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來
摘 要:鄉村振興是基于我國國情提出的一項重要戰略,因為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首先就要解決農民的問題,而教育又是推動農民教育與綜合素質提升的直接手段,只有促進農村教育現代化,才能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為我國農村發展走向教育現代化提供了新的機遇,推動了農村教育的轉型。在此大背景下,農村中學開展教學需要認識到尚且存在的限制條件,針對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探討相關的改進措施。數學作為中學教學中的重要學科,可以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但是在實際的教學現狀中仍然存在教學短板,作為農村的中學數學教師,應該分析存在問題的表現以及原因,重點改善農村的中學數學教學現狀,提升農村中學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學數學;鄉村振興;教育現代化;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4-0058-03
Research on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WANG Lai (Dongsheng Middle School, Jingyuan County, Baiyin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Rural revit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based on my country's national conditions. Because my country is a big agricultural country, the problem of farmers must be solved first, and education is a direct means to promote farmers' education and overall quality improvement. Only by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my country'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The proposal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provides new opportunities for my country's rural development to modernize education, and promo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Under this background, rural middle schools need to recognize the existing constraints,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and discuss related improvement measures. A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middle school teaching, mathematics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bstract thinking ability and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but there are still teaching shortcomings in the actual teaching situation. As a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 in rural areas, we should analyze the manifestations and reason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 focusing on improv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Keywords】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Rural revitalization;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Improvement measures
現階段我國全面推行素質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注重對學生科學文化素質以及心理素質的綜合提升,將來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在鄉村振興與教育現代化的背景下,雖然國家重視教育,然而農村的中學教學過程中還留存著一些問題,很多農村地區的學生尤其是生活在偏遠山區農村學生的知識接收面比較窄,學科基礎比較差,加上這些學生的家長文化素質水平較低,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學生從小打下的基礎并不好。除了這些,農村中學教學還存在師資力量匱乏、教學水平低、教育方式單一、學生心理障礙等多種問題。因此,基于農村中學數學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探索相對應的解決與改進措施,是鄉村振興和教育現代化背景下需要迫切解決的重要問題。
1.鄉村振興和教育現代化背景下農村中學數學教學現狀
(1)農村中學缺乏高質量的師資隊伍
農村教育成為現階段我國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短板,而對農村教育造成制約的直接原因是鄉村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較低。很多農村中學缺乏具有專業知識水準的師資力量,即使是現任的中學教師,其專業水平與教育能力也不能達到應有的要求,作為中學課堂上教學的一線教師,對于農村中學的教育水平起到了直接性的影響作用。但是就教學現狀而言,所實施的教學并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第一,受制于農村辦學經費較低、辦學條件落后的因素影響,導致相對應的教學配備設施不能達標;第二,部分農村中學數學教師年齡較大,所具備的教育專業水平并不高;第三,由于農村中學的工資水平較低,有一部分教師出任農村地區的崗位,主要是學習教育經驗,當其被培養起來之后就會轉向城市發展,取得更為豐厚的薪酬,同時還可以在更好的教學條件下開展教學,基于此,容易造成農村優秀教育人才的流失。
(2)農村中學的教學中經常忽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受到經濟條件發展情況的限制,一些農村地區的教育資源分配存在著落后的現狀,缺乏基本的教學設備就不能確保農村的現代化教學,比如使用網絡開展遠程教育等。現階段存在一大部分比例的農村中學,課堂上仍然是使用較為保守的教學方式,同時在教學模式、教學觀念方面,也與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鑒于農村中學與城市中學存在較大的差異,很多在農村中學任教的教師思想觀念較為落后,他們在教學中將學生當成被動聽講的角色,學的過程中沒有關注學生的情感以及想法,只是通過以應試教育作為目標,讓學生開展習題訓練,過分重視應試教育的功能,重結果、輕過程,很多學生在頻繁多次的考試頻率下容易產生一定的負面情緒,如果教師不能給予及時的疏導,容易造成正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叛逆。
(3)教學方式仍然以單一的灌輸式講學為主
現階段普遍存在的現象是農村中學的數學課堂講學,主要是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在下面通過記筆記的方式機械式地記憶,以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模式作為主要的教學方式。這個過程中的學生雖然可以直接了解數學結論,但是對于數學知識產生的過程了解不夠詳細,也就是實現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且很多初中數學教師主要是以引導學生跟隨自己的教學思路,不能確保學生的發散思維得到有效的訓練。也就是說,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交流,學生在課堂上無法真正地發揮自己的見解,有些教師也會涉及一些問題,對學生進行啟發,學生也積極踴躍地回答,但這實際上只是從形式上進行師生的單向交流,根據教師的指揮棒與教師設計的路線,學生只是跟隨著走,并不能真正地發揮自己的見解與看法。
(4)農村中學生的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
城鎮化建設腳步的加快,使很多農村的年輕父母都外出打工,將自己的小孩留在家中,讓自己的父母來帶,這些孩子在長期缺乏父母關懷的情況下長大,缺少家庭方面的溫暖,導致這些學生的綜合素質較差,從小沒有打下牢固的數學基礎,容易在聽數學課的過程中注意力不夠集中。因此,很多學生考試時成績就比較差,這樣容易讓其產生挫敗感,雖然有一部分學生比較努力學習,但是由于缺乏相關的心理輔導,在努力得不到良好效果的前提下容易促使其產生自暴自棄的心態。
2.鄉村振興和教育現代化背景下農村中學數學教學現狀的改進措施
(1)提升農村任教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改善教師待遇水平
教師作為參與教育的第一線陣地執行人,想要讓農村中學數學教學具備高質量的師資隊伍,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要將農村中學教師的待遇問題解決好,讓參與農村中學任教的教師具有職業幸福感,才會在自己的教學崗位上安心地任教、專心地教學。相關部門要增加農村辦學經費,從某種程度上改善農村辦學條件落后的現狀,給其配備相對應的教學設施,同時,要給高等師范學校教師相關的支教補助,鼓勵其去農村任教,并讓其愿意留在農村任教,只有提高留在農村任教的中學數學教師的師資待遇,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大部分教師往城市里調動的問題。
(2)農村中學教師在任教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根據教育學理論的闡述,主要是強調師生關系要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但是在受到升學壓力以及考試反復訓練的影響下,很多農村中學數學教師對于學生的心理變化未能及時地發現,沒能通過恰當的心理輔導讓其糾正這種心態,容易讓很多學生產生一種失敗者的心態。如果以這種心態走向社會,將對其一生產生不良影響,因此,這一點也引起了諸多教育學家的反思:從學生的角度思考數學教育,究竟是泵還是篩子?而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他提倡:“如果教育家在教育人的過程中,只是利用專業知識,可能會將學生培養成有用的機器,卻無法成為一個具有綜合素養和諧發展的人。”言外之意,就是說要讓學生具備積極的情感體驗,有自信心,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喜歡具備探索的好奇心。倘若一門課程給學生的感覺是飽受打擊,他們就不會喜歡,讓其產生終生學習的欲望更不用談。因此,農村中學數學教師應該致力于挖掘學生的數學探索好奇心,并讓其在探索的過程中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具備學習數學的正確認識,讓學生感覺在愉快的心態下學習數學。雖然不能做到讓所有的學生都喜歡數學,為數學領域的前沿進步將來傾注更多的精力與時間,但是也要讓學生從更加全面的角度對數學有一個客觀的認識,促使學生愿意在了解數學的同時能夠對數學現象具備足夠的好奇心,愿意親近數學。
(3)改善自己的教學理念,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農村數學教師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角色,提升自身修養,要具備正確的學生觀,將教育教學水平在明確責任的前提下不斷地提升。初中數學教師要具備強烈的數學責任感,尤其是要根據新課改的改革需求從心底熱愛數學,并將自己的愛傳授給學生,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數學教師不但要在業務水平上精湛,還要豐富自己的知識修養,具備敬業的精神,利用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質,時時刻刻地影響學生,做到嚴謹務實,讓學生感受到為人師表的魅力所在,讓學生更加的愛戴教師。
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單一落后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不要將學生培養成應試教育的機器,而是要主動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積極性,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讓學生具備數學學習的興趣,主動地去學習,而不是成為高分低能者,讓學生在走出校門的時候帶有失敗感。教師要轉變師道尊嚴的教學理念,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課堂教學氛圍要和諧融洽,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開展因材施教。在每節課上課之前,數學教師都要進行認真備課、細心策劃,組織教學計劃,給學生科學地示范和講解,將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學生主動學習、樂于學習,而非實施被動性學習方式。教師要認識到,真正的師生交流應該是教師與學生雙向交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充足的空間來闡述自己的想法和見解,這樣就會激發學生無限的潛能。思維的起點源自于意識到問題的存在,也就是說缺乏問題的思維屬于被動思維,比較膚淺,而當學生感覺自己需要明白為什么時,這時候才會真正啟動自己的思維。
(4)注重與學生的心理溝通,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學生對于一門學科的喜歡或者熱愛程度,不但受到其智力因素的影響,還容易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響。農村中學生,由于有部分學生經常不與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他們的心理上容易產生缺乏溫暖的心態,時間長了容易性格孤僻。而作為中學數學教師,要認識到正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學生的心理變化,要注重與學生及時地開展心理溝通,了解學生的心結所在,并讓其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用良好的學習習慣去改善自己的數學學習成績。除此之外,數學教師還要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要改變死氣沉沉的教學氛圍,必要時可針對某一數學問題,讓學生之間展開相互探討,通過相互討論,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得兒理解相關知識。教師要差異性地對待每個學生,因為不同的學生對于問題思考的角度是不同的,這樣在相互探討的過程中能夠集思廣益,學生也能強化對概念與原理的理解。
正所謂,足夠的自信心可以成就一個人,而不具備自信心同樣可以摧毀一個人。自信心是一個人獲取成功的關鍵性因素,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想要獲取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要具備足夠的自信心。現階段,很多農村中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信心,并且在其自卑心理的影響下已經影響到了自己潛能的發揮。因此,中學數學教師要在課堂上創造機會,讓學生能夠通過回答問題或者與教師的雙向交流,從某種角度認知自己,讓學生產生自信心,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閃光點,了解到自己也是有值得別人借鑒的地方,教師可結合賞識教育去挖掘班中的潛能生,并在平時使用賞識性的語言,比如“你可以的”“你能行”等來激勵他們。賞識教育可以讓學生產生愉快的心情,進而產生自信心,通過自信心的激勵而獲得更多的成就,教師要通過及時的表揚來幫助其形成自信心。
3.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鄉村振興與教育現代化的大背景下,農村中學數學教學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想要改善當今的教學現狀,需要讓當前從教的農村教師感覺到職業幸福感,提高其工資待遇水平,讓其愿意留在農村任教。在任教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具備探索數學的好奇心,同時還要具有強烈的數學責任感,改善陳舊的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讓學生具備數學學習的興趣,要與學生在平時教學中多進行心理溝通,使學生形成數學學習的自信,逐漸改善農村中學數學教學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曾新.農村地區農村義務教育發展的現實困境與出路[J].中州學刊,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