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花

“為什么要開疏肝理氣的藥呢?”咨詢師問。
薛軍摸了一下腦袋:“我這主要是氣的,剛剛和家屬吵過架。”
“哦,原來是這樣子啊!心病還要心藥醫,你要不要和我聊聊?”咨詢師問。
“這個……”薛軍感覺有點尷尬,顯然他沒有體驗過心理咨詢,不了解心理咨詢可以幫助疏導情緒。
“是發生了讓你又憤怒又郁悶的事情嗎?”
“真是這樣的。”薛軍神情有點松動。
“方便說說是什么樣的事情嗎?”了解具體事情,心理咨詢師才能在“話聊”中體驗到對方的真切感受,才能有效幫助對方疏導情緒。
“哎,怎么說呢?我那家屬……”薛軍欲說還休。
在部隊醫院就診的軍人很多像薛軍這樣夫妻兩地分居的情況,的確存在很多不容易,咨詢師鼓勵他繼續說下去。
“她特別能糟蹋錢,我就搞不懂她,為什么老喜歡打麻將,還總輸……”薛軍似乎打開了話匣子。
“哦?她打麻將總輸錢嗎?”咨詢師問道。
“偶爾也有贏錢的時候,她一贏錢就會給我說。”薛軍回答,“氣得我呀,她輸錢從來不說的。”
“哦,”咨詢師點點頭回應道,“還有讓你感覺很氣憤的事情嗎?”并鼓勵他繼續說下去。
“她又很喜歡出去玩,到處跑,跟著別人一起,賊花錢!”薛軍憤憤地說著。
“那應該經濟負擔得起,她才出去玩的吧?”咨詢師試圖幫著薛軍理解家屬的行為。
“哪兒呀,都是被別人忽悠的,人家一說她能干、厲害,能夠自己做主——這些好聽話,腦子就跟別人走了!”薛軍牙齒癢癢的。
“你家屬比較外向吧?”咨詢師腦子里閃過一絲亮光,像靈感一樣。
“是的,是的,她就是很外向的。”薛軍忍不住夸贊了咨詢師:“你真有經驗。”
“這些事情你和她交流過嗎?”橫亙在夫妻之間的最大問題或許是溝通。
“哎,不說還好,一說就吵架。”薛軍搖了搖頭:“剛才打電話說著說著呢,就吵起來了,她說什么都很在理的樣子,一點都聽不進去我的話,我就很生氣……這些年被她揮霍好多錢呀。”
“那有沒有可能是因為你不能和她相守在一起,她需要有自己的休閑方式呢?” 夫妻兩地分居著實不易,不能相伴相守,很多事情沒有共同承擔,彼此間容易缺乏理解。
“娛樂休閑是需要的,但也要適當,對吧?”薛軍為自己辯白,明顯戴著防御面具。
“哦,看來真的很難理解……這也是你如此氣惱的原因吧?”我微笑著繼續說,“你們是不是溝通不太舒暢呀?”
“根本就溝通不了……”薛軍沉浸在懊惱的情緒中,似乎指責是他的應對方式。
“你們根本溝通不了嗎?”咨詢師問。
“其他事情還好,打麻將、旅游這些事情一點說不進去。”薛軍做了點解釋。
看來表面上薛軍所謂的家屬用錢無度問題是因為他們夫妻的價值觀不同,深層次上更大的問題是雙方都固守自己的個性,缺乏變通,無法互相理解。到此為止,咨詢師意識到薛軍也有自己的責任,他需要對此有所覺悟才能化解情緒。如何讓薛軍看到自身的問題呢?
“你方便寫幾個字給我看看嗎?”咨詢師征詢薛軍的意見。
“寫什么呢?”薛軍有點懵。
“你隨意寫吧,寫什么都行。”筆跡分析要求習慣性地書寫,才能更加真實準確。
薛軍紙上寫下“學理論 筑忠魂 保打贏”。

筆跡分析是一門科學,有完整的系統理論與方法,它可以通過人們的書寫痕跡分析出人們的性格品質、思維特點、能力潛力、為人處世、潛意識等內容。
薛軍的筆跡分析:九個字規規矩矩地寫在“田”字格中,字體結構嚴謹,說明他是中規中矩的人,在消費方面應該偏理性;用筆有力,筆劃生硬,提示他思想固執,容易固守己見;起筆有頓,說明他做事有計劃、會提前思考籌劃;折角尖銳說明他變通不夠,相處中會不經意地傷及他人。
“通過你的字我看到了你的一些性格呢。”咨詢師看著薛軍微笑著說,“有沒有人說過你固執呀?特別是你的家屬。”
“我家屬真的說我性格固執呢……筆跡能看到我的性格,好神奇呀!”薛軍瞪大了眼睛。
“婚姻中的磨合促進我們彼此間的接納,接納的前提是自我改變,你看你是不是愿意圓融一點?這樣會有助于你的夫妻關系。”
“怎么圓融一點?一服軟她就會蹬鼻子上臉……”
“站在愛人的角度去體貼她、理解她,你就不會執守在自己這一端看法中了,接納她,她如其所是……看到這些,不是在向她服軟,是在愛。在愛中,你就不至于氣惱了。”
“有道理!看來還真不需要吃藥,我要回去好好消化一下你的話。”
“現在你還感覺疼嗎?”咨詢師指了指薛軍的右上腹,問道。
“好些了,謝謝!”薛軍起身告辭。
薛軍的癥狀并不鮮見,他慣性地認為身體不舒服就該吃藥。排除了軀體疾病,心病還要心藥醫,關注心理健康,及時調整心態,合理疏泄不良情緒可以有效緩解身體癥狀,同時還是預防心身疾病的有效方法。我們注重健康,在強身健體的同時,要關注心理,學會自我調節。2A865312-D5D4-4A0F-B0C3-588195D86F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