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璐
我們知道一個專業、一門課程要能夠延續下去,不被市場所淘汰,作為一個高等教育的參與者與執行者,我們必須要學習、了解國家最新的教育政策法規,并緊跟政策,調整符合學生就業形勢、就業渠道的授課內容和教學方法。
今年兩會開過以后,引發教育改革的熱議。其實,早在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其中除了提出學科類評價改革以外,還明確提出:改進教育評價。具體來說,就是提出把中小學生學習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類課程以及藝術實踐活動情況納入學業要求,全面提升學生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并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我們再來看看市場發展趨勢,6月26日,學而思正式宣布成立線下素質藝術機構:好未來勵步兒童成長中心。那么現在連學而思這樣的學科類教育巨頭都涉足藝術培訓行業,這說明什么?說明藝術類素質教育的蛋糕在擴大,實際上對音樂類學生就業來說有明顯的利好趨勢。
基于以上形勢,結合我們的鋼琴教學法課,兒童鋼琴教學以后的發展趨勢將是注重保護和發展兒童長期的音樂興趣,包括逐步改革業余考級等評價制度。所以鋼琴教學法的實施內容中應淡化技能技巧枯燥性的訓練,注重培養學生游戲化教學環節設計能力。
依托于各種先進的音樂教學法:游戲化教學法要依托于世界先進的教育法,并對其有一定的深入系統地研究,如奧爾夫教學法、柯達伊音樂教學法、達爾克羅茲音樂教學法、鈴木教學法等。當然這些教學法也不能夠生硬的拿來套用,必須要相互融合,借鑒、吸收不同交叉學科的營養,要在實踐中演練。盡量考慮到兒童各個年齡段身心發育規律與理解力的特點,要盡量避免枯燥的技能技巧訓練。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用各種先進的音樂教育法融入到鋼琴教學中,用游戲化教學法推進鋼琴技能技巧知識性的傳遞過程。
依托于教師在琳瑯滿目的鋼琴教材中的開發、介紹、選取新穎的趣味性鋼琴教材,對小朋友的學習來說有著極大的探索欲望和趣味性。市面上傾向于游戲化教學環節的教材,已經趨向于豐富和完善,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選取不同的教材進行搭配,并且要不斷地利用網絡以及多媒體資源了解最先進的游戲化教學理念以及新的教材出版狀態。要在選取的教材中能夠體現教學的趣味性,避免一味的枯燥性的知識及技巧的傳授。
我們在鋼琴教學法實踐課上引入游戲化律動環節,并一直嘗試讓學生利用網絡搜索已有的音樂資源和律動,并將之進行組合變化,一個原形變成多種變式,以求創作變化出適應不同年齡階段、不同音樂學習類型孩子們的身心特點發育規律的音樂游戲環節,并在課堂上加以小組創作、探討、展示。如關于手指獨立的齊步走游戲訓練、手型支撐及手腕手臂放松的游戲訓練、強弱拍律動游戲、大臂手腕呼吸游戲訓練、包括針對不同樂曲設計出來的情景律動游戲環節。其中每一個游戲訓練又都能夠變奏出幾種不同的律動動作。這些都是我們在鋼琴教學法課游戲律動環節中要引導學生自主探討、創編、改進的重要教學環節。逐步引導學生有自己選取音樂、創編律動游戲的能力,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創新精神,避免一味地收集網絡資料與單純的模仿,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有在自己的鋼琴課堂和音樂課上根據不同的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教材的特點,設計不同游戲化教學環節的能力,并不斷的在實踐課中去印證、去探索。所以鋼琴教學法課中的教學觀摩環節和教學實踐環節對于學生們的能力有著重要的提升作用,我們應當充分利用這樣的實踐環節,對課堂上設計出的游戲化環節進行實踐論證與改進探索,使我們的游戲化教學法取得良好的課堂實踐效果。
要把游戲教學法運用好,鋼琴教學法課,一定要借助于初級音樂劇場、發展心理學、語言技術技巧、節奏課,初級音樂教學法等交叉課程。所以鋼琴教學需要有扎實的理論課基礎,和多方位交叉學科的靈活貫通以及實踐能力。鋼琴教學法與這些交叉學科之間的關系總結為:借鑒、吸收,浸潤反哺。并且我們要啟發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實踐和探索多動腦、多思考,多構建、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和潛力,并且要在老師的帶領下有科學方法的支撐,提高自己的內驅力使游戲化教學法完美的融入到實踐教學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