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麗
至少在短期內,供應鏈問題、通貨膨脹以及“如何留人”可能依然是圖書和報紙類出版公司面臨的挑戰。

? Shutterstock
日前,美國三家主要的大眾圖書出版商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財務業績,稱銷售額比2021 年同期有所增長,但普遍降低了對今年剩余時間的預期。
美國第二大大眾圖書出版商哈珀柯林斯公司(HarperCollins)一季度銷售額比2021 年第一季度增長5%,但利潤下降了16%。母公司新聞集團(News Corp)的高管表示,哈珀柯林斯利潤下降的原因是圖書印刷成本和貨運成本上升,以及持續的供應鏈問題和通脹壓力。雖然銷售額增長,達到5.15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4.7 億元),但哈珀柯林斯公司承認,這一增長幾乎完全是因為去年春天收購了霍頓·米夫林·哈考特集團(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的一般圖書出版業務。
新聞集團首席財務官蘇珊·帕努西奧指出,至少在短期內,供應鏈問題、通貨膨脹以及“如何留人”可能依然是該集團圖書和報紙類出版公司面臨的挑戰。
隸屬于法國拉加代爾出版集團(Lagardère)的阿歇特出版集團(Hachette Book group)一季度銷售額比2021 年同期增長8.8%,達到5.5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9.9 億元),這一增長也主要來源于并購——去年9 月阿歇特收購了美國知名的獨立出版社沃克曼(Workman Publishing)。針對疫情、俄烏戰爭和通脹壓力造成的不確定性,母公司拉加代爾集團預測阿歇特全年銷售額將與2021 年持平,且利潤將下降。
西蒙與舒斯特公司(Simon & Schuster)是三家大眾圖書出版商中業績最亮眼的,其一季度銷售額增長17%,達到2.17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6 億元)。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喬納森·卡普將增長的部分原因歸為再版書銷售增長和公司對元數據的改進,這使該公司的圖書銷售流通過程優化,退貨率降低。
5 月4 日,在英格拉姆內容集團(Ingram Content Group)舉辦的一場線上研討會上,與會嘉賓指出,供應鏈方面的問題依然存在,包括原材料短缺、運費上漲和港口擁堵。所有這些都給出版商帶來了壓力,導致他們越來越難以準確預測需求,進而影響到圖書的供貨和銷售。存在于整個物流供應鏈中的勞動力短缺問題,預計將持續到2023 年。所有這些都導致出版業成本上升。
英國出版業也面臨著行業信心危機,隨著燃油、食品價格上漲及國民保險費上調等因素推高生活成本,疫情期間積累的職業倦怠情緒正從出版社的初級編輯蔓延到全行業,作家和文學經紀人也傾訴著自己的不容易。而在最先引爆職業倦怠話題的美國大眾出版業,幾名不同崗位的從業人員站在員工的角度勇敢建言,但秉持拒絕加班、給多少錢辦多少事的工作態度,不知道會不會讓出版業的高管們也陷入焦慮。
5 月9 日,英國《書商》雜志()根據回收的230 多位書業人士的問卷反饋,發布了一份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英國出版業正面臨著全行業的職業倦怠,89%的受訪者在過去一年中感受到工作壓力,69%的人處于精疲力竭的職業倦怠狀態。許多人對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狀態不滿意,認為工作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該調查發現,由于生活成本上漲,出版行業的員工在掙扎著求生存,而不是生活蒸蒸日上。38%的受訪者表示想辭職或轉行。
不僅是在出版社和書店工作的員工感到職業倦怠,身處出版業源頭命脈的內容創作者——作家,也說出了自己的壓力和沮喪。英國作家安娜·沃特在《書商》雜志上分享了她自己和其他作者的感受。
安娜首先談到職業倦怠的定義——世界衛生組織在2019 年將其定義為長期工作壓力大并且這種壓力沒有得到有效控制而導致的綜合征。它有三個表現維度:能量耗盡或精疲力竭的感覺;精神上越來越想逃離工作;與工作相關的消極抗拒或憤世嫉俗的情緒,工作效能降低。談到作家和這個定義之間的關聯,安娜說需要注意的很重要的一點是,作家的工作場所往往是他們的家,這可能讓事情變得更加嚴峻。安娜稱,過去的3 年里,她個人經歷了所有這些感受,疫情居家隔離時期她推出了兩本書,在這個過程中同時經歷了身體不適、孩子在家上網課、她要參與在線教學,并負責照料全家人的飲食起居。寫作讓她覺得與世隔絕,同時也給她的生活帶來很大壓力。
安娜表示,說到困難時期,她也看到了越來越令人失望的銷量,推廣活動被取消,在不景氣且忙于趕超的市場中,人們的脾氣變得暴躁。她和其他幾位處于不同職業階段的作家談起這些,這些作家說:“我們都需要花時間照顧自己的健康,作家也不例外,特別是那些患有慢性疾病或已經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現在每個人都累了,繃得過緊”“我覺得出版業現在非常謹慎,厭惡風險。既然寫作不能賺錢,對我來說,不如多花些時間在日常打工上更有意義”“我仍然喜歡創作故事,但為了出版而寫作感覺非常辛苦,而且回報很少”。
那么,作家們能做些什么自救呢?安娜·沃特給出的建議是:首先,了解職業倦怠的影響和一些可用的幫助;網上有來自英國精神健康和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的有用資源。其次,作家們必須正視自己的感受,并談論它,承認作家在所有階段都感到疲憊和幻滅。最后,不要羞于尋求幫助。有些作家告訴安娜,他們不敢說自己無法應對,因為出版業競爭激烈,他們不想“看起來像個牢騷滿腹的失意者”。安娜對此表示:“我們都是脆弱的,都有自己的崩潰點。出版業因為作家而存在,我們應該作為一個行業整體共同努力,增進福祉。”
英國的文學經紀人也加入這一話題的討論中。文學經紀人尼爾·安德魯在《書商》雜志上發表評論文章說:“我剛開始做經紀人的時候,記得自己向一個同事抱怨沒有多少工作可做。我說自己感到恐慌,因為我還沒有建立起自己的書目清單,沒有工作郵件、沒有客戶、沒有會議。我對他們說,我討厭不能狠狠忙碌的狀態。當時同事同情地看了我一眼,幽幽地說,很快就會有一天,我會后悔我剛才說的每一句話。”
安德魯說,很快9 年過去了。她剛剛結束了一場書稿拍賣,雖然令人興奮,但這也意味著她每天晚上都得工作,以便處理堆積如山的郵件和所有迫在眉睫的事務。“今年我代理的書稿已經在美國和英國出版成了12本書,接下來還會有第13 本書,這正是我當年所夢想的:有自己的重要人脈、有客戶,代理的書稿能賣出去,擁有充滿挑戰性的未來。但我現在的日常是在線下會議或者線上會議之間不停趕場,以至于我的手機會自動預測我要輸入的語句:抱歉,我正在飛奔過來,遲到10分鐘!”
安德魯透露,她有一張 “工作羞恥表”,用各種各樣的顏色標記亟待去做的、還沒有做完的和需要做的事情,是一張反映她對工作的不同內疚程度的彩虹表。
安德魯表示,筋疲力盡,總是在加班加點,周末在給客戶打電話和閱讀手稿中度過等等,不僅是出版社編輯工作中的常見現象,而且是自“經紀人”這個詞被發明以來就有的對文學經紀人的職業要求。她說:“我不知道那些有自己的代理書目,在某一領域建立了自己優勢和特色的文學經紀人,或者是想掙錢的經紀人,有誰不是一天24 小時一周7 天的工作機器,犧牲身體健康、精神健康,并且常常冒著尿路感染的風險,因為他們忙著奔波于各個會議而忘記去洗手間。”
安德魯強調:“我知道編輯們的工作有多辛苦,人們對他們的要求有多高,因為有時我就是那個提要求的人。”
不過,她也指出,“在提出行業關懷的問題時,我們不要天真地試圖滿足每一個人的要求。這個行業里沒有誰過得輕松容易,沒有‘更好的工作’和‘更好的平衡’。而讓我熬過這一切的,不是我做什么,而是在哪里做。這是我比一些人能更好地對待這些困難的原因——我有一個令人贊嘆的工作環境。我得到支持,獲得了合理滿意的報酬,所以我能夠把注意力放在重要的地方——我代理的作者和我的工作上。即使我某一周不去辦公室,我也不會收到一封怒氣沖沖質問我在哪里的郵件。我不用為辦公室政治傷腦筋,也不用奮力沖破內部藩籬。我受到尊重和友善的對待。我經常被工作的需求所擠壓,但我沒有被壓榨,這是有區別的”。
5 月20 日,由美國圖書出版行業人員自發創建的草根組織 ——“出版業中的有色人種”(People of Color in Publishing)以視頻會議的形式舉辦了一場關于出版業員工職業倦怠的專題討論會。會上,布盧姆斯伯里兒童圖書出版社(Bloomsbury Children's Books)的宣傳總監費伊·比、圖書創意公關公司Cake Creative 的主編雪莉·羅梅羅,以及致力于關注種族多樣性的獨立兒童圖書出版社Lee & Low 的美術設計師艾莉·米勒特分別做了主題發言。
她們談到了自己親身經歷的職業倦怠、應對策略,并為出版行業的員工,特別是那些入行不久,正處于職業倦怠和焦慮中的初級員工提供了建議。參與討論的與會人員指出,最近出版行業有大批人以工作過勞和職業倦怠為由離職,這種現象其實一直存在,但疫情加劇了這種現象。
長期以來,出版業向入門級和其他較低級別員工支付的工資與生活成本的攀升不同步,在美國出版業的中心紐約,這一矛盾尤其突出。而在出版行業中工作的有色人種受到的影響格外大。
某種程度上,居家辦公讓工作更加容易侵占生活和休閑的時間,從而加劇了職業倦怠問題。但在美國有一點開始變得不一樣——打工者越來越認為,需要對雇主提出更高的期望,要求更好的工作條件。
這些變化可以從5 月20 日舉辦的這場專題討論中看到。參加討論的3 名主講人不愿公開她們的現場發言細節,但她們在會前回答了美國《出版商周刊》提出的幾個問題,以下是有關問題和她們的回答。
職業倦怠是目前許多行業都存在的問題,但它似乎對出版業的影響尤其嚴重,你對此怎么看?

艾莉·米勒特:我覺得出版業與職業倦怠做斗爭的時間比我們想象的要長得多。我認為變化是我們開始更多地談論它,這是一件好事,因為要解決一個問題首先要正視這個問題的存在,并且知道不僅僅是少數人在受它困擾。也許談論的人多了我們會覺得更安全,畢竟其他行業也在分享他們的困境。無論如何,我都希望我們中有足夠多的人繼續這樣的對話,這樣我們就不會再沉默地忍受了。
費伊·比:這是一種情感上的疲憊綜合征,我們感覺個人的努力是徒勞的,自己的職業生涯被“卡住”了。我們聽到公司取得創紀錄的利潤,給作者的預付款高達百萬美元,但我們自己卻沒有加薪或升職;公司有多元文化委員會和反種族主義培訓,但沒有實際的準則或承諾做出哪些改變;“鼓勵”返回辦公室,但不承諾公共衛生安全。
我認為人們,尤其是初級員工,經常被要求承擔比他們的工資級別更高的風險和責任,以及隨之而來的壓力。
雪莉·羅梅羅:所有出現在出版業的倦怠情緒都已經發酵了很長時間,這導致許多人在不同的出版社之間跳槽,或干脆離開這個行業,而疫情只是加劇了它。疫情確實讓很多人重新審視他們生活中的很多方面,特別是職業是否可持續發展,是否缺乏向上的流動性、讓員工感覺自己在原地打轉或不斷被權力所阻礙?更不用說,沒有得到合理的報酬,甚至所做的工作得不到認可。
當感到精疲力竭時,你是如何應對的?
艾莉·米勒特:我非常支持在非工作時間拔掉電源。我們的工資不足以激勵我們在朝九晚五以外的時間繼續工作。作為設計部的一員,我和其他部門很少交流,尤其是編輯部門,我知道他們可能會加班閱讀書稿,我不贊同這一點。對我來說,我會利用一小時的午餐休息時間去散步、辦點私事或購物解壓;然后5 點準時下班。之后就是我的網飛追劇時間。
費伊·比:我們都在遭受晚期資本主義的折磨,這是由白人至上和男權主義推動的。即使你有最善良、最富有同情心的經理,或者在最無私的公司(這本身就是一種矛盾的修辭)工作,資本主義總是試圖以最少的錢,從最少的人身上壓榨出最多的工作。它想讓你感到孤立、絕望,如果你不夠高效多產,就一文不值。
在我職業生涯的早期,我把很大一部分自我價值評價帶入工作中。我經歷了失業和一些好朋友的陪伴,以及多年的心理治療,才學會了如何休息、才覺得自己配得上休息。學會告訴那些理解我并能幫助我的人我需要什么。我不需要催促就能進入下一階段的工作,我需要的是一個假期,把時間浪費在那些不用拼死拼活的業余愛好上。我需要生活的樂趣。我需要擁抱我的狗,去遠足,吃美味的東西,漂浮在水面上,或者徹底放空什么都不做。
當我精力充沛時,我也非常認真地保持工作的邊界:清楚地知道哪些工作是在我的薪資范圍內,并在做有些工作之前去協商加薪或提高福利。明確相對于我的經理或同事,我的責任是什么?是否有人離職了,并且沒有人接替她?我是否在沒有報酬的情況下承擔了額外的工作?這份工作是否給我帶來收獲和成就感,或促進了我的職業發展?如果不是,是時候重新評估了。
雪莉·羅梅羅:我在2020 年夏天重新開始心理治療,開始用藥物治療我的焦慮和中度抑郁。現在我會請心理健康假,也會休所有的法定帶薪假和年假。請嘗試在出版業以外尋找興趣愛好,那些真正讓你快樂的事情,而不僅僅是和書籍、閱讀相關的。
最后,找到和你志趣相投的人群!如果沒有我的朋友們,我不可能在出版界堅持這么久。
在這個困難時期,經理們該如何支持他們的員工?
艾莉·米勒特:首先,作為員工,我們需要非常細致地記錄我們的工作項目、交付期限,以及實際需要花費的時間。把所有事情都列在清單上,即使是最微小的項目。如果有人讓你給別人發送文件,把它列在清單上,因為那些小請求加起來會占用大項目的時間。這樣,在你和經理一對一談話時,你就可以清楚地說明你的工作量。告訴你的經理哪些項目期限是現實的,哪些是不現實的。你的經理應該就會聽取你的意見,并能夠站在你這邊說“我的員工不能在你給的時間內完成你交代的工作,這需要多一些時間”,或者把這個項目指派給手上工作比你少的其他人。我還認為管理者應該尊重工作時間。請不要試圖在下午4:45 開始和你的員工談論一個項目。圖書不是事關生死的急事,可以等到第二天早上再說。如果等不了,請支付加班費。
費伊·比:作為一名經理,我學到的最重要的第一件事就是傾聽。但我不應該,也不會要求我的下屬向我分享他們的煩惱。如果它已經成為業績問題,則可以詢問出了什么問題并設法解決。如果他們愿意分享,則在他們表現出脆弱一面的時候對他們的工作表示感謝。
遇到難以解決的困難時,員工很可能并不會全力以赴地去克服困難完成工作。管理者就要轉變方法,和員工一起解決問題。把需要完成的事情、可以等待的事情、可以轉移的事情或可以放棄的事情按優先順序排列。誠實坦率地談論工作的進展,如果可以完成的話,需要多長時間。一點小恩惠就能有很大的幫助。
最后,根據業績評價優先排序安排晉升并給出反饋。優秀的員工希望看到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有進步的空間,能夠有所作為。因此對于是否可以給他們升職或加薪,要開誠布公。如果做不到,就幫助他們找到一份能給他們應有報酬的更好的工作。
雪莉·羅梅羅:不要期望員工在下班后還工作。下午5 點或6 點,當你一天的工作結束時,應該把你的筆記本電腦放到一邊,不要再工作,不要再查看郵件或回復郵件。管理者應該尊重這些界限。
保持溝通是關鍵!一定要告訴你的直接下屬項目的截止日期和匯報周期,并考慮到他們的工作量或其他條件是否合理。■