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浩瀚的時間長河中,人們繼承了大量具有觀賞、教育和研究價值的歷史文物。博物館作為文化遺產的收集、保存、展示和研究場所,不僅有保護文化遺產的使命,而且需要掌握各種保護措施來完成其使命。博物館的管理工作不僅包括日常工作的管理,而且對文物保護工作的相應管理措施的制定也至關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現代博物館文物保護重要性和文物保護建設創新措施,希望對博物館文物保護研究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文物保護;博物館;數字化;文物
引 言
人類文明的發展可以通過文物來體現,每一件文物都存在著人類智慧的結晶,為歷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價值。博物館為文物提供存儲空間,妥善管理文物的保存是我們必須關注的問題。文物保護工作的有效進行,有助博物館整體提高效率。博物館作為遺產的管理人員,必須加強養護管理能力,同時考慮到遺產的現實,不斷通過科學的方法來保護遺產,遺產進行充分研究,制定一個好的方法,使得遺產保護的各項工作提供有效保障,更好的養護和管理遺產。社會不斷進步,博物館文物的保護和管理需要不斷改革和創新,不斷開辟有效的途徑。
一、文物保護的重要性
文物的文化內涵和價值不僅存在于文物的物理載體中。在文物保護的具體工作中,管理者還需要結合文物實體發現的時代和它們所處的歷史背景,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博物館作為一個保護的實體部門,必須首先重視遺產保護規劃,確保進一步研究挖掘文化遺產內涵,博物館在傳統文化的教育和推廣過程中負有非常重要的責任。如果博物館能夠對保護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并制定具體的保護方案,就意味著在實踐中可以更好地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播和傳播目標。遺產不僅具有參觀欣賞的價值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而且具有體現遺產價值的關鍵方面。因此,保護遺產本身的努力也應得到必要的注意。日常管理工作中,遺產保護工作人員與管理人員對不同類型的要求和遺產保護的實際狀況來調整正確的遺產的日常維護和管理,優化和改進管理工作,提高工作質量。
二、創新博物館文物保護建設措施
(一)完善文物管理制度
博物館通常收藏大量的文物。在不同文物的保護管理要求存在明顯差異的情況下,為確保館藏文物保護管理的規范化,博物館還需要根據《文物保護法》建立健全制度。館藏文物的實際情況。文物管理制度為各項文物保護管理措施的具體落實提供了重要指導。例如,為解決文物保護資源相對有限的問題,博物館應建立專門的館藏文物分類管理制度,將館藏文物分為多級,同時及時明確各級館藏文物的分級標準、保護和管理要求,使重要的文物館藏得到保護。在文物接待方面,要制定文物接待制度,明確新文物的進館、鑒定、登記、編目、備案等程序。細化環節工作要求,確保新進文物基本信息準確、全面。特別是在文物登記階段,要給出藏品命名、藏品件數、藏品年代等信息判斷和記錄標準。
(二)加強人才培養創新
博物館要定期組織崗位培訓,強化相關專業技能,建立更專業的文物保護隊伍,使基層博物館人才隊伍更加專業。相關高等學校要開設文物保護專業,注重現代技術的應用,掌握現代技術,加強計算機科學和物理化學等專業技術在文物維護修復工作中的運用。
(三)完善法規制度
健全博物館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是文明傳承和延續的保障。他們在指導和支持博物館的同時,也促進了博物館的發展。完善原有的文物保護制度,建立新的專項制度。例如,提取和移交文物是一種常見的操作。提取文物前,應當按照保護管理制度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簽署文物放行公文,登記文物相關材料,報相關負責人簽字批準。進行工件提取和移交,以確保工件在此過程中完好無損。
(四)加強數字技術保護
規范博物館,完善信息管理,建立規范的文物數據庫,是實施博物館統一文化遺產制度的重要前提。文物數據庫不僅收集文物,還收集具有文物本身特征的數據,修復也是博物館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文物的某些部分損壞等因素時間流逝和保存不當或一項或多項損壞;需要更好地研究文物史料的過往損毀狀況,包括專家對文物修復、修復和歷史研究的資料。通過建立數字化博物館,利用科技制作展覽,為人們提供更好的文化觀賞和視覺體驗,同時提高文物保護工作質量。
(五)通過VR技術保護文物
VR技術成功地解決了這個長期存在的問題,通過讓參觀者能夠使用數字技術實現輕松的觀看效果,將科學技術,特別是數字技術帶給人們。此外,它可以清晰直接地展示給觀眾,觀看比以前更加生動。虛擬技術可以幫助解決博物館中的這些問題,并通過演示修復在虛擬環境中展示文物。這可以保護生物多樣性免受破壞。VR技術可以提供更好的視覺體驗,從細節到呈現效果。同時減少人為因素,保護文物。虛擬現實技術使文物中的故事及其所蘊含的文化能夠直接、便捷地傳達給參觀者,仿佛置身于歷史的長河中。參觀者在瀏覽資料時未能有效了解文物的故事和歷史背景。 VR技術用于虛擬空間中的圖像、音頻和視頻,有助于充分表達文物的內涵和文化。對于來到博物館的參觀者來說,對文物意義的理解確實是真實的。對于多感官的觀眾來說,虛擬現實是一種更深層次的現實感,尤其是藝術品描繪和傳播的文化意義。保護文化多樣性的文化遺產比缺乏全面、準確的描述和更好的理解更重要。在傳統陳列中,文物只對展廳可見。VR技術結合網絡技術,實現文物的實時修復和網絡傳輸。這樣既可以避免物品在運輸過程中的損壞,又可以滿足觀眾對外觀看的要求。在實體博物館中,博物館的有限容量往往會引起人們對過度擁擠和過于靠近展品的擔憂,從而削弱了觀眾對技術和細節的深入了解的愿望和感覺。通過將依托博物館的VR技術與互聯網相結合,在互聯網安全無上限的情況下,博物館的客戶服務能力將得到極大提升。博物館還可以利用互聯網科技分析游客的出行喜好,改造博物館設施,使其盡可能符合觀眾的口味,從而更好地達到博物館社會服務的目的。
結論
總而言之,雖然博物館館藏文物的保護和管理工作要求很高,但只要能抓住先進技術應用、文物管理體系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文物利用思路等。重視人為破壞等問題,必然會提高博物館館藏文物的保護和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高春梅.淺析博物館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護措施[J].中國民族博覽,2020(06):228-229.
[2]李坤肆.博物館文物的數字化保護與管理探究[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0(03):136-137.
[3]黃建麗.探討博物館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護措施[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04):37-38.
[4]竇彩彩.數字化技術在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中的相關思考[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0(03):102-103.
[5]羅寧.談博物館的文物保護[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0(08):122-124.
[6]秦慧.加強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的探討[J].東西南北,2020(02):125.
[7]榮志向.關于博物館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護措施探討[J].智庫時代,2019(04):257+259.
[8]馬志國.淺談博物館文物保護及管理[J].中國文藝家,2020(02):264.
作者簡介:陳曉鴻(1994-4-)男,漢族,廣東汕頭人,大學本科,研究方向:文物博物。A798DCAC-19CF-4461-B626-D504E202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