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晴
摘 要:“生活即教育”,孩子們感興趣的教育,才是適合孩子們的教育。我們開展班本課程的意義就在于從生活點滴中發現教育的真諦。我們要從孩子的興趣點出發,追隨孩子的腳步,陪伴他們在游戲中學習、在探索中成長。但不管開展何種課程,我們都需要借助很多資源,如家長資源、社區資源、地域資源等,其中地域資源是我們開展班本課程不可或缺的內容,也是我們近期重點挖掘的資源。地域資源的有效利用,能為課程順利開展添磚加瓦。
關鍵詞:地域資源;美術課程;課程故事
一、了解地域資源,明確教育目標
教育來源于生活,我們教育的主要目標還是要立足于實際,節約教育的成本。所以我們更要充分地挖掘地域資源,讓淀山湖周邊的自然資源、鄉土資源為幼兒園的班本課程添磚加瓦。淀山湖的地域資源豐富多彩:有六如墩的葫蘆、淀小愛的瓜果蔬菜等;河里、湖里的魚蝦、螃蟹也數不勝數,其中大閘蟹也是非常有名的;還有老街的石板路、古色古香的白墻黑瓦、金黃的銀杏大道、美麗的荷花池……得天獨厚的地域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正是我們開展班本課程極好的材料和內容。
二、挖掘地域資源,構建美術課程
1.傾聽幼兒心聲,引出課程主題
在開展課程前,我們要和孩子進行一次次談話,了解孩子們生活中接觸到的新鮮事物和他們所感興趣的話題。在和他們談話的過程中,我們也許會發現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好,他們的表達方式也不是很成熟,他們的描述也是模棱兩可的,但這并不影響他們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的經驗,這不就是我們課程開展的初衷嗎?
在開展科學活動“一籃蔬菜”時,孩子們帶來了各種自己最喜歡吃的蔬菜,其中有個孩子帶來了兩節藕。在這一籃蔬菜中,孩子們對藕的興趣最大,他們圍在旁邊觀察它的外形、聞它的味道,問出了一連串的問題:“藕為什么會有洞洞呢?”“這個洞洞里面為什么沒有水呢?”“它是長在水里的嗎?”……于是我們抓住這樣的一個教育契機,開展了“我最喜歡的蔬菜”投票活動……“藕”然遇見你的班本課程就應運而生了。
2.建立資源地圖,收集地域資源
在明確了我們要開展的課程主題之后,我們就要著手規劃課程的思維導圖,讓我們的課程開展地更加井井有條。以我們的班本課程“藕”然遇見你為例,圍繞“藕”的主題,我們劃分了四大塊內容:“藕”話連篇、妙手“藕”得、“藕”遇美味和“藕”的秘密。在思維導圖的基礎上,我們又繪制了資源地圖,對課程開展所需的家長資源、社區資源、地域資源等有一個更為明確的方向。
在課程開展的前期,我們設計了一張關于藕的調查表,讓家長帶著孩子搜集關于蓮藕的資料。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藕也是我們淀山湖的地域特色之一,淀山湖的水產資源豐富,開墾了很多的荷花池塘,每年的七八月都會吸引很多游客來欣賞荷花,在藕成熟的季節,家家戶戶都會去市場買藕,做成各種藕的美食。
因此,本次活動開展的地域資源就是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藕”,恰巧,我們班有一個孩子家里就是承包藕塘的,所以他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的藕,同時我們也通過參觀藕塘、觀看相關視頻了解了藕的生長過程和藕的采摘等。
3.巧借地域資源,開展課程活動
根據我們的思維導圖,跟隨幼兒的腳步,我們開展了各項課程活動,結合我們幼兒園的特色,我們將重點放在了創意美術活動中。《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藝術領域相關內容中指出:“每個幼兒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將地域資源融入幼兒園美術活動中,能讓幼兒從地域資源中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
孩子們在觀察藕的過程中,發現了藕的特點,顥顥驚喜地說:“老師你看,這個藕切開像不像一個印章?”汐汐馬上就提醒他:“我媽媽廠里也有印章,印章是要用印泥才能印出來的。”于是顥顥拿著“蓮藕印章”蘸上顏料,在紙上印出了一個個圖案。哪吒看了便說:“你們看,這個像鴨子的腳印,這個像七星瓢蟲的樣子……”于是創意蓮藕印畫由此展開了。
孩子們用藕的切面蘸上不同顏色的顏料,印出了一個個圖案,再在圖案上進行簡單的添畫,一幅幅創意美術作品就誕生了。在孩子們的眼中,“藕”從一樣好吃的東西,變成了一樣好玩的東西,地域資源利用的恰到好處。
三、反思資源利用,生成課程故事
課程故事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它是一門學問,一門需要我們用眼睛去發現、用大腦去思考、用心靈去感受、用雙手去實踐的學問。在課程開展的過程中,我們要和孩子一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一起探索、一起進步。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就其天性來講,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發現者。”自由和探索是兒童的天性,教育就應順應這種天性,引導并促進他們進一步去探索發現。“藕”然遇見你這一班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邊實踐、邊思考:在親子調查中,孩子們在家長的幫助下通過查資料、參觀藕塘等多種渠道拓寬了自己的經驗;在課程活動中,孩子們不斷探索、不斷嘗試;發現藕的特點、尋找藕的秘密;在區域活動中,孩子們以熱情飽滿的精神面貌與材料互動,體現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整個課程開展的過程中,我們就地取材,合理利用地域資源,讓身邊的地域資源體現出它應有的價值,同時也形成了我們淀山湖花園幼兒園的特色。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教育不能創造什么,但它能啟發解放兒童的創造力以從事于創造之工作。”課程故事是教育的更深入化的體現,也是我們衡量孩子成長的依據。
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在班本課程的開展中也應該抱著學習的心態,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積極提供相關的支持,豐富孩子的相關經驗。淀山湖的地域資源千千萬萬,只是一個小小的“藕”便讓我們的課程變得如此豐富多彩。因此我們要嘗試挖掘更多的地域資源,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將地域資源和其他資源進行有效地整合,讓我們淀山湖的孩子更加了解淀山湖、喜歡淀山湖。
參考文獻
[1]程姚瑤《挖掘鄉土資源,構建幼兒園班本課》,傳播力研究, 2020年第10期
[2]張少芳《利用地域資源,優化幼兒園社會實踐活動課程》,新課程,2020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