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媛媛
在對兩版《梁?!返纳钊肓私夂脱芯恐?,李翰祥版《梁祝》采用改編傳統黃梅戲的方式,在這部古畫般的黃梅調影片中,導演圍繞祝英臺緩慢講述了一個悲劇的發生,反映了封建傳統對婚姻和愛情的束縛和禁錮,個人對抗封建勢力的無力。而徐克版《梁?!吩诒A艄适略驳幕A上,對劇中人物的設置和情節上做了較大改動,繼承傳統的同時加入現代的表達,形成獨特的藝術思考。
一、故事的改編
從祝英臺去書院讀書的原因上看:李翰祥版的的祝英臺是一個大家閨秀,聰穎,自幼隨兄學詩文,恨家無良師,女扮男裝說服了父母才得以往杭州訪師求學。而徐克版是因為父親要和馬家定親,祝英臺胸無點墨,為了不給祝家丟人才被祝母女扮男裝送去書院讀書。
從梁祝二人相遇上看:李翰祥版的《梁祝》相遇是祝英臺女扮男裝遠去杭州求學的途中,巧遇同赴杭求學的梁山伯,二人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而徐克版的卻是學生們正在上古琴課,梁山伯所撫琴音被老師訓斥心肝脾肺腎唯獨缺情,此時英臺從林間走過,傳來一陣悅耳笑聲,打斷了老師的授課,引起了梁山伯的注意。
總的來看:徐克一方面繼承了李翰祥版《梁祝》的悲劇結局,另一方面對故事構架和人物設置進行了顛覆性的改編,進一步擴張故事主體,影片三分之二的時長都以一種輕松活潑的喜劇筆觸描繪梁祝二人情感萌發的浪漫過程,在嬉笑怒罵間愈見情深,先揚后抑讓這段情更顯得有很濃烈的悲劇色彩。
二、人物形象的改動
在《梁?!芬黄?,徐克導演對人物的設定有較大的改動,俏皮可愛的祝英臺,更有男子氣概的梁山伯,同性的亭望春,同樣崇尚自由、反抗傳統禮教的和尚,這些都是不同于李翰祥版的改變,也使徐克版的人物更加鮮明,故事更加豐富。
祝英臺:李翰祥版中飾演祝英臺的樂蒂,既清新儒雅又秀美可人,情感真摯細膩;而徐克版中楊采妮憑借其清純可愛的形象和清新自然的演繹為觀眾展現了一個俏皮搞怪的祝英臺。兩版祝英臺都具有女性的獨立思想,但是徐克版的祝英臺更具有現代女性的意識,進一步擁有了支配自己身體和精神的自由;兩版祝英臺對愛情的執著都具有突破傳統的精神,對于婚姻和門第的束縛都進行了一定的反抗,但也都敵不過封建社會的悲哀和世事無常,最終與梁山伯一同化蝶。
梁山伯:李翰祥版中反串飾演梁山伯的凌波,骨秀清新,神韻脫俗,言談舉止具有濃郁的書卷氣,是一個出身寒微卻敦厚篤實的君子。徐克版的梁山伯是由吳奇隆來飾演,多了份男子氣概,一開始也對“情”一無所知,但他與凌波飾演的梁山伯最大的不同是,吳奇隆飾演的梁山伯在與祝英臺的相處過程中發現了她的女子身份,并且在送別時與祝英臺在山洞中情難自禁,一句“亂就亂吧”更顯得他突破傳統的勇敢氣魄和現代化的反抗精神。
三、主題表達的比較分析
李翰祥版的《梁?!吠ㄟ^影片開頭祝英臺假扮大夫來說服父母去杭州求學,就可以看出封建傳統對女子的束縛。影片圍繞祝英臺展開,從祝英臺求學到與梁山伯相識相知再到相愛,直到十八相送,梁山伯依舊不知道祝英臺是女子,二人的感情無法被完全定性為男女之間的愛情,情感遞進較為平緩。
徐克版《梁?!芬詺埧岬纳鐣褐品匆r愛情之美,講述了一個唯美與凄美并存的愛情故事。徐克讓梁山伯早早就知曉了祝英臺的女子身份,加快了二人感情的推進,營造了多個唯美的愛情場景,也更讓后面的悲劇結局更加令人心痛,更為震撼。與李翰祥版《梁祝》最大的不同在于徐克版《梁?!分猩习雸鱿矂〉挠哪喝ず拖掳雸霰瘎〉谋雌鄳K,前半場的青春明快,更加深了后半場的凝重。影片開頭就幽默的展現祝父用各種名貴化妝品,覺得用了化妝品紅光滿面,官運就會好過別人,諷刺了當時社會風氣和門閥等級,交代了悲劇發生的時代背景,更是在結尾祝英臺出嫁前夕,祝老爺叫下人涂抹粉底,腮紅如血,滑稽又詭異,突現“妖魔化了”社會結構對人性的扭曲和壓制。
四、總結
徐克版《梁?!份^之李翰祥版,人物形象更加鮮明飽滿,故事更加完整,感情更加濃烈,對愛情故事的描述更加具體和開放,極具浪漫主義與魔幻主義風格,倡導沖破社會背景限制的愛情精神,對命運和戀愛的反叛意識,對婚姻自主的憧憬追求,以及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戀觀的反抗,對封建傳統禮教的掙脫,更具有現代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