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 孫張韋
摘 要:梅州享譽“世界客都”之稱,有著悠久的客家文化歷史,極為豐富的文旅資源,以及山區農業特色種植資源。加強客家文化在梅州農特產包裝設計中的應用,打造地域性、獨特性、品牌文化產品的意義顯得至關重要,彰顯梅州客家民族文化特色,促進梅州地區鄉村振興。本文內容以梅州客家文化在農特產包裝設計上的應用作為關鍵探討核心,如何利用梅州客家文化元素打造具有獨特性、地域性產品的關鍵,解決傳承與發揚客家文化,促進客家文化經濟發展的問題。
關鍵詞:客家文化;梅州;農特產;包裝設計;
一、梅州客家文化的形成
梅州客家文化發源于贛南,在汀州地區得以發展,成熟于現梅州地區。客家文化即是客居他家的文化,在唐朝以來因戰亂頻發,不斷有人為了躲避戰爭而南遷,被迫遠離家鄉客居異鄉。所以客家文化的構成主要由中原漢民族文化為主體,與贛、粵地區的原土著民的文化以及原少數民族文化融合發展而來。
梅州客家文化是具有多元化、獨特性、地域性的客家漢民系文化。客家文化內容體現在多個方面,包括客家方言文化、客家飲食文化、客家建筑文化、客家紅色文化、客家山歌文化、客家戲曲文化、客家茶葉文化、客家傳統工藝以及客家民俗文化等等,因此梅州這座城市又被稱為“文化之鄉”。
二、客家文化在梅州農特產包裝設計中應用的意義
(一)滿足消費者對區域農產品的需求
原有農特產包裝只對運輸、貯藏以及產品保護上有所探究。隨著互聯網和物聯網時代的迅速發展,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逐漸繁榮,產品包裝不再只停留于此,人們對視覺上、對精神上、對文化上的需求和要求逐漸提高,各式各樣的、絢麗多彩、創意滿滿的包裝橫空出世。在面對新的產品、不曾了解的產品時,產品包裝的質量差異、外觀差異、材料差異,是否具有地域性,品牌性將起到絕對性作用。除了原有對產品有所認同認可的購買力,如果不能夠在產品的包裝上有所提升,單一、簡陋、缺乏獨特性、地域性、缺乏精美外表、文化內涵的包裝將難以吸引新的購買力。為了梅州農特產品的進一步發展,客家文化在農特產品包裝上的應用變得尤為重要。
(二)利于客家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現如今梅州地區的農特產品種類繁多,包括梅州金柚、大埔烏龍茶、平遠臍橙、西巖山茶、五華長樂燒酒、客家娘酒等等,梅州農業農產品的經濟發展離不開產品質量的提升。然而,具有長久客家文化歷史、豐富客家文化資源的梅州,農特產包裝嚴重脫離客家傳統文化,包裝設計缺乏文化內核的支撐,不能夠在商品經濟極速發展中的市場上獨樹一幟,難以打造梅州獨特性、地域性的客家傳統文化特色包裝,不能夠傳承和發揚客家民族文化。
梅州重視客家文化保護、傳承、傳播工作。響應國家政策,梅州充分挖掘豐富的客家文化與可歌可泣的紅色革命文化,增強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修建紅色革命紀念館。借助對梅州農特產包裝的創新創意設計,將梅州客家文化與紅色革命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包裝結合,起到進行對內傳承與對外宣傳的作用。這無疑將對梅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產生重要意義。
(三)推動梅州地區特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特色農產品的產業化發展是我國重要的農業經濟發展方向,是農村經濟飛速發展增長的動力來源,實現農業集約化發展,也能很大程度的提高地區農民的產量增加和經濟收入。梅州是廣東省的農業發展的重要城市之一,是具有較大的地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和良好的地理位置、農業發展環境的地區。梅州地區歷年來的農業發展,使得梅州地區的特色農產品發展已經具備一定的經驗,使得梅州地區特色農業產業化具有可行性。
然而,當前我國農產品進口依賴性強,諸如梅州地區特色農產品一類的一些優質的農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并不強,農產品的價值和價格差距在不斷擴大,市場上農產品的種類也在慢慢減少。出現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除了農業的效益地下以外,還和農產品品牌意識差,缺乏品牌塑造能力有關。這就要求我們提高特色農產品的質量,構筑梅州地區特色農產品品牌意識,重視特色農產品的包裝設計,融入地區客家元素等地域文化特色,從而利于特色農產品的推廣與宣傳,提高地區農業特色農產品產品附加值,調動地區生產力的積極性,增加農業生產效益,以此來推動梅州地區特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三、客家文化在梅州農特產包裝設計中應用的方法
(一)利用客家傳統特色工藝,宣揚綠色環保包裝理念
梅州市蕉嶺縣有“竹編之縣”的美譽。據考證,蕉嶺縣竹編工藝已有500多年的悠久歷史。尤其是清初以來,竹編工藝發展迅速,經歷了由粗到細、由簡到繁、由日用品生產到高檔工藝品的轉變。蕉嶺縣竹編藝人層出不窮,且竹編工藝得到廣泛推廣。利用梅州客家地區特色傳統工藝,使用竹子作為包裝材料,打造竹包裝梅州特色農產品。竹包裝不僅實用,而且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竹包裝,將勤勞淳樸、心靈手巧的梅州客家人民展露給世界,能使客家民族傳統文化深入人心。竹包裝是用原竹作為包裝材料,具有產品設計新穎,做工精致,外觀精美,綠色環保,堅固耐用,可重復使用的優點。將梅州客家竹編文化融入梅州農特產包裝設計中,打造極具區域特色農特產包裝,宣揚梅州客家文化,提高梅州農特產產品附加值。
(二)提煉傳統元素符號,打造產品包裝區域特色
歷史上,客家人主要以耕作為生,在生活中,更多依靠大自然,因此客家人十分講究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而且創造了許多具有裝飾性的圖案,而這些圖案被應用在客家文化的各個領域中。在客家服飾文化中,較為常見的元素符號就有龍、鳳、老虎、公雞、蝴蝶、牡丹、芙蓉、四葉蓮等,客家青花瓷紋樣同樣以諸類象征吉祥、祥瑞的花卉、鳥獸、動植物為主。借助客家傳統元素符號,將傳統元素圖案與農特產包裝設計相結合,體現地域文化特性、賦予產品寓意,提升產品文化價值。利用傳統文化元素,與消費者達成情感共識,從而得到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同,打造出具有梅州特色的農產品包裝。
四、總結
梅州作為“世界客都”代表了客家文化的發展史,擁有著極為豐富的客家傳統文化資源,將梅州客家文化融入梅州特色農產品包裝設計意義重大,客家文化助力梅州特色農產品地域品牌文化的打造,融入客家文化的梅州特色農產品包裝設計利于客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兩者相輔相成。
參考文獻
[1]李溁鋒,古亮鋒,龐穎怡.近代以來梅州客家文化發展的傳承與發展研究[J].今古文創,2021(31):71-73.
[2]李敏.客家文化特色元素在贛南土特產包裝設計中應用之我見[J].商,2014(03):89.
[3]梁丹.鄉村振興下的區域農產品品牌包裝設計研究[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2(04):24-26.
[4]歸李千慧. 梅州市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對策研究[D].仲愷農業工程學院,2018.DOI:10.27700/d.cnki.gzcny.2018.000074.
[5]徐艷霞.地方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問題研究[J].全國商情,2016(22):50-51.DOI:10.16834/j.cnki.issn1009-5292.2016.22.031.
[6]毛文麗,曾強.客家文化元素在閩東南家具設計中的應用[J].林產工業,2021,58(08):103-104+107.DOI:10.19531/j.issn1001-5299.202108021.
[7]吳敏琳.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包裝設計中的運用[J].中國包裝,2021,41(09):56-58.
作者簡介:
孫張韋(2000.12)男,漢族,廣東惠州,嘉應學院林風眠美術學院 學生? 研究方向 :視覺傳達設計 包裝設計
通訊作者:王媛媛(1982.05),女,漢族,遼寧鞍山,工作單位:嘉應學院,博士,講師
項目:國家級+科技助力梅州:梅州特色農產品包裝視覺升級+20211058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