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學研用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這對于工商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而言是一條嶄新的道路,需要不斷的加大師資隊伍的建設力度,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為其發展保駕護航,基于此本文針對產學研用模式下企業對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影響進行分析。
一、“產學研用”模式在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一)制定科學培養方案
產學研用模式下的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培養其人才培養目標,必定是培養實踐性的人才,這是高校的核心任務,然而受到一系列外界因素的影響,在對人才培養方案上受到了很多干擾,只有制定出切實有效的培養方案,才能夠對人才培養的水平進行衡量。培養方案的制定應包括:首先,是做好人才培養計劃;其次,制定好教學規劃大綱;最后,完善教學體系。在社會與用戶需求不斷改變的過程中,結合具體高效情況進行創新,可以在理論角度上借鑒一些比較成熟的經驗,對核心專業課程的實踐設計進行強化,進而實際能夠在學生的學業規劃中體現出來[1]。
(二)實現“產學研用”基本要素的巧妙結合
1.“產、學”模式
近幾年來,各大高校的雙師形式的隊伍實現了進一步的推廣,特別是對于產學模式而言,產業與高校之間的合作是重要的指導方向,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這也是校企合作的深入發展,簡單來講校外導師通過指導、實踐調研等一系列的手段對學生進行教學,而校內導師則引導學生進駐到指定的企業內進行專業性的實習,這對于校企雙方都是百利無一害的。
2.“學、研”模式
近些年來,國有企業體制實現了改革,因產業背景逐步完善,在此背景下電子商務橫空出世,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目前電子商務已經初步實現了全面覆蓋,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移動互聯網支付已然成為不可或缺的支付方式之一,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成為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支付方式之一,所以不論是對于企業來說,還是對用人單位來說他們所面臨的壓力之下,需要采取有效的內部管理以及戰略發展措施,對此進行調節為了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全面提升,唯有如此才能切實發揮作用。無獨有偶,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本著教學原則,培養了大量的復合型人才,而且理論資源非常豐富,對于流程分析和業務模塊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可以通過論文撰寫、學術競賽等一系列方式,使得高校實踐教學與企業需求之間達成統一。如此教師與學生在教學活動期間,除了能夠對專業知識實現快速的實踐應用外,還能使企業在前期得到充分的資金支持,在對科研成果的研究上邁向更高的臺階,為高校合作等后續發展提供可能。
二、“產學研用”模式下的工商管理專業
實踐教學措施
良好的師資隊伍建設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而言有著重要作用,教師的正確引導可以使得學生在未來的從業生涯中少走彎路,作為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產學研用教學模式對于師資隊伍質量具有較高的要求,尤其是工商管理專業更是要求教師隊伍具有高超的專業素養。教師除了要具備充分的理論知識外,更要具有豐富的實踐技能,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培養復合型人才。首先,高校應積極展開師資隊伍內部師德教育,在師資隊伍中形成育人為先的教育觀念;其次,應對教師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技能進行強化,讓教師正視開發與科技服務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加強對技術的科研,幫助企業攻克技術難題[2]。
三、總結
對于工商管理專業而言,高校應逐漸轉變教學理念及教學目標,致力于培養綜合型、應用型人才,提高大學生的專業能力,使大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行業發展,在未來能夠更加順利地投入到行業工作中。
參考文獻:
[1]王鑒雪,孫雙霞.基于產學研合作教育的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2(1):99-103.
[2]韓瑞.“產學研用”模式下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營銷界,2019(46):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