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忠波
摘要:數學是以數字、變化、圖形以及概念相結合的一門基礎學科,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越來越多的教師把數形結合的教學方法引入到了數學課堂中,從而把數學符號與圖像相互聯系起來,讓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簡單直觀。這種思想不僅幫助同學們找到了解題的思路,還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并提高了學生的數學綜合思想。本文主要是對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做了詳細的論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形結合思想
引言
數形結合是把圖像與數量關系結合起來,用以解釋數學知識,解決數學難題的思想和方法[1]。所以,每一位學生都要掌握這種最基本的解題方式,來提升自己的解題技巧,并形成好的學習習慣,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與此同時,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轉變常規的教學理念,不僅僅要讓學生理解課本上的內容,還要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通過把數形結合理念融入到數學課堂上,吸引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熱愛,提升數學課堂的學習效率,更好地實現把數學內容變得生動形象。
一、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入數形結合思想的意義
隨著新課改政策的實施和推進,數形結合的理念受到了許多數學教師的高度關注,且推動了數學科目的進步和發展,所以,數形結合的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具有關鍵的作用。其一,數形結合的方法提升了學生回答問題的能力。在實際的數學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把數學難題和圖形相互結合起來,實現了把抽象的數學內容簡單化,提升了同學們思考數學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生回答數學問題的技巧。讓學生在不斷思考過程中,提升學習的成效。其二,數形結合思想提升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讓學生愛上數學課程,激發他們自主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加強了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的掌握和理解,鍛煉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空間集合思維。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途徑
(一)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激發學生的興趣
數學科目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伴隨年級的升高,數學知識由簡單到復雜,這就要求學生要具備一定的數學核心素養和邏輯思維能力。所以,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要巧妙的為學生引入數形結合的思想,把抽象的概念變得更加簡單直接,達到讓每位學生都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數學課程的每個單元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所以,教師要重視單元之間的互相聯系,合理地轉化,直觀地開展教學,才能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該知識點,進而保證教學有效進行[2]。
以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幾何圖形”這一課為例,雖然這部分的知識相較于其他知識很簡單。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讓學生理解這些幾何圖形的概念,忽略把數形結合思想融入到這節課程中。這樣雖然學生也能掌握課本上的理論知識,但是卻無法讓學生根據圖形去分析這些幾何圖形的特點,從而無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課堂上繪制出各種圖形,并通過對圖形的觀察和分析,讓同學們理解起來更加容易,對于其特點的認識也更加清晰明了。
(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課堂效率
數形結合思想有助于激活學生的解題思維,有利于提升同學們運算疑難問題的技能。所以,教師要把數形結合的教學方式滲透到課堂中去,借助圖形闡釋數量之間存在的邏輯關系,讓學生感受數學帶給我們的魅力,并激活同學們對數學內容的渴望。另外,數形結合思想不僅適用于初中數形教學,還對以后的數學學習有一定的作用,所以,教師要不斷地加強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理念,把數形結合理念落到實處,從而讓數形課堂更加高效。
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平面直角坐標系”這一課為例,這節課就需要教師把“數”和“形”相互結合起來,讓學生直觀地掌握橫軸、縱軸、原點以及坐標等概念。并讓同學們學會畫平面直角坐標系。教師通過用數形結合的方式來表述數軸上的點,然后為學生引入了新的知識,這樣不僅為學生復習和鞏固了舊的知識,還讓學生更好的掌握了新的知識,從而加強了學生對數學邏輯關系的理解,也讓數學課堂的效率更高。
(三)加強學生對數學概念理解,提升數學綜合能力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有意識、有計劃用數形結合思想講解知識,解答問題[1]。這不但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方法,而且還讓學生認識到數形結合理念的關鍵性。同學們在做題的過程中,加強了對數學概念的理念,也提升了解題的效率和技巧。從而增強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和核心數學素養。
三、總結
總而言之,數形結合的理念是數學課程的最基本的教學方法,所以,在實際的學習進程過,數學老師要巧妙的為學生引入數形結合的方法,把抽象的概念變得更加簡單直接,達到讓每位學生都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教師要不斷地加強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理念,借助圖形闡釋數量之間存在的邏輯關系,讓同學們感受數學知識帶給我們的魅力,并激活同學們對數學內容的學習欲望,另外,也加強同學們對數學理論概念的掌握,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明合. 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J]. 明日,2018(29):186.
[2]潘紹廣. 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J]. 神州,2020(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