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英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學校更加注重對幼兒全面發展進行培養。尤其是在現代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中,語言表達能力直接關系到個人成長及適應社會的能力。為了提升新一代人的思維邏輯和語言表達能力,就要從幼兒抓起,注重對幼兒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借助農村自然環境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進行培養,促進幼兒創造性的發展。
關鍵字:農村自然環境;幼兒;語言表達
引言
語言是與人高效溝通的主要方式,語言教育對幼兒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幼兒時期正是一個人學習的啟蒙階段,所受到的教育方式極大地影響著幼兒未來時期品格和行為的養成。幼兒所處自然環境對其影響巨大,教師要在語言教學中充分融入周邊環境,深入挖掘農村自然環境中的素材,為幼兒創設高效的語言教學環境,提升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一、實地觀察,促進幼兒語言應用能力提升
語言是彼此之間進行情感溝通的重要途徑,也是獲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方式。幼兒時期是幼兒語言學習的關鍵時期,在傳統的幼兒教學中,大多教師過于注重對幼兒進行滿堂灌的方式教學,忽視了幼兒的情緒,容易使幼兒產生抵觸心理。在現代教育背景下,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不斷更新育兒理念,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幼兒所處年齡段的性格特點,對幼兒進行引導,激發幼兒對周圍環境產生新鮮感和好奇心,通過引導幼兒對環境進行觀察,讓幼兒在日常環境中構建與人溝通的橋梁,培養幼兒的語言交際能力。
例如教師在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時,教師可以從幼兒的日常生活入手,與幼兒一同舉辦各種活動,與幼兒一同進行游戲創作,通過對幼兒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生活情景進行模擬,激發幼兒的表達欲,帶動幼兒的情感,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到周邊環境中,帶領幼兒進行高效觀察,并能夠將心中的所思所想積極表達出來,讓幼兒對自身感興趣的美好事物與同學一起分享出來,提升幼兒的表達能力。
二、識物造句,促進幼兒語言創造能力提升
幼兒階段正是其接觸外界事物,提升自我認知的階段,因此,幼兒時期的所受的啟蒙教育對幼兒成長與發展至關重要。為了有效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要不斷激發幼兒的創造能力,釋放幼兒的天性。幼兒所處階段正是樂于探索新鮮事物的時期,不僅具備驚人的模仿力,其動手能力也極強,教師可以針對幼兒這一特點,對幼兒課程進行開發,創設識物造句的課程,課程的開發要基于農村所處環境的基礎上,讓幼兒以藝術性的思維模式進行創造與實踐。教師要提升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視程度,在實踐過程中,對幼兒給予適當的鼓勵與引導,最大程度開發幼兒的語言系統,讓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放松自我,提升幼兒課程體驗感。
例如在教師在帶領幼兒園中班幼兒進行戶外游戲時,可以以游戲為載體,培養幼兒識物造句的能力,教師要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在游戲中將自我認知與情感結合在一起,讓幼兒成為課堂的主人。比如在秋天落葉紛飛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到戶外利用千姿百態、五彩繽紛的落葉組合成小動物,讓幼兒在課堂中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長,利用自己對不同動物的科學認知與理解,積極發揮想象力,借用樹葉將其轉換成不同種類的小動物,并積極表達出動物的名稱,用樹葉創造的各種動物進行識別,強化自我技能,激發幼兒思考、探索和表達能力的提升。
三、繪畫活動,促進幼兒思考想象能力提升
美術創作過程是幼兒天性釋放的過程,也是幼兒表達自我,認知世界、創造新鮮事物的過程,能夠有效提升幼兒的思考和想象能力。幼兒創造力的發揮是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之上逐步建立起來的,且與周邊環境和教師教學方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幼師在開拓幼兒語言教育教學時要創造出適合幼兒創作的教學環境與教學氛圍,讓幼兒身處其中,打開視野,用幼兒思維和視角進行美術創作,豐富幼兒創作源泉,打開幼兒創作的空間,鍛煉幼兒的思考能力。
例如讓幼兒繪畫“美麗的校園”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到校園操場進行繪畫,讓幼兒通過觀察校園不同教學樓建筑、花草樹木及小朋友游戲設施,作為繪畫的素材,激發幼兒創作的靈感,教師在幼兒繪畫過程中,不要多加干預,注重幼兒作品的內涵與本質,深入了解幼兒所思所想,利用課外活動和游戲提升幼兒的觀察力,幼兒在接觸自然和新鮮事物之中,便會借助想象力在腦海中開展一段奇妙的旅程。通過先積累再創作的教學方法,在開闊的室外進行繪畫,讓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之上完成創作,環境給予幼兒創作靈感,激發幼兒創造力與想象力,激發幼兒表達欲。
總而言之,語言表達是一個人從幼兒時期就應當具備的必要技能,語言表達能力是在社會生存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農村環境的資源,對幼兒進行引導,幼兒教育的發展與創新是未來人才培養堅實基礎,只有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理念,樹立全新的教育目標,將幼兒發展規律作為教學發展的方針,提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才能讓在多元化發展的當今社會中,掌握更多的技能,在未來發展中大顯身手,一展宏圖。
參考文獻
[1] 何偉偉. 利用農村自然環境促進兒童主動發展的行動研究[J]. 好日子, 2020(29):1.
[2] 于靜. 充分利用本土自然資源,提高農村幼兒語言表達能力[J]. 下一代, 202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