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必鳳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與普及,幼兒園環境創設開始受到教師的重視,而如何有效進行鄉村幼兒園環境創設與設置也就成為教師需要積極探討的問題。實際上,幼兒園環境可以看作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育資源,良好的環境創設與設置可以讓幼兒在提升自身認知水平的同時,逐漸形成優秀的綜合素養,進而為幼兒實現身心健康成長提供充足的動力。本文將對鄉村幼兒園進行環境創設與設置的可行性策略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鄉村幼兒園;環境創設;區域設置
目前來看,鄉村幼兒園還存在教育經費不夠充足、活動設施較為落后等問題,導致其在自身條件的制約下,無法進行科學有效的環境創設與設置,讓其無法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創設出富有鄉村特色的幼兒園環境,使幼兒不能夠切實體會到參與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樂趣,進而致使幼兒無法從心理上接受幼兒園教學,讓幼兒園教學的教育價值不能夠充分發揮出來。因此,教師應當及時更新自身的教育觀念,使其能夠在先進思想的推動下,結合實際狀況以及幼兒的需求對環境創設進行優化與改革,讓其可以為幼兒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成長環境,促使幼兒能夠在提高自身基礎知識儲備的同時,強化自身的情感體驗,從而為幼兒實現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結合鄉土鄉情的環境創設
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大自然、大社會可以看作是知識的源泉[1]。教師想要創設出兼具趣味性與實用性的幼兒園環境,就需要結合鄉土鄉情與幼兒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環境創設,使其能夠將多元化的自然資源有效融入到幼兒園當中,讓幼兒可以近距離觀察并親密接觸大自然。教師可以根據幼兒園的真實條件與實際環境來創設獨特的教育環境,使幼兒的視野能夠得到進一步拓寬,讓幼兒可以逐漸養成自主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
另外,教師還可以將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合理應用于環境創設中,使其能夠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游戲材料,讓幼兒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將不同種類的材料組合成自己需要的物品。比如,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柳條、核桃、塑料瓶等材料,使幼兒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來進行房屋的搭建,讓幼兒可以利用柳條等材料來制作柵欄。由此可以看出,自然資源的合理運用可以讓幼兒園環境呈現出獨有的鄉村特色,使幼兒的目光能夠被豐富的環境資源所吸引,從而為幼兒實現快樂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室內環境創設
(一)主題墻面創設與布置
室內環境實際上是幼兒園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幼兒園應當將活動區域與墻面的布置同主題活動聯系起來,讓其可以借助所擁有的資源,創設出具有鮮明特色的室內環境,從而為幼兒實現全方位發展提供助力。
比如,教師在帶領幼兒開展“我愛祖國”的幼兒園主題活動時,就可以讓幼兒圍繞自己去過的地方進行交流與探討,使幼兒能夠在教師的鼓勵下利用高粱稈、棉花、芝麻等材料將自己游玩過的足跡展示出來,促使幼兒的活動參與度可以得到大大提升,進而讓幼兒可以在創設環境的過程中,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去體驗與思考,使幼兒能夠在獲得一定成就感的同時強化自身的情感體驗。如,有些幼兒會利用芝麻等材料來表現山川河流,還有些幼兒會利用棉花等材料將白塔呈現在其他幼兒面前,讓幼兒可以在有效培養自身動手操作能力的同時,逐漸形成創新意識。
(二)利用廢舊本土資源優化班級區角
教師可以依據幼兒的真實水平以及心理特征來選擇合適的材料,使其能夠為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提供多樣化的材料,讓幼兒可以采取與自身適配度較高的方式去探索與學習,促使幼兒能夠在提高自身綜合水平的同時,逐漸形成自主探究意識。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廢舊牛奶盒組織幼兒開展不同的游戲。小班幼兒可以在教師的適當指導下,進行簡單的造型拼搭。中班幼兒可以采用繪畫的形式來制作不同的動物造型,使幼兒能夠利用牛奶盒來拼搭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大班幼兒則可以在拼搭動物的基礎上進行城堡的搭建,使得相同的材料可以被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采用不同的方法有效利用。
另外,教師還應引導幼兒將不同的廢舊材料進行自由組合,使幼兒能夠在探索與實踐當中相互組合[2],讓幼兒可以在提高自身實踐能力的同時,逐漸形成環保意識。教師可以啟發幼兒綜合運用不同的材料,使幼兒能夠通過剪、拼接、組合、粘貼等方式,巧妙構思,不同材料相互搭配,創造出生動有趣的畫面或是圖案。比如,有些幼兒會用刨花等制作的圖形以粘貼的方式來制作太陽、大樹、小鳥等實物。
三、室外環境創設
鄉村幼兒園通常具有戶外場地面積寬裕的特點,使其能夠打造出自由、開放的游戲空間。所以,教師應當合理利用幼兒園的場地優勢,使其能夠創設出具有幼兒園本土特色的沙池、體育活動區等戶外活動區域,讓幼兒參與幼兒園活動的積極性可以被充分調動,使幼兒能夠在提升自身身體素質的同時學會適應環境的變化。
比如,教師可以在體育活動區投放竹梯、木頭、沙土、輪胎等材料,使幼兒能夠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主動進行嘗試,讓幼兒可以將不同的材料進行組合,促使幼兒能夠探索出多種玩法。如,有些幼兒會利用竹梯走平衡,還有些幼兒會利用竹梯互相合作練習攀爬。由此可以看出,室外環境的合理創設可以讓幼兒在有效鍛煉自身身體控制協調能力的同時逐漸形成合作意識。
結論
環境是潛在的、無聲的教師。教師想要有效推動幼兒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就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創設符合幼兒認知水平且滿足幼兒發展需求的幼兒園環境,讓幼兒園環境可以成為培養幼兒的沃土,使幼兒能夠在適宜的環境中健康茁壯地成長,進而為幼兒優秀綜合素養的形成做出良好的鋪墊。
參考文獻
[1]胡文艷.農村幼兒園環境創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活力,2018(07):56-57.
[2]胡燕.鄉鎮農村幼兒園藝術教育環境創設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9(0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