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瑞麗
在小學階段,數學屬于基礎科目,教師做好數學教學,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從而以更好的基礎,更好的狀態去面對其他理科相關學科的學習。由于數學學科存在抽象性的特點,學生在課堂中難以對數學產生學習興趣,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將數學文化滲透到課堂中,豐富課堂內容,使得學生樂于將自己的熱情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同時,數學文化的滲透可以展現數學的人文教育價值,深入挖掘數學的理智美,最終體現數學的教育價值。本文主要針對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以及數學文化的滲透策略進行分析與論述。
一、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的主動性很強,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都由教師做主導,有計劃、有步驟地為學生講授更多的數學知識與思想。然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并沒有關注學生在接受能力與學習能力方面的差異,整體課堂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而將數學文化進行有效滲透,可以擴充教學資源,也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明確教學目標,從而迎合科學發展的需求。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文化教學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增進與學生的感情,便于教師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1]。
二、小學數學課堂滲透數學文化的策略
(一)教師需要樹立“讓數學史體現它的教育價值”的教育理念
教學數學教育并不是單純地進行數學知識的關注,還需要關注對于文化教育的拓展,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使得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具備一定的數學文化素養。在教學期間,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數學的發展歷史,聞名古今的各位數學家及其名人軼事。為數學課堂增添了很多有趣、吸引人的內容,讓學生在文化的熏陶中,實現對于數學知識的認知與理解,教師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可以實現對于教學的創新與優化。我國歷史悠久,數學的發展進程也十分可觀,在這個過程中更是出現了祖沖之、劉徽等著名的數學家;也出現了關于數學的《九章算術》《海島算經》等數學經典巨著,這些內容都可以加入到數學課堂中,通過對文化發展的掌握,實現對于相關知識的學習。同時,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有關數學文化的書籍,提升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感受數學這一學科的獨特魅力[2]。
(二)在課堂教學中引進豐富的數學文化資源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注意力容易被不相干的事物分散。且多數的小學生都普遍認為數學這一科目是枯燥乏味的,學生在開展學習的過程中,難以產生較為濃厚的興趣。面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通過合理的引導,打破學生對于數學的固有思維,使其能夠在學習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了解數學的魅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有效利用互聯網與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探索更多的相關知識和內容,使得學生可以學習到更多數學相關的內容,經過有效的文化拓展,培養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
(三)小學數學課堂要注重文化創造
在開展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數學教學更加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探究能力的培養。為實現目標,教師在課堂中給學生留出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并對實時內容進行學習與探究,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并充分掌握學習數學的技巧以及學習方法[3]。
(四)數學課堂中深度挖掘數學蘊含的文化之美
數學知識并不像學生想象的那樣晦澀難懂,還蘊含著多重魅力,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多的樂趣。因此,教師應當在數學課堂中深度挖掘數學所蘊含的文化之美,提高數學的教學效果,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意義。在教學期間,可以開展多角度、多層面的分析,使得學生領悟到數學文化的深刻意義與學習價值,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使得數學文化的價值能夠有效彰顯出來。
三、總結
在數學教學期間有效利用數學文化是十分必要的,不僅可以讓學生用美學眼光欣賞數學,還可以切身體會到數學學習的價值,提升文化素養,從而在數學學習當中取得進步。在此基礎上,使得數學文化的意蘊能夠在學生身上得到傳承與積淀。
參考文獻:
[1]梁惠.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的策略[J].教育界,2020(52):68-69.
[2]顧婷.讓數學課堂綻放文化魅力:淺析數學文化在高中數學課堂滲透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23):67-68.
[3]陳光秀.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34):90-91.CC5B22EC-C29B-463E-9DA2-C85FD4E341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