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摘 要:幼兒學習的主要形式就是游戲。游戲,是幼兒自我組織、自行判斷、自我需要而進行展開的活動內容,并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辦法解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糾紛,使活動可以有效的展開。同時兒童通過自主的游戲活動,可以最大化的實現游戲課堂的有效性,使生活經驗向學習經驗過度,最大程度的使幼兒“有所學,有所悟”。因此,對幼兒戶外自主游戲進行有效的觀察解讀,對幼兒的游戲行為進行必要的分析,對于教師可以有效的進行游戲教學,助推幼兒個人成長有著積極地作用。
關鍵詞:幼兒成長;戶外游戲;游戲課堂;自主活動;觀察解讀;自主策略
引語:
游戲對于兒童而言是學習的課堂,但是戶外游戲的開放性使得其伴隨一定的風險,因此對游戲的每個環節進行仔細的審核,最大程度避免危險的發生,保障幼兒安全也是進行游戲觀察前的必要準備。最大程度的將游戲對于兒童成長的積極作用發揮出來,如言語交際、動手能力、實踐創新等綜合能力。
一、幼兒戶外游戲有效開展的作用
1.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發展
在幼兒進行游戲活動時,可以很好地鍛煉幼兒的言語表達能力。對于游戲內容的全身心投入,使得幼兒間的情感交流變得頻繁,同時為了更好的解決游戲行為中遇到的問題,勢必可以加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如,在搭積木時,為了更好的搭建好自己設想的事物,幼兒間會進行交換。而這也是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情感表達的考察。
2.促進幼兒個人自主性的成長
游戲行為的獨立性使得幼兒必須自己處理游戲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而解決困難的過程就是幼兒自我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很好地鍛煉幼兒的獨立意識和品質,同時也是對幼兒綜合能力的鍛煉和培養。如,在進行游戲活動時,不小心被其他小朋友碰倒了。大多數小朋友經過戶外游戲的鍛煉,可以自己站起來,并接著進行游戲,而這正是幼兒自我獨立意識的成長,可以面對一定“攔路虎”。
3.促進幼兒實踐創新力的發展
幼兒在進行創造游戲內容的過程,就是其實踐創新的過程。通過游戲行為可以很好地將生活經驗與游戲結合,促進幼兒的自主成長。如,在進行創編故事時,通過對其他生活經驗的學習使游戲內容合理并符合邏輯。并進一步的引發討論,使原有的生活經驗進一步升華。
二、如何開展有效的戶外游戲活動
1.發揮教師教學的主導
興趣才是幼兒游戲行為最本質的推動力,因此通過對幼兒興趣的發掘可以有效的極大幼兒的游戲欲望和激發幼兒的想象能力,并進一步可以培養幼兒的實踐創新能力。對于教師而言,通過對幼兒游戲興趣的把握,也可以為指導幼兒游戲行為,引導教育教學提供現實依據。
如,沙池里,樂樂拿著工具在修建城堡,一邊建城堡,一邊喊著魔王來了,我要保護好公主。明明聽見了就問樂樂:“魔王在哪里?”于是樂樂就說:“那你來當魔王進攻城堡吧!”明明想:“城堡里也沒有公主呀!我去找紅紅當公主吧!”于是紅紅當起了被保護的公主......在上面的情境中,樂樂堆城堡開始了聯想,城堡需要騎士來守護,有騎士那么就會有公主,畢竟騎士是保護公主的。那么就需要一個壞蛋,壞蛋就是魔王。于是一個魔王綁架公主,騎士打敗魔王的游戲活動就出來了。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幼兒“扮演”的欲望,那么就幼兒的扮演繼續發展,會衍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讓我們抓住幼兒的興趣點繼續“看”下去。
2.轉變教師的教學角色
在游戲中,幼兒通過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發明了自己的游戲。同時已有的創造經驗對于幼兒游戲行為的進一步發生、發展有著很大的助推作用。同時對幼兒當前游戲經驗的了解,使得教師對幼兒的游戲行為、游戲發展可以更有針對性的提出相應指導,使得幼兒的游戲行為更好的向教育教學靠攏,使得其具備相應的教學意義。
如,樂樂扮演騎士守護公主和城堡、明明扮演進攻城堡的魔王、紅紅扮演被保護的公主,主要角色已經就位。這時候就開始進行故事的發展,這時候魔王要提出相應的進攻方式進攻城堡,而騎士也需要調集士兵守衛城堡,而公主需要對守衛城堡的騎士進行獎賞。明明說:“我要攻破城堡,把公主抓到我的城堡里。”“快,我要用火魔法燒開城堡的大門。”樂樂說:“我不會讓你攻破城堡的,我要打敗你。”“城堡的魔法師們,快用水魔法滅火。”紅紅說:“騎士們,請守衛好城堡,謝謝你們!”于是魔王和騎士展開了你來我往的斗爭,在魔法的較量中幼兒的思維得到拓寬,語言表達能力、創新實踐能力也相應的得到提升。在這個場景中,我們看到幼兒運用已有經驗是游戲內容得到了豐富,游戲的掌握程度也在不斷地提升。因此,我們此時需要抓住幼兒游戲行為中的“經驗點”,觀察和解讀游戲的進一步發展。
3.積極記錄、反饋游戲行為
最近發展區理論對于幼兒教師指導幼兒進行游戲行為,使游戲行為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提供了理論支撐。它闡述了幼兒游戲行為發展的方向,使觀察行為更具有傾向性。
如,在魔王和騎士你來我往的較量中,城堡倒塌了,魔王和騎士也累得筋疲力盡,可魔王沒有達成目標也不愿意認輸,騎士也還在守衛公主,于是明明和樂樂發生了爭吵。樂樂:“我才是最厲害的,我的魔法已經打敗你了。”明明:“才沒有,你的城堡已經倒塌了,我更厲害。”騎士說:“你該灰溜溜的逃走。”魔王說:“公主是我的了,我已經贏了。”這時候教師可以就魔王和騎士之間的正義性進行教育意義的轉化。從事件本身的正義性到幼兒們的心理傾向進行教學轉化,幫助幼兒更好的總結。“大家是希望魔王打敗騎士,還是騎士打敗魔王呢?”“魔王隨便攻打別人的城堡對不對呢?”“公主被抓到魔王黑乎乎的城堡里,你是公主會害怕嗎?”
通過適當的引導幫助幼兒進行游戲行為的總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幫助幼兒更快的成長。
結束語
戶外游戲作為幼兒最喜歡的教學組織形式,但是大多數教師并不能就游戲行為進行恰當的組織教學。因此教師對于幼兒的游戲行為需要進行適當的引導,抓住時機,將游戲行為轉化為教育行為。同時在參與到幼兒的游戲活動中時,需要轉換教學角色,投入到幼兒的游戲內容中去。只有教師參與到游戲中去,才能更好地理解幼兒的游戲行為。同時也只有建立了師生間的同頻交流,才能讓師生間的關系更加融洽,更好的實現游戲的教育意義,助力幼兒的個人成長。
參考文獻
[1]張麗萍.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沈海霞.給孩子多一點自由-談幼兒戶外自主游戲觀察解讀的策略[C].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