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勇
摘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高科技產業已經初具規模,高科技產業互聯網技術已經融入到了各行各業,尤其對教育行業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也在逐步引入相關多媒體技術,這些技術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小學科學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幫助教師能夠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科學;應用
前言:
多媒體技術能夠從多個角度將數學知識展現在學生眼前,將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將靜止的教學內容變為動態化內容,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思維過程,為學生搭建了從具體感知到抽象思維的橋梁。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通過多種感官接受知識,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師的教學中,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升,為小學科學教學打開了全新的篇章。
1.多媒體技術教學的特點
1.1形式新穎、視聽結合
多媒體技術能夠將圖像、視頻等多種元素整合在一起,使課堂教學方式變得新穎。在視覺與聽覺的雙重作用下,學生的注意力會更加集中,多媒體中的某種元素會讓學生產生深刻的印象。據調查顯示,人通過視覺途徑獲得的知識占知識總量的10%左右,而通過聽覺接受的知識占總知識量的80%左右,如果將視覺和聽覺結合在一起,就會獲取更加完整的知識內容,多媒體技術就可以將視覺和聽覺體驗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在小學科學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能夠通過豐富的色彩、逼真的畫面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知識的難度,幫助學生快速、準確的理解。
1.2內容豐富、節省時間
在講課的同時書寫大量的板書、繪圖,是傳統教學中方式中讓教師倍感頭疼的事情,不僅如此,教師還要在這個過程中考慮課堂氛圍、講課時間等,整節課上得非常緊張。而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教師可以在備課時將大量的教學內容制作成課件,大量的文字、圖片甚至視頻都可以在課件中展示出來,不僅使教學內容的完整性得到了提升,圖形的準確性與工整性也得到了保證,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提升教學質量。
2.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2.1借助多媒體技術,構建“情境沉浸式”課堂
眾所周知,相比較于文字表達和語音表達,視頻表達方式具有更加強烈的感染力,能夠構建出更加優秀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沉浸其中,打造“沉浸式”課堂活動。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專注力將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對于教學內容的學習更加細致,往往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并且視頻表達也更加具有趣味性,針對于小學生喜歡動手的特點,可以將動手實踐與科學知識相結合,設計出更加新穎有趣的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對動漫的興趣遷移到知識內容上來,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對于學習的重要性認知不夠清晰,學習自制力也較差,學習的動力主要由兩方面提供,一方面是教師和家長的監督指導,另一方面是對于學生的濃厚興趣。多媒體教學活動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視頻表達方式,合理利用這一點,往往會起到出人意料的教育效果。
此外,由于種種因素的共同影響,尤其是為了小學生的安全考慮,使得小學生親自動手實踐的機會較少,而在“沉浸式”課堂之中,依托于多媒體技術的視頻演示,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科學實踐經驗。
2.2借助多媒體技術,構建“個性化”課堂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由于受限于教育資源和教學條件,普遍采取統一式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沒有真正照顧到學生群體中不同的學習需求,例如,在講授一項知識內容的時候,班級內有的學生掌握十分透徹,但也有的學生尚未掌握,這就無疑造成了部分學生寶貴學習時間的浪費與揮霍;同理,也有部分未講解到的內容,部分學生依舊了解不夠透徹,導致這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一直得不到有效滿足。
而在多媒體教學活動中,可以開展針對性教學活動,針對每個學生的差異性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傳統教學模式之所以無法這樣做,主要是由于教師時間精力有限,無法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單獨教導,而借助于多媒體,可以將動手實踐部分錄制成多媒體課件,并將其上傳到互聯網去,讓學生自行觀看學習,然后在課堂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節約下來大量的教學時間,讓學生動手實踐。
2.3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構建“互動式”教學課堂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由于教師團隊受到應試教育和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導致在教師團隊在教學過程當中片面地追求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在課堂教育開展的過程當中進行單向的知識灌輸和內容講解,雖然可以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接觸到最多最廣的教學知識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卻不利于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靈活運用,導致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認知程度不足。并且從長遠來看,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學生產生對于學習活動的厭惡心理。除此之外,小學生年紀普遍偏小,思維模式發展還未成熟,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所以,必須對于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大膽的創新和改進,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的動手實踐服務,例如:教師可以將“做一個潛望鏡”提前錄制成一個小視頻,在動手做時學生可以按視頻步驟進行。切實提高學生在教學活動當中的參與程度,改變刻板沉悶的課堂氣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不僅要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顯著提高,也讓動手能力得的進一步提升。
特別是在科學實踐教學之中,“互動式”課堂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參與度,促使學生對科學實踐流程有更細致的體會、更深刻的感悟。
結束語: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在當前的小學科學教學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教師在教學之前,要徹底了解教學目標,找出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方向,使其能夠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占杰. 利用多媒體、讓小學科學課堂更精彩——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J]. 中國新通信,2020,22(07):200.
[2]周敏. 如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J]. 科教導刊(中旬刊),2019(02):125-126.
[3]王亞敏,張放平,盛正發,周碩林,毛新星. 小學科學課程中多媒體技術的知識圖譜分析——基于 Citespace 軟件的文獻統計分析[J]. 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9,18(0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