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英
摘 要:中學生這個階段正是樹立閱讀意識的重要階段,中學生的閱讀不能只局限于課本之中的內容,老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拓寬學生的閱讀面,讓學生通過課本內容延伸到整本書的閱讀,閱讀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和影響,可以打破時空與作者進行思想上的交流與溝通,本文主要從初中語文教學入手,對整本書閱讀提供教學上的可實施策略與研究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讀書應知
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的途徑,現代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不斷影響著中學生的閱讀習慣,碎片化閱讀充斥著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這樣的現象導致學生不能夠靜下心來完成整本書的閱讀。如果想要提高中學生的閱讀能力,老師就要從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開始讓學生全面綜合的發展。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對中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應當從長遠、全面的角度去分析,要結合現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制定教學計劃,激發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更要貫徹落實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于出入法的運用。
一、讀書出入法打開學生的思想格局
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要“知出明入”。如果從思想格局方面解釋“出入法”,可以將入書看作是吃透書本中的內容,而出書則是將書本中的內容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兩者巧妙結合起來才能有效打開學生的思想格局。只有讓學生對書本中的內容產生疑問與好奇,才能夠引發學生進行思考,學生對書本中的內容思考的越深,就越能提高學生觀察事物和閱讀理解的能力。“出入法”讀書不能只讓學生關注一個視角,老師應該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找到作者與書中的聯系和銜接點。閱讀是一個持之以恒的事情,讓學生明白不是因為他是學生而讓它去閱讀,而要讓學生明白閱讀是一輩子的事情,老師只是為了培養和鍛煉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習慣而已。老師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實際生活讓學生把握讀書的規律,同時老師還可以利用書中的內容去讓學生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就比如老師在教學七年級下冊中《木蘭詩》一文時就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木蘭替父從軍堅韌不拔的精神。《木蘭詩》雖然主要講述了一個很傳奇的故事,但是它的文學意義是不容小覷的;其次老師還可以通過對《木蘭詩》的教學讓學生知道文章摘選自《樂府詩集》,讓學生通過一篇文章展開對整本書的閱讀;再次老師也能通過這篇文章開展一個愛國詩詞朗讀會,讓學生在朗誦的過程中準備詩詞資料,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夠去主動閱讀不同的文學作品。老師要學會利用一切可以引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內容,準確、快速的幫助學生建立起閱讀思維,學生也要努力跟上老師的教學步伐,學生只有加強對閱讀的敏銳性,才能夠在初中語文學習過程中掌握主動權。
二、整本書閱讀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
中學生在進入初中課堂學習后因為課業比較繁重,導致學生都沒有多余的時間去閱讀書籍。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老師更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主動進行閱讀。讀書“出入法”如果站在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這個視角,就必須結合整本書閱讀教學幫助學生。閱讀非常注重銜接性,七年級課本內容有很多都是整篇文章的節選,就比如《回憶魯迅先生》這篇文章,學生剛通過課本內容了解到魯迅先生的片面,文章就戛然而止了,學生肯定會為此感到失落。整本書閱讀具有完整性,雖然篇幅較長,需要耗費很多時間進行閱讀,但是學生可以更加全面的認識到文章所傳達的意思。單篇文章短小干練,但是只是梗概內容介紹,不能夠讓學生了解到事物發展的全貌,因為閱讀不僅要做到走進作者的精神世界,同時也要能夠做到從作者的精神世界中抽離出來。閱讀不是一味的吸收,更重要的是要去吸收精華摒棄不正確的思想,作者也只是在書寫他個人所見識到的世界一角,所以為什么要讓學生去多讀書、讀好書,主要是讓學生去理解不同作者所見識到的不同世界,然后將知識累積起來形成大的智慧。書籍只是為學生提供一個思路,學生應該做到活學活用,整本書閱讀需要學生邊看邊理解,同時整本書中包含的學識是豐富的,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會擴大自己的知識層面、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三、全方位閱讀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在現代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倡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增加學生閱讀整本書的數量。理解能力的培養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的重點,老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上創設情境幫助學生進入到書本的世界之中,就比如老師在教學七年級語文上冊《論語》十二章時,不僅可以通過講述孔子的故事去讓學生對孔子的著作產生興趣,其次還可以通過課本內容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孔子在《論語》中的“吾日三省吾身”、“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等富有哲學思想的短句都值得學生細細理解和品味。老師也可以找一些關于《論語》的視頻講座在課堂上播放,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認識與理解,同時《論語》全書講的都是關于修身養性的內容,所以可以有效激勵學生的學習態度,一本好的書籍可以帶給學生心靈上的感化,老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看《論語》全文,看不懂沒有關系,因為每一本書在不同的階段觀看都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感悟。首先要讓學生進入到書中的世界,不管是深入閱讀還是淺顯閱讀,都會對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有好處。讀書應該有效運用“出入法”,其實這就要求學生要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要不斷變化看書的眼界,多方位、全方面的把書本中的內容想清楚、看明白,一本書看一次沒有讀懂的話就可以利用兩次、三次去翻閱,每一次翻閱都會發現新的觀點,這就是閱讀的意義。
結束語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加入整本書閱讀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語文,書籍是學生的另一個寶庫,只有讓學生學會閱讀和理解才能找到書中所蘊藏的知識力量,當初中學生的思想和格局打開后就能夠簡單的理解古文的邏輯和寫作的技巧,語文學習成績相應的也會增強和提高。學生讀書更應該明白“出入法”的意義,讓學生在書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黃金屋。
參考文獻
[1]施英.讀書應知出入法——淺談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J].學苑教育,2022(03):69-71.
[2]鳳良喆.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探索[J].中學語文,2022(06):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