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劉躍
摘 要:在當前高校體系之中,體育社團的地位進一步提高,扮演的角色也更加重要,特別是對于高校校內文化不斷繁榮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高校體育社團也是現代高校推行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伴隨經濟發展,體育和健康意識在大學生群體中不斷鞏固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基于此,以下對新時代高校體育社團的育人功能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體育社團;育人功能;研究
引言
新時代國家對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更深的要求,我們的最終目標便是實現教育現代化。體育教育將成為未來學校重點發展的教育內容,而體育社團作為高校體育教育的重要輔助力量,必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國家對高校體育社團的重視程度在不斷加大,高校和大學生對體育社團更加重視,高校體育社團數量也呈上升趨勢,大學生參加體育社團的人數逐漸增多。因此,體育社團在高校體育教育中的分量越來越重,甚至在高等教育中也發揮著不小的作用。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出的大背景下,通過研究高校體育社團的育人功能,激發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和參加體育活動的動力,可以全方位地幫助大學生提升能力,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一、建立高校體育社團多元交流機制,實現社團發展社會化
交流機制是提升高校體育社團發展活力的有效手段,以往高校體育社團交流局限在學校內部,交流機制轉化為發展成果的效率較低,進入新時代后,為了尋求高校體育社團更高質量的發展,突破高校體育社團交流局限在校園內的壁障,需要開辟以下三條途徑。一是學校定期舉辦社團開放日。社團開放日是將全校所有社團召集起來,按照學習理論型社團、學術科技型社團、文體娛樂型社團以及志愿服務型社團進行分類,邀請社會專業組織、社區組織、企事業組織以及社會專業人士進行交流與合作,高校體育社團包含在文體娛樂型社團之中,文體娛樂需要更多的是被社會體育組織以及社區組織的支持,在開放日上建立與社會體育組織的合作能夠為其帶來專業指導、教學培訓、提供社會場地器材等等,建立與社區組織的合作有利于擴大高校體育社團匯報演出的舞臺,同時也為社區提供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二是籌集發展資金座談會。高校體育社團發展社會化離不開資金支持,只有加大資金投入才有更多產出,為學校提供更多參與體育活動的途徑。引進發展資金需要得到學校校友會的支持,安排社團代表與優秀畢業生企業家進行座談,匯報當前高校體育社團發展遇到的困境,哪些方面需要得到資金支持以及得到支持以后將如何促進社團發展。三是建立與相關體育協會的交流,以茲獲取參賽資格。如高校籃球社團、高校足球社團、高校排球社團應該建立與市、區相關體育協會的交流,利用相關體育協會的資源獲得參賽資格,參加其組織的民間或低層次的體育比賽,同意高校體育社團作為獨立的參賽隊伍參加比賽,以比賽形式來涵養社團成員們的訓練結果,比賽有利于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在比賽中找尋自身訓練的不足以及開展針對活動,且參加比賽有利于宣傳社團的形象,慢慢形成品牌社團。
二、加強對體育社團的民主管理,為其提供資源保障,滿足體育社團的發展需要
高校體育社團接受校內部門的統一監管和指導,學校針對校內社團制定可行統一的制度規章。社團成員需要嚴格遵守和落實。學校管理部門同時有必要給體育社團下放部分權利,加強學生自治,推動體育社團形成更加完善有序的管理組織體系,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使得更多學生加入本社團開展體育鍛煉,改變高校學生的觀念和思想,推動高校學生積極主動的開展體育鍛煉。校內有關部門有必要從政策、物質以及專業教師等各方面對體育社團的發展提供資源支持和保障。考慮到體育社團比較特殊對于器材場地有較高要求,所以高校也有必要在政策卜予以支持和保障。比如每一周安排固定時間提供校內場地和器械給社團組織活動。校內發展體育社團還需要經費支持,高校有必要針對體育社團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經費。學校還可以組織各種社團之間的交流會議,為校內的各個社團提供互動交流的機會,在校內進一步建設繁榮和諧的良好文化氛圍,更有效的發展校內文化。
三、通過社團的豐富實踐促成體育精神的養成
社團實踐要摒棄傳統的體驗傳習為主的理念,從而強調體育精神自覺能動的養成理念,將愛國主義、民族情感、道德情操和文化修養等現實的感性滲透在社團具體活動中,樹立以體育類精神培育為主導、運動技能為基礎的社團建設模式,第一,將體育社團活動與志愿服務、社會實踐和大學生創新創業緊密結合,打造符合實際的實踐育人鏈條;將有組織的體育社團活動計入成績,以獲得一定的選修課學分,貫通課內學習和課外實踐的聯系。第二,探索設立體育社團課外活動指導中心,開展體育精神培育的實踐指導和科研立項,確保教師熟練掌握教學規律,創造性的開展社團指導。第三,利用社團延伸高校社會實踐、創業基礎和形勢政策等課程實踐的主渠道作用,堅持守正與融合,將社團的碎片活動整合到實踐育人全過程,展樹體育精神作為校園文化的內核地位,引導學生在彩色的青春時光,樹立永遠向上的體育精神。
結束語
高校體育社團應進一步擴展育人途徑和范圍,更好地發揮體育教師和指導老師的專業優勢,積極主動參與學校和社會的體育活動和比賽,進一步擴大影響力。高校體育社團還應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主動吸引和接納非體育社團會員學生加入各類社團活動,以增強和提升體育社團對全體學生的育人功能和效果。
參考文獻
[1]李紹合,李云艷.協同育人視域下高校體育社團創新機制研究[J].內江科技,2021,42(07):93-94.
[2]油桂英,張傳寶,于淼.彰顯高校體育社團育人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J].山東教育(高教),2020(11):46-48.
[3]何斌,胡琦.高校轉型發展時期體育社團育人模式構建的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23):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