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摘 要:在雙減背景下對中小學教學要求在不斷的增加,小學數學教師要通過降壓減負的教學思路,重新構建課堂教學模式,并且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雙減理念融入到不同的教育環節中。例如在對學生進行作業布置時,教師要在雙減的影響下,創新作業的內容以及作業的形式,使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能力來檢驗自身的學習成果,加深學生對小學數學知識的印象。
關鍵詞:雙減;小學數學;作業設計
在雙減下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提升小學數學作業形式的多樣性,并且結合學生當前的年齡特點以及學習特點,融入一些和學生生活聯系相對來說較為密切的數學作業內容,從而使學生能夠激發學習的熱情以及學習的興趣,真正成為作業的主人,促進學生數學素養和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因此在雙減下進行小學數學作業的優化設計是非常重要的。
一、“雙減”政策背景
雙減是我國教育部門在新時期下頒布的新型教學要求旨在減輕中小學生壓力,促進學生們可以在少而精的作業中加深對相關知識內容的印象,推翻了以往教學中題海戰術的作業布置方式,根據中小學生的教育要求。提出科學合理的作業設計方式,在不增加學生額外學習壓力的同時實現教學目標。
在“雙減”背景之下,小學教師應做到首先要提高課堂上的教學質量。高效有質量的教學,是教師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條件,首先,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認真的解讀我國關于雙減政策文件中的要求,及時的糾正在以往課堂教學中和雙減政策相互違背的地方。其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高質量的課堂學習,使學生不必花費更多的課后時間鞏固知識,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可以在課余后做到勞逸結合,保證充分的休息時間,以更加積極和飽滿的狀態完成知識的學習[1]。最后。教師要提高作業設計的精確性。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的重點以及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情況,為學生科學的布置相對應的作業。同時也要減輕學生的負擔,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做作業的快樂,啟發學生對接下來學習內容的興趣,在減少作業總量的前提下,保證精確性,明確方向實現教學目的。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策略
(一)趣味性作業的布置
小學階段的學生作業效率的提高取決于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以及熱情,因此教師在雙減下對小學數學作業進行設計時,要突出小學數學作業趣味性的特征,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知識內容的練習以及復習[2]。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布置一年級上冊“比一比”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比長短和比高矮為主到日常生活中更加多方位的選擇不同的物體來進行比較,教師可以讓家長配合著拍視頻讓孩子說一下比較的方法以及比較的依據等等,之后再上傳到教師的移動終端中,教師要進行全面的檢查,及時的發現學生在比教師所存在的問題。通過這一趣味化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加開闊自身的學習思維,以不同的角度入手把握比較的方法和重點,從而提高學生當前的學習效果。這樣一來既可以創新小學數學作業的形式,還可以使學生的整個作業過程變得更加輕松和愉悅,在生活情景中加深對相關知識和數學技能的印象,提高學生做作業的效果。
(二)自主性作業的布置
在突出小學數學作業布置自主性特征時,主要是為了讓學生結合自身的數學能力以及數學學習思維進行自主性的作業,讓學生成為整個學習過程的主人,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的數學基礎進行自主性的探索,在摸索中逐漸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3]。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進行一年級上冊“10以內數的加減法”單元復習作業設計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總結不同章節的重點知識,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整體,讓學生先了解這一部分單元內容所講解的知識,也可以回憶自身的學習過程,加深對基礎知識的印象,之后,教師可以在作業設計中參照例題編寫一些考核基本知識的判斷題,其次教師要設置一些變化性的題目,變換一下數值,讓學生進行自主性的練習。最后教師也可以為學生融入一些典型應用題來讓學生進行反復的訓練,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控制好作業的梳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能力進行自主性的解答,也可以和他人進行相互的合作,共同地完成整個作業。在這種作業布置的過程中,既可以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平臺,還有助于減少學生的作業壓力,讓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理解能力和教師所布置的作業來完成相對應的學習任務,達到良好的知識鞏固效果。
(三)生活性作業的布置
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和學生日常生活聯系是十分密切的,鍛煉學生的數學知識運用能力,也為重要的教學目標,通過生活化作業的引導能夠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作用,還可以使學生深入到生活中進行作業的實踐,提高學生做作業的興趣以及積極性。
例如在班級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為學生布置一年級上冊“認識鐘表”方面的作業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生活性的實際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利用一天的時間帶上一塊鐘表之后,再記錄自己每一天在哪些時間要做什么事。之后教師要讓學生畫出鐘表的樣子在講臺中向其他同學介紹自己每天所要干的事。另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鐘表記錄一下一周內日出和日落的時間等等。通過生活性作業的布置,能夠引導學生的學習視角深入到生活中,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豐富學生當前的學習情感。
結束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作業是學生檢驗自身學習成果和復習課堂知識點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加強對學生作業布置的重視程度,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學習特點,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進行多樣化的創新,加強和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完成小學數學作業的過程中加深對相關知識內容的印象。
參考文獻
[1]孫瑩.新課程下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新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13):66-68.
[2]周定強.新課改下小學數學作業布置的策略[J].學周刊,2019(02):58-60.
[3]馮苒.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的布置分析[J].數碼設計,2018(10):48-50.79DD56D2-26DA-436C-8BA0-E4E7784458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