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鷹(廣西科技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
金秀瑤族作為少數民族,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在生產生活中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瑤族民族文化。其中,金秀瑤族織繡藝術作為瑤族文化的主要構成部分之一,有著悠久的文化傳承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值得我們深入探究。金秀瑤族織繡藝術裝點著瑤族人的日常生活,工藝制作手法多樣,包括反繡、全繡等多種類型。其中反繡側重于反面挑花,通過布料縫制的經緯特點,正面繡出了漂亮樣式和平整細膩的圖案。刺繡依據個人的理解、愛好、工藝等來自由組合,刺繡突出了色彩強烈對比,色調顏色的合理搭配,圖案生動形象,色彩搭配夸張豐富。紋樣圖案更加自然,不同的紋樣之間的組合,構造富有情趣的圖案,將瑤族民族特有的審美文化融入其中。瑤族刺繡廣泛地應用到服裝設計中,尤其是容易發生破損、磨損的地方,用于刺繡裝飾。因此,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對金秀瑤族織繡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創新了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播的方式,有效保留金秀瑤族織繡技術資料,為更好更快的傳承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傳播環境基礎,更有利于培養金秀瑤族織繡藝術繼承人才。
金秀瑤族織繡藝術歷史悠久,文化發展內涵豐富,對傳承人的技藝要求較高,尤其是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機械替代人工生產已經成為可能,沖擊了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承的市場環境。且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作時間周期長、成本高,很難被大眾所接受,無形中增加了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承的難度,作品創作的經濟價值偏低,導致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作傳承人才培養難度升高。另外,地方政府對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承的重視程度不高,培養傳承人的投資有限,金秀瑤族織繡藝術業務領域比較狹窄,金秀瑤族織繡藝術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發展緩慢,制約金秀瑤族織繡藝術綜合價值的傳承與發展。
現代社會機械創新,機器智能化水平越高、精密度越好。在代替人工織繡方式時,豐富金秀瑤族織繡圖案、織繡方法以及體現批量生產的織繡產品優勢的同時,也對傳統的手工織繡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沖擊。機械織繡技術的創造性發展,既能豐富金秀瑤族織繡方法,同時,又能創新金秀瑤族織繡藝術的形式、圖案、色調等諸多因素,對金秀瑤族織繡藝術產品具有更多的優勢。首先,機械對金秀瑤族傳統手工織繡產品進行加工時,能夠做到批量化的生產加工,機械加工的服飾更加輕便、成本低,受到人們的喜愛,被消費者廣泛接受。其次,機械生產織繡工藝服飾更具有價格優勢。隨著人們審美觀念和價值觀念的變化,加劇了傳統金秀瑤族織繡工藝傳承的難度。傳統的金秀瑤族織繡工藝不僅費時耗力,而且,傳統的金秀瑤族織繡工藝利潤偏低,綜合工藝制作手法和制作時長較長,使得金秀瑤族織繡的整體利潤偏低,需要耗費更多的人工和時間來完成織繡作品,由此,產生的費用成本高,不能讓更多的人來購買。最后,通過機器完成刺繡服飾,產品更加多樣化,形式更加豐富,面料設計更易操作,帶給消費者更多便利之時,生產加工成本低廉,滿足了人們對傳統織繡的需要。所以,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共享和資源共享更加便利,對金秀瑤族傳統織繡工藝技術的傳承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促進金秀瑤族織繡工藝的傳承以及文化傳播,催生了技術領域的創新。運用現代化的3D 打印技術、智能技術實現了自動化的刺繡,但增加了金秀瑤族織繡工藝創新的難度。
首先,要想將金秀瑤族織繡藝術永久傳承下去,就需要更多人了解金秀瑤族織繡,愿意學習織繡,這就需要政府及文化部門的大力宣傳。譬如,舉辦織繡藝術展覽、開設金秀瑤族織繡藝術文化藝術講座這類的宣傳活動,這就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支持。文化經費不足導致金秀瑤族織繡手藝人和團隊的培養無法有效開展,也導致瑤族刺繡創新人才培養不足,使得瑤族傳統刺繡工藝傳承發展過程中缺乏創新元素融入其中,在無法契合現代人的審美時,無形中增加了金秀瑤族織繡藝術持續存續發展的壓力。其次,政府對拓展金秀瑤族織繡藝術輻射領域,提高金秀瑤族織繡藝術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認知不足,不能很好地開發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承方式,局限于金秀瑤族織繡藝術本身的傳承與發展,忽視了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宣傳推廣以及文化產業鏈建設人才的培養,造成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可持續發展受到制約。最后,對金秀瑤族織繡藝術保護性開發重視程度不高,對傳統金秀瑤族織繡藝術的圖案設計、紋樣刺繡文化資源挖掘力度不夠,金秀瑤族織繡藝術文化魅力下降,降低了金秀瑤族織繡藝術長期性傳承與發展效果。
新媒體環境下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承創新能力不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金繡瑤族刺繡藝術傳承與發展融入時代發展新元素的認知不足,受到傳承人本身的思想觀念以及藝術天賦等因素影響,導致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承發展與創新受到阻礙。尤其是在保留傳統刺繡工藝技術的基礎上,融入新的元素以及理念缺乏,導致創新刺繡工藝發展緩慢,難以符合社會大眾對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審美需要。其二,金秀瑤族織繡藝術本身傳承定位不明確,傳承發展的基本思路受到限制,不能滿足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多元化發展的需要,降低了金秀瑤族織繡藝術持續創新發展的效果,不利于金秀瑤族織繡藝術保持良好的市場競爭力。如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作的特色不突出,現有的創作環境比較籠統,對具體藝術創作的分類不夠精細,很難適應動態發展的市場需要,影響金秀瑤族織繡藝術作品的普及認知效果。其三,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對新技術的依賴程度不高,對新媒體資源的利用能力不高,使得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承方式比較單一,無法真正地起到促進金秀瑤族織繡藝術文化傳承的目的,使得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承危機短時間內不能得到解決,制約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造性發展。
新媒體環境的發展,為民族文化藝術傳承提供了平臺,尤其是金秀瑤族織繡藝術作品的展示,可以通過短視頻等形式直觀地展示給大眾,擁有更多機會暴露在大眾視野中,提升大眾對金秀瑤族織繡藝術的認知,逐步提升人們的審美能力。結合新媒體具有較好垂直度的優勢,將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承以短視頻等形式定向推送,讓更多的人了解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對金秀瑤族織繡藝術產生濃厚的興趣,有助于培養優秀的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承人,挖掘金秀瑤族織繡藝術文化內涵,增強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承的經濟性價值,為金秀瑤族織繡藝術發展提供保證。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勵下,投入一定的資金和技術培養優秀的人才,積極開發具有經濟價值的金秀瑤族織繡藝術項目,促進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可持續發展,循序漸進的提高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作優勢。
新媒體具有傳播力強、包容性廣以及兼容效果好等優勢,將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作過程以及作品展示于網絡中,如圖1、圖2 所示,整合更多刺繡資源,融合不同民族刺繡工藝和文化。各民族文化的碰撞,對金秀瑤族織繡藝術表現形式創新提供了可能。尤其是對金秀瑤族織繡藝術作品的創新提供了良好的交流環境,創設了金秀瑤族織繡藝術文化交流平臺,對金秀瑤族織繡藝術作品的交流互動更加便利。另外,新媒體具有較強的包容性,應用先進的技術創新及繡線的豐富材質和色彩,為金秀瑤族織繡藝術作品的創新創造更多可能性,凸顯金秀瑤族織繡藝術特色的同時,豐富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內涵,帶給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作更多的思路,使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承更加便利。在新媒體環境下,激發金秀瑤族織繡藝術人才的創造力,本著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承發展的思想,從細節入手,加快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作工藝、材料以及用途創新,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滿足社會發展對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作的需求。

圖1 金秀瑤族刺繡作品1(來自網絡)

圖2 金秀瑤族刺繡作品2(來自網絡)
政府通過政策支持和鼓勵的形式加快金秀瑤族織繡藝術保護性傳承和發展。首先,結合金秀瑤族織繡藝術發展的文化特色以及傳承現狀,明確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承發展的基本思路和方向,指導金秀瑤族織繡培養傳承人才,保留金秀瑤族織繡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豐富金秀瑤族織繡藝術表現形式,在充分體現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價值的基礎上,提高金秀瑤族織繡藝術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提升公眾的審美能力以及民族文化自信力。
其次,加大政策扶持引導,包括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承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和技術,重點培養優秀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承人才,對接文化旅游和國內外文化交流主題活動,讓金秀瑤族織繡藝術深入交流常態化發展。
最后,政府通過官方新媒體平臺宣傳金秀瑤族織繡藝術主題活動,潛移默化地向大眾普及金秀瑤族織繡藝術知識,有助于培養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承人才,創設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承發展環境。
新媒體環境下,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承途徑更加多樣化,金秀瑤族織繡藝術發展更加便利,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新發展環境比較成熟,資源整合以及技術創新所需要的資金和人才相對充足,成為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承發展重要前提。有效解決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承宣傳以及文化普及問題,整合金秀瑤族織繡藝術與旅游文化資源,提升金秀瑤族織繡藝術經濟價值,賦予金秀瑤族織繡藝術深刻的民族文化內涵,體現金秀瑤族織繡藝術本身的民族特色,傳承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優秀的文化基因,使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作富有魅力。
新媒體技術環境下,促進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新發展,必須要依托于新媒體資源開展宣傳推廣工作,體現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承的特色。通過新媒體平臺制作短視頻、圖片等達到宣傳金秀瑤族織繡藝術作品的目的,創設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品牌,加快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品牌形象建設,達到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品牌滲透推廣的目的。其一,積極提高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新能力,豐富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新發展的基本思路,增強金秀瑤族織繡藝術作品的競爭力,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需要,體現金秀瑤族織繡藝術良好的繼承性。構建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新發展的環境,使得金秀瑤族織繡藝術發展具備持續性的優勢。其二,與現代工藝結合,融合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作傳統工藝特色,豐富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作的基本形式,滿足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新發展的需要,凸顯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造性發展的優勢。其三,運用新媒體技術資源,開發金秀瑤族織繡藝術作品形式,賦予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作以新的思路,包括材料、圖案、色彩等諸多內容,增強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作的可靠性,保護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統工藝的同時,加快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造性發展。
因此,新媒體環境下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承發展,立足于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作本身,保留經典的藝術創作工藝和方法,同時,又融合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新發展的元素,實現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作宣傳推廣以及形式的創新,既能達到金秀瑤族織繡藝術作品創新發展的目的,又能滿足金秀瑤族織繡藝術持續繼承與發展的需要。發揮新媒體環境下的作用,促進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作創新,體現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作的特色,奠定金秀瑤族織繡藝術持續推廣和參與市場競爭的基礎。保護性傳承金秀瑤族織繡工藝,適應社會發展環境,保持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可持續發展。
新媒體發展是社會必然趨勢,新媒體技術在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承發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新媒體平臺凝聚了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作的各類資源,提供了藝術交流平臺,形成了金秀瑤族織繡藝術良好發展環境。改進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作工藝,選用符合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作需要的繡線以及材料,使金秀瑤族織繡藝術走出國門,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藝術作品,推動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國際化傳承與發展。通過新媒體技術傳播金秀瑤族織繡藝術文化、歷史,以及象征民族文化的元素內涵,提高國人的民族文化自信,凝聚國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為我國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傳承發展奠定基礎。因此,新媒體環境下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承,需要融合現代元素和技術,拓展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作基本思路,體現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傳承的優勢,奠定金秀瑤族織繡藝術創新發展的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