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5 月5 日,《關于為盲人、視力障礙者或其他印刷品閱讀障礙者獲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馬拉喀什條約》(以下簡稱《馬拉喀什條約》)對中國生效,中國成為條約的第85 個締約方。
為了在國際立法層面消除閱讀障礙者獲取作品的版權障礙,2013 年6 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摩洛哥馬拉喀什召開的外交會議上通過該條約,我國是條約首批簽署方之一。作為目前國際上唯一一部版權領域的人權條約,該條約旨在為閱讀障礙者提供獲得和利用作品的機會,從而保障其平等獲取文化和教育的權利。
國家版權局負責人表示,《馬拉喀什條約》對我國生效后,將極大豐富我國閱讀障礙者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其受教育程度,加深海外華人閱讀障礙者與國內的聯系,推動我國優秀作品海外傳播,進一步提升我國在國際版權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展現我國大力發展殘疾人事業、充分尊重人權的國際形象。
近日,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央網信辦、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了《關于教材工作責任追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針對大中小學教材編寫、審核、出版、印制發行、選用使用等各環節存在的主要責任問題,明確追責情形和處理方式,實行全覆蓋、全鏈條、規范化責任管理。《指導意見》共包括“強化責任意識,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學校樹牢責任意識,將教材工作責任壓實到單位、落實到人;把握基本原則,提出教材工作責任追究要堅持依法依規、全面覆蓋、客觀公正、懲建結合的基本原則;明確追責情形,細化大中小學教材編寫(修訂)、審核、出版、印制發行、選用使用及發布涉教材信息等方面的追責情形”等六方面內容。

5 月21 日,由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主辦,溫州大學人文學院協辦的第二屆“古籍文獻收藏、研究與整理出版”國際學術論壇之“東亞漢籍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研討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在北京、桂林、溫州三地設立分會場。本屆論壇以東亞漢籍為主題,展現了學術機構、館藏機構、出版機構密切合作,學者、研究館員、出版人在《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的旗幟下共襄盛舉的精神風貌。
近日,由安徽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桐城派研究中心主任江小角領銜創作的《桐城文派史》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本書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描述桐城文派歷史的研究專著,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創新價值,為桐城文派研究者提供了一部可供參考的、系統完備的桐城文派發展史。全書以桐城文派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為中心,考察和剖析桐城文派生成與發展的歷史,對其做出全面、系統、完整的總結與概括,闡明桐城文派的歷史地位與作用。同時發掘桐城文派文學理論中合理的、積極的、在今天仍有價值的內容,以期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供傳統文化的支持和借鑒。

5 月10 日,人 民 文學出版社隆重推出著名作家賈平凹的重磅新作、長篇筆記小說《 秦嶺記》。被譽為“文壇常青樹”的賈平凹,自1973年發表文學作品以來,從事文學創作已近五十年,出版過大量重磅作品。《秦嶺記》是第一部以“秦嶺”命名的作品,也是他第19 部長篇小說。這一次,賈平凹重返生于斯長于斯的秦嶺大山,攜帶《山海經》和《聊齋志異》等所蘊藏的傳統文化基因,將秦嶺里的物事、人事、史事悠悠道來,奉獻出一部在心里累積經年的秦嶺山川草木志、動物志、村落志、人物志。對應著秦嶺的混沌磅礴、浩瀚無邊,在新書中,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賈平凹破除文體疆界,自覺承續中國古典文本傳統,又在意趣筆法上自成一格。

近日,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得主、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龍向梅的原創佳作《從前有一個故事:龍向梅童話集》出版。這是一套適合7 ~12 歲兒童閱讀的童話集,包括《什么也沒有的故事》《住在屋頂上的小人》《皺皺巴巴的城市》《為你長一棵櫻桃樹》《留守人間的精靈》5 個充滿想象力的故事,講述了成長中的發現與尋找,離別與重逢、守護與愛,是雋永純凈、意味深長的幻想故事。在這些極富想象力的動人故事中,龍向梅通過溫潤優美的語言表達,展現了充滿美感和兒童性的文字,讓孩子在最該閱讀童話的年齡,讀到最貼近心靈的作品,為童年和一生鋪上真純溫暖的精神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