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鐵明 蔣曉虎
齊齊哈爾大學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各個產業蓬勃發展,人們的物質需求得到滿足。近些年,文化創意產品設計這一新型產業在市場經濟的洪流中不斷崛起。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已經基本滿足人們最基礎的生存需求,從而轉向更深層次的精神層面的需求。[1]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文創產品的設計不僅要保證最初的基本功能,也要滿足消費者的情感體驗。此外,為了在文化創意產品中體現鄂倫春族的特色,需要先了解這個民族歷史文化的發展進程,探究鄂倫春族獨具特色的象征物或具象化的符號,對具有鄂倫春族內涵的元素進行提煉,更好地融入鄂倫春族文創產品的設計中。
要想設計出好的文化創意產品,需要提前對它所蘊含的文化進行一定的了解。因此,在進行設計之前,對鄂倫春族的歷史發展脈絡和民族文化傳承進行調研是十分必要的。通過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以及視頻影像資料,一幅完整的鄂倫春族畫卷緩緩鋪展開來。鄂倫春族的歷史與其文化發展脈絡相輔相成、密不可分,鄂倫春族的民族文化依托于它的歷史沿革,歷史發展也在一步步推進其文化習俗的形成。
鄂倫春族生活于我國東北地區,與達斡爾族、鄂溫克族并稱東北地區“三少”民族。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因素,鄂倫春族生活的地方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樺樹、松柏、楊樹等隨處可見,蘑菇、榛子等土特產資源十分富足,林中生活著虎、狼、鹿、狍等珍禽異獸。在這樣的環境中,鄂倫春族擁有發達的漁獵文化是必然的。鄂倫春族依山傍水,直至20世紀50年代,他們才走出大興安嶺,開始半耕半獵的定居生活。[2]
“鄂倫春”一詞的本意是使用馴鹿的人、山嶺中的人。鄂倫春族所處的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為他們的衣食住行提供了便利,漁獵是他們的食物來源,取之不盡的樹皮、樹干為他們的生活提供了原材料,各種獸皮是他們驅寒保暖的服飾原材料來源。而險象叢生的原始森林使這個民族對大自然充滿依賴和敬畏之心。這些因素也是導致鄂倫春族薩滿教文化、圖騰文化與樺樹皮文化誕生最直接的原因。這些富有鄂倫春族特色的民族文化貫穿在每一個鄂倫春族民眾的日常生活中,成為他們物質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如表1)。

表1 鄂倫春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統計表
1.神秘莫測的圖騰文化
鄂倫春族圖騰文化的滲透在鄂倫春族民眾的日常生活中,不管是服飾造型、飾品紋樣、宗教器物及服飾還是供孩童娛樂的玩具上,都印刻著鄂倫春族獨有的圖形紋樣,紋樣同樣也賦予這些器物一種獨特的民族特色內涵。鄂倫春族的器物多種多樣,包括碗、盆、盒、箱、挎包、搖籃等。在器物上刻印的紋飾圖案是鄂倫春族特有的圖案,體現了當地人對事物的審美觀念,以及對自然的敬畏與崇拜,這些紋樣主要分為植物類紋樣、動物類紋樣和幾何圖形類紋樣。
鄂倫春人十分崇拜熊,很多流傳下來的關于鄂倫春族與熊的故事都體現著他們對熊這種野獸的敬畏,鄂倫春族自古流傳的一種名為《斗熊舞》的舞蹈藝術,是通過模仿黑熊在激烈搏斗時的一種動作來表達對熊圖騰的崇敬與希望獲得圖騰庇護的愿景。[3]
2.巧奪天工的樺樹文化
鄂倫春族樺樹文化的誕生與他們生活在大興安嶺這個地理因素密切相關。因為在大興安嶺的崇山峻嶺中到處遍布著白樺林。自古以來,白樺林都是無數詩人和藝術家的創作靈感和素材,鄂倫春族人民也同樣深愛著這片養育他們的土地,他們用靈巧的雙手賦予了樺樹第二次生命,用樺樹作為原材料制作出精美的生活用品。鄂倫春人所在地區適宜樺樹生長,他們用樺樹來制作穿戴的鞋履帽子、居住的小屋和渡江漁獵的木舟。樺樹皮船是用樺樹枝條做成船身,再用樺樹皮包好,接口處用松樹的樹根縫制,并用樺樹皮和松樹油做成植物膠在連接處進行黏合。除此之外,樺樹的樹汁也是鄂倫春人的重要飲料。每年的四五月份,是樺樹汁最多的時候,鄂倫春族人民會用小匕首割開樺樹的表皮,用吸管吸食其汁液,樺樹的汁水嘗起來甘甜爽口。[4]
3.萬物有靈的薩滿文化
鄂倫春族信奉薩滿教,日常的漁獵活動讓他們對自然和神靈充滿了崇拜和敬畏之心,他們秉持“萬物有靈”的思想,崇尚原始的審美,崇尚自然中的日月星辰和珍禽異獸。萬物有靈的思想和圖騰的崇拜派生出十分豐富的傳統圖形,鄂倫春族的薩滿服飾上主要以日月星辰的圖案作為裝飾圖像。
歷經多年歲月的洗禮,鄂倫春人從消息閉塞的大興安嶺中走了出來,他們的智慧結晶和藝術創作也保留下來。根據調研的結果,可以將現存的鄂倫春族文創產品大致分為樺樹制品、獸皮工藝和代表其宗教信仰的薩滿文化。鄂倫春族的樺樹皮工藝已經十分成熟,樺樹制品有生活器具,如鍋碗瓢盆,也有陳放物品的樺樹皮盒子,樹皮畫也是鄂倫春族非常重要的非遺之一。鄂倫春族獸皮工藝的制作有一套成熟技術,狩獵后鄂倫春族人民將獸皮、袍皮制成驅寒保暖的毛皮帽和皮外套,袍帽和袍衣成為他們的標志性服飾之一。
鄂倫春族的傳統文化有很多精美絕倫的物質載體,在設計鄂倫春族文創產品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學習一些成熟的、成功的文創產品案例,提取出能代表鄂倫春族特點的元素。例如鄂倫春族的動植物圖騰和日月星辰的圖騰。這些圖騰并未經過精密的勾畫,可以通過藝術設計使粗糙的圖形更加規范、更加標準。此外薩滿文化、圖騰文化和宗教信仰也是鄂倫春族特有的標志,在海報或包裝的設計中可以采用這些元素進行創作。
文創產品的設計和普通產品的區別在于,文創產品要兼顧文化內涵和創意性這兩個點,文化不僅僅只是簡單的套用,而是應該從文化的本質出發提取出代表民族文化的點,這個點可以是材質、圖騰,也可以是色彩搭配。而創意性的體現則是產品的外觀設計、創意靈感和趣味性材料、功能的新穎性。創新不是摒棄傳統,而是將傳統與現代技術、新材料、創新思想相結合。所以為了使設計出的產品更具有文化性和創意性,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堅持以下原則。
1.保留具有民族特點的色彩構成
要做到將鄂倫春族的民族文化融入產品中,顏色的采用必須遵循色彩構成的法則,在系列作品的創作中可以從鄂倫春族民族特色的物品中提取色彩,運用相近色使畫面更加協調自然,也可以用互補色突出畫面的重點。另外,顏色色相的飽和度也應該遵循主次關系,顏色的面積比例也要遵循色彩構成的基本原理,讓顏色顯得和諧與統一。
2.凸顯民族文化的產品材質
在設計鄂倫春族傳統文創產品的時候,在材料的選擇上,鄂倫春族的獸皮和樺樹皮、樺樹木材本身就是具有民族特點的材料,為了響應國家對生態環境和瀕危動物的保護號召,我們可以選擇替代性材料。各種新穎的人工合成材料的造價甚至比同種材料更低,而在性能上會比自然材料更加優越,選擇自然環保或者性能更好的材料更加有利于資源的保護。
3.規范化的線條與幾何構成
鄂倫春族的圖騰和紋樣分類明確,但在圖形的規范化上還需要改進,我們可以嘗試在設計鄂倫春族的文創產品時提取這些獨具特色的鄂倫春族圖騰紋樣。在圖形的設計中,使用面塊的圖案顯得更加有體積感、更加厚重,粗線條的圖形更顯穩重大氣,細線條的圖形則更加輕盈精致。也可以通過圖形的變換使其更具有設計感。與傳統設計的隨性而為不同,現代設計講究的是標準化、規范化,所以對于線條圖形乃至用色造型要進行規范化和標準化設計。
好的設計都有規范的主題,有了明確的主題,設計思路才會更加清晰,而沒有明確的主題,設計出來的產品會顯得雜亂無章、各成一派,作品與作品之間也毫無聯系可言。
通過對鄂倫春族概況的了解,鄂倫春族人民對自然生命十分敬畏,在叢林漁獵生活中他們形成“萬物皆有靈”的思想。因此可以將鄂倫春族文創產品的設計主題定為山靈,山靈一詞寓意生活依傍崇山峻嶺,食物和生活用品取自自然生靈。
1.盲盒設計
在文創產品的創作中可以與互聯網時代下的流行元素結合,走故宮文創產品的文藝風,也可以像日本動漫產業那樣創作系列的創意盲盒,盲盒的樂趣在于每一款都很可愛,引入隱藏款和歐皇款的概念更能迎合當代消費者的購物心理。例如從薩滿的各個職位等級出發,設計幾款不同的形象,或是根據鄂倫春族的服飾設計幾套穿著鄂倫春族服飾的Q版玩偶,如薩滿服飾的玩偶、獸皮服飾的玩偶等。
2.海報設計
《山靈》系列海報設計的靈感來源于這個神秘的民族部落——鄂倫春族。首先可以通過茂密的叢林和狩獵的場景表現出鄂倫春人的生活場景,通過運用環保自然的綠色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通過調節畫面虛實凸顯主體。其次通過畫面的色調比例,對比突出要表現的主體。最后則是以鄂倫春族流傳千古的圖騰文化作為故事背景,講述圖騰崇拜的由來。
3.飾品設計
《山靈》系列的首飾元素取自鄂倫春族的圖騰,通過藝術設計使飾品規范化。古今中外,飾品都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佩戴物件,它們不僅起到裝飾的作用,也蘊含了對故鄉古老傳說的興趣和對故鄉的喜愛之情。
鄂倫春族文創產品設計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將傳統文化與創新性材料、元素、想法相結合,文化與創意相輔相成,文化和創意可以作為產品的賣點,使得產品更具有文化內涵和民族特色。同時產品本身也可以作為文化和創意的載體,向全國乃至世界傳遞信息,傳揚鄂倫春族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