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庭杰
摘要:中等職業教育階段的學生其年齡正處于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個人行為習慣及個人成長很容易被家庭、朋友、學校等環境影響。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第一教育管理者,在學生教育教學中,要與學生及時進行有效溝通,及時給予精神上的認可,要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要切記,要用愛去感化學生,要循循善誘,耐心引導,不可操之過急。只有從學生角度出發,為學生思考更多、更好走的路,才能塑造出人格健全,品學兼優的學生。
關鍵詞:民族地區;中職教育;班主任;德育工作
一、案例背景
班級里的李同學是少數民族的一員。由于父母文化水平較低,長期生活在牧區,缺乏基礎性啟蒙教育,中考未取得理想成績,現就讀農學專業。他薄弱的文化基礎導致他缺乏學習的動力。并且因為從小在沒有約束的環境中長大,使他養成了固執、偏激的性格與惰性心理。這導致了他在生活中行為習慣差、不愛衛生,在學習中頂撞老師、帶頭逃課等一系列的不良作風。針對這種嚴重影響學校的風氣的情況,怎樣才能做好他的思想工作,讓他認識錯誤,改正缺點,重新成長為優秀的青少年呢?
二、案例分析
通過各種渠道深入了解,我發現造成他這樣性格與習慣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1.家庭教育不足
通過與家長溝通交流,我發現他們的家庭條件有些困難。父母常年早出晚歸,甚至有時候父母去放牧,幾月見不到自己的父母,只有把他拖給年邁的祖父照顧。對于孩子的教育指導少之又少,學習與生活方面的引導更是微乎其微。祖父對孩子的過度溺愛更是養成了其不計后果、我行我素的習慣,性格也逐漸固執與偏激。
2.生活環境影響
李同學經常游手好閑、好吃懶做。在中學時,便時常與學校一些后進生搞小團體,出入網吧、打架斗毆這些情況更是屢屢發生。后來更是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手機網絡游戲上和籃球上,成績也就一落千丈了。
3.關心不到位
調查發現父母對他關心不足,卻過分要求成績。導致李同學在長期的壓力下形成了自卑心理,總是懷疑自己,否定自己。固執、偏激等情緒障礙隨之而來,形成連鎖效應,導致他更加無法去除心中的阻礙。
三、案例處理過程
綜合李同學的情況,我準備了三個步驟幫助他改變。
1.及時進行有效溝通
在學校,我多次找他談心,在學習和生活上及時指出他的不足,規勸他改正缺點。長久的溝通接觸,使他可以耐心地聽完我講話,可每次他都說會改正,而下一次,又照犯不誤。考慮到他自控力差的情況,我本著“慢慢進步”的心理,盡可能在他違紀后及時給予糾正,給他提個醒,打個預防針,以這樣時間戰術來慢慢延長他再次犯錯誤的時間。
2.給予認可和肯定
盡管他在學習生活中不太突出,但他身體素質強硬,有著非常棒的運動天賦,尤其是在籃球方面。于是,我多次舉辦班級趣味籃球賽,果不其然,李同學每次都是第一個報名。同時,我安排他收集報名信息、負責平時訓練任務,他都能認真負責的完成。那是我第一次在他臉上看到笑容,不僅僅是因為開心,還包含著感謝我對他的信任。可惜的是,由于初期與隊員配合不太默契,第一次比賽并沒有獲獎。值得一提的是,他主動在賽后對沒有拿到名次向我表示歉意,這著實讓我大吃一驚。我告訴他:這只是一個開始,你只要努力拼搏過,就是最大的勝利。他有點不好意思,但又帶著興奮和激動,我知道他是盼望得到別人的贊揚的。自那以后,我經常在他進步時給予他認可。果然,長期以來成效明顯,同學們也反映他越來越有禮貌了。
3.及時開展家校共育
我經常與李同學的家長聯系,詳細分析他的在校表現及原因,共同解決孩子的心理狀況。建議家長為孩子提供更多表現自己的機會,比如讓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只要從中發現有進步,馬上表揚他,如此一來,孩子從他人的肯定中得到滿足,進而增強自信。
四、案例反思
面對李同學的成長,我既開心又欣慰。其實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認可,但由于家庭教育方式不同,父母的表達或許有所欠缺。因此,在學生教育中,發現學生“閃光點”是一大重點。,教師應當切記,教育學生要用愛,只有從學生角度出發,為學生思考更多更好走的路,才能塑造出人格健全,品學兼優的學生。
同時,在李同學的成長過程中,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激勵的作用、集體的力量。針對這樣的學生,教師要循循善誘,耐心引導,不可操之過急。只有將注意力更多地關注到孩子的優點和特長中,放大孩子的優點,讓他們一步步放開自己,正確認識自己,將自己融入集體,感受周圍的善意。通過多元化的評價、各項活動的參與,使其自信自強,最后達到改善自身的不足的目的。
五、經驗總結
在我們中職教育之中,我們的學生文化知識欠缺,但并不阻礙他們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作為班主任,我們更應該為學生把守好人生的每一道防線。在我們育人的道路中,特別是要改變一個人長期以來的壞習慣,更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通過這個典型案例,我總結出“一守二耐心三教育”的德育經驗。
“一守”是守住學生底線;“二耐心”是對學生耐心、教導耐心;“三教育”是家校共同教育,學生興趣教育,相互影響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引導每一個學生走向屬于自己的光輝前程。
參考文獻:
[1] 余國良. 愛與智慧——中職學生教育密碼 [M]. 長春: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0.
[2]楊宇琳. 中職德育工作案例分析[J]. 職業教育(中旬刊), 2021, 20(05): 73-74.
[3] 李賢德. 中職生德育工作案例分析與探究[J]. 新教育, 2011(Z1): 68.85D2B864-78F6-467D-86ED-8CCE6DE125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